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一枚早期中共如皋县委使用的公章,为何会被埋在如此隐蔽的地方?如皋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周丽君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1965年初秋,原如皋县民政科决定将部分旧房进行翻建。一天清晨,刚刚开工的工人们在清理地下水道时,发现了一个砖砌的圆拱。大家感到奇怪,就叫来几位干部一起查看。大家小心地将圆拱挖开,只见一个严密盖好的翻边铁锅,锅上有木头锅盖,锅盖上放着一双女人的绣花布鞋。揭去锅盖,里面竟有100多发子弹、一把刺刀、一副脚镣,都严重锈蚀。大家小心翼翼地挪开刺刀和子弹,竟意外地发现,锅底正中还有一枚石质的印章。经轻轻揩拭,映着阳光,可以看见字里行间残留的朱红印沙,印面上赫然刻着“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12个大字。在江苏如皋市档案馆的展柜里,珍藏着一枚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县委印章。这枚印章素净典雅、下方上圆,印面4厘米见方,上面用小篆字体镌刻着“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12个字。印章的出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浸没在时间洪流中的老照片,浓缩峥嵘岁月的旧报纸书刊,一段饱蘸深情的音频,一枚定格荣誉的徽章……一件件红色档案,蕴含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展现了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档案馆主办,交汇点新闻承办的“‘从启航到领航’红色寻根行动之‘国藏’系列”正式启动,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将深入长三角各红色场馆,通过记录红色档案学党史,为新征程凝心聚力。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来自南通如皋市档案馆《一枚印章,镌刻一段血色传奇》的故事——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1)

1927年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决定按行政区划来组建党的组织,以省设立省委,省委之下设置县委以指导区委、支部工作。6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成立,7月,中共如皋县委在如皋城南福成庵成立,成为江苏最早成立的县级地方党委之一。

在白色恐怖下,中共各级党委一成立,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围剿、疯狂镇压。作为如皋县委主要领导的徐芳德,是国民党反动派重点缉拿、屠杀的对象。1929年1月10日,徐芳德被捕,“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落入敌手……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2)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3)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4)

在江苏如皋市档案馆的展柜里,珍藏着一枚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县委印章。

这枚印章素净典雅、下方上圆,印面4厘米见方,上面用小篆字体镌刻着“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12个字。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5)

印章的出土,是一段传奇。

如皋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周丽君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1965年初秋,原如皋县民政科决定将部分旧房进行翻建。一天清晨,刚刚开工的工人们在清理地下水道时,发现了一个砖砌的圆拱。大家感到奇怪,就叫来几位干部一起查看。大家小心地将圆拱挖开,只见一个严密盖好的翻边铁锅,锅上有木头锅盖,锅盖上放着一双女人的绣花布鞋。揭去锅盖,里面竟有100多发子弹、一把刺刀、一副脚镣,都严重锈蚀。大家小心翼翼地挪开刺刀和子弹,竟意外地发现,锅底正中还有一枚石质的印章。经轻轻揩拭,映着阳光,可以看见字里行间残留的朱红印沙,印面上赫然刻着“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12个大字。

一枚早期中共如皋县委使用的公章,为何会被埋在如此隐蔽的地方?

原来,发现印章的这排旧房曾是国民党的监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关押过共产党的许多革命志士。经研究推测,人们认为刺刀、子弹、脚镣和印章都是革命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埋入地下保存下来的。

这枚县委印章的保管人是谁?又是经过怎样的辗转,最终被藏于地下的呢?

故事要从血雨腥风的1927年说起。这一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摧残。据史料记载,1927年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决定按行政区划来组建党的组织,以省设立省委,省委之下设置县委以指导区委、支部工作。6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成立,7月,中共如皋县委在如皋城南福成庵成立,成为江苏最早成立的县级地方党委之一。在残酷险恶的白色恐怖下,中共各级党委一成立,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围剿、疯狂镇压。如皋县委主要领导也是国民党反动派重点缉拿、屠杀的对象。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6)

当时担任中共南通特委委员并兼任中共如皋县书记的徐芳德,正是这枚印章曾经的保管者。1929年1月16日上海《申报》记述了徐芳德被捕的消息:“前经县政府悬赏通缉之共党首领徐芳德,于10日上午在卢港区贲家巷地方,被驻防该处之公安队拿获,其护兵二名,一名杨立轩被‘击毙’,从杨身上搜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江北总指挥印,及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各一方……均系石质。”这段报道证实,中共如皋县委印章是在徐芳德被捕时落入敌手的。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7)

徐芳德,1901年生于如皋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中共如皋县委成立后,徐芳德被选为县委委员。此后历任西乡区委书记、南通特委委员、如皋县委书记等职。徐芳德在斗争中信念坚定,作战勇猛,得到党组织的称赞和同志们的爱戴。

1929年1月10日,徐芳德带着两名警卫员回六甲老家,准备把如皋西乡和南乡的游击队集中编队,不幸被驻在贲家巷的国民党警察发觉,警察队立即包围了六甲。徐芳德和警卫员向外突围,敌众我寡,激烈的战斗中,警卫员当场牺牲,徐芳德腿部中弹受重伤,落入敌手。被押解到县城后,敌人用酷刑逼迫徐芳德招供,他坚贞不屈,当庭痛斥敌人:“我徐芳德为革命不惜一死,但共产党是不死的!”敌人又叫一个投敌分子劝降,徐芳德又把叛徒骂得无地自容。1929年1月27日清晨,徐芳德被敌人杀害于如城北门内眼光庙巷北口,年仅28岁。

周丽君介绍,保存这件革命遗物的人,很有可能是当年国民党如皋县公署女秘书李蕴玉。李蕴玉是中共江苏省委特派员吴丹枫的妹妹,她曾在1928年“五一”暴动中掩护了我党不少同志。种种迹象表明,把这枚印章和脚镣、刺刀、子弹埋入地下,与她密切有关:一双绣花鞋,表明了保存者的女性身份;印章、脚镣、子弹、刺刀,极有可能都是和徐芳德同志有关的遗物,埋藏在敌人看守所的下水道边,是当时最安全也是最合适的地点。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8)

如皋市档案馆副馆长陈红告诉记者,从1929年初到1933年春,仅5年时间,就有徐芳德、吴亚苏、韩铁心、汤士伦、穆子奇、于咸、吴汝连等7任如皋县委书记相继被敌杀害、壮烈牺牲。陈红动情地说:“在反革命屠杀极其疯狂的时刻,赴白色恐怖中心的如皋县委任职就意味着牺牲。但是他们毅然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地站在了狂风巨浪的潮头。”

烈士们离去了,但他们身后留下了丰硕的秋实。如皋市红十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殷春泉告诉记者,早在1928年,吴亚苏、徐芳德在如皋组织起过一支红军游击队,徐芳德牺牲后不久,如皋、泰兴红军游击队集中整编为如泰工农红军,后来,如泰工农红军又与通海地区的武装被整编为红十四军,成为土地革命时期江苏境内唯一列入中央序列的正规红军武装。红十四军在江海大地上播下了武装斗争的火种,在一定程度上延滞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行动,为后来新四军东进和苏中七战七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岁月无声,信念永恒。90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内的第二展室,在中共如皋县委成立的旧址旁边的玻璃展柜里,摆放着中共如皋县委印(复制品)、一双绣花鞋、和一副生锈的镣铐,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细细地观看着这枚印章,倾听着徐芳德的血色传奇。徐芳德和无数的烈士用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宗旨,他们的精神光辉正激励着更多的人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清代老铜印章的特征(红色寻根国藏⑭)(9)

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许多参观者为这枚印章背后的故事动容,他们留下了自己的肺腑之言。除此之外,在媒体报道了这枚印章的故事后,网友们也纷纷诉说着自己的感想。

参观者朱登峰:徐芳德烈士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我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用先烈的精神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者王先勇:参观完展览,我感到震撼,内心不能平静。徐芳德的确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热血志士,他英勇无畏,坚贞不屈。正是因为有许多和徐芳德一样的革命志士,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网友详云:今天平安幸福的新如皋,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继承烈士的革命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和工作!

网友添添:一方红色印章,翻开尘封多年的历史;一篇文章,道出了革命先烈的意志!让我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策划:任松筠 孔德信

统筹:王高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璞/文 王子杰/摄像 陶蓉/剪辑 朱丹清/制图

如皋市档案馆、如皋市融媒体中心 李文斌/供图

编辑: 宗祺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