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你还记得几个呢?如今,这些老声音正在渐渐消失,流动小贩、收荒匠还有休闲的人他们的叫卖声贯穿了每一个绵竹人的童年和少年......

小时候,在自家小院门口,伴随我们入睡的

除了门口大槐树上的蝉声

还有那些带有杂音的大喇叭吆喝声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

那时候街上最多的是

流动小贩、收荒匠还有休闲的人

他们的叫卖声

贯穿了每一个绵竹人的童年和少年......

如今,这些老声音正在渐渐消失,

你还记得几个呢?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2)

01

“磨剪子、磨菜刀、刨菜板咯~”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3)

以前一把刀、剪子能用很久,钝了就好好找人打磨打磨。正宗磨刀,“把势”绝对要紧:一条长凳扛在肩胛上,长凳顶上绑一块磨刀砖。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4)

不管是菜刀,还是剪刀,师傅都要摆在眼睛前瞄一瞄,再朝磨刀砖上洒一点水,这样才能正式开工。

02

“买花,买栀子花、

买黄果兰、买茉莉花~”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5)

每到夏天,绵竹的大街小巷就会响起卖花声。卖黄果兰的一般都是老头老太太,把花三朵两朵的用细棉线穿起来论串卖。买一串挂在襟前纽门上或者挂在车前,一整天身上都能感受到这清甜的香味。

03

“收酒瓶、收废铜烂铁、收旧报纸”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6)

犹记得小时候,一听见收酒瓶子,就很兴奋的去数家里的空酒瓶,因为卖酒瓶的钱都是小娃儿的零花钱……又可以买辣条吃喽~~~

04

“收头发,收辫子,收长头发~”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7)

小时候去赶场,总会碰到这么些人,她们大多数是女性,背着一个单肩包。里面有梳子、镜子、剪刀、照片……,她们行走在人群之中,不停张望,一发现有个女性头发很长,就追上去,不停地问:“要不要卖头发?”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8)

时光荏苒,那些背着单肩包女人追着长头发女性的画面,却定格在了岁月长河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永恒的回忆。

05

“叮叮当,白麻糖、搅搅糖”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9)

每当卖白麻糖的大爷用锤子敲打的声音一响起,隔得再远的小伙伴们,也要捏着一两角钱窜过去。

06

“补锅~补梯锅、补铁锅”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0)

一笼火,一个风箱,一小堆废铁片,街头巷尾的都能看得见。烧得通红的锅在补锅匠的巧手下几下就恢复了原样。

07

“收烂洗衣机、烂冰箱、烂电视~”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1)

过去,经常能听见收破烂的叫卖声,“回收旧家电,破烂换钱”,有的是提前录好从喇叭里播放的声音,有的是边喊边叫卖,收烂洗衣机、烂冰箱、烂电视的人推拉个三轮车从街头喊到街尾……

08

“耗儿药、耗儿药,耗子吃了跑不脱~”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2)

耗子药,耗子药~家家户户用得着,五包闹一筐,十包闹一箩,闹了楼上闹楼脚,闹了㮟㮟闹角角,大的小的都跑不脱…

09

“卖冰糕、甜筒、棒棒冰~”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3)

那时候每当老爷爷拖个棒冰箱子站在学校门口或者大路上的时候,小孩子总是会围上去,冰糕装在一个大大的木箱子里,架在自行车后面,用棉被裹着,馋哭了一大群孩子。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4)

10

“卖豆花儿~卖豆花儿~”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5)

“豆花儿~卖~豆花儿~”每天循环播放的喇叭声由远至近,回荡在小街巷子里,与之回应的是,不知道从哪栋楼里发出的“来碗豆花儿!等一哈!”舀上一碗,再淋上秘制红糖水,便是一碗随走随吃的夏日甜品!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6)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7)

不论是早春的清晨,还是盛夏的午后,

亦或是寒冷的冬夜,

听见叫卖声后那种不期而遇的喜悦,

只能沦为老绵竹人的集体回忆。

还有哪些难忘的绵竹老声音?

留言一起聊聊吧~

老绵竹的模样(这些熟悉的吆喝声)(1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