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宝鸡钓鱼台经典故事(大宝鸡小人物宝鸡太白县菜农王凤岐的故事)

宝鸡钓鱼台经典故事(大宝鸡小人物宝鸡太白县菜农王凤岐的故事)今年,王凤岐的第一茬菜卖了将近四万元。靠种菜脱贫摘帽的老王说,以后他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且在合作社指导下不断提高标准化、现代化种植水平,种出更多优质蔬菜供应香港。王凤岐:“给人打气了,就又有种的想法,下决心再种下去。”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王凤岐一直在寻找稳定的脱贫门路。2017年,当地一家蔬菜合作社拿到了为香港供应蔬菜的订单,这是太白蔬菜第一次走向香港市场,每年供应量达到1000吨,合作社的基地不能满足需要,急需扩大种植规模。在帮扶干部联络帮助下,王凤岐加入了这家合作社,开始了供港蔬菜订单生产。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签订合同,约定收购价格,他只需按要求种植并保证品质,不用担心销售等其他问题。王凤岐:“当时二茬菜一亩地就收了将近两千块钱,感觉还可以,两茬一亩地就要收四千呢。”尝到甜头的王凤岐,第二年大胆决定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可万万没想到,2018年蔬菜成熟时雨水过多,不少

“天气好,摘上90筐,把菜摘干净,这走得远。”

雨后初晴,太白县咀头镇方才关村村民王凤岐正在自家的菜地里忙碌。48小时之内,他们新摘的红叶生菜就能坐汽车、乘飞机,跨越近2000公里,从秦岭腹地到达香港市民的餐桌。

过去,王凤岐一家靠几亩本地蔬菜和打零工过活,虽然收入时好时坏,但生活基本还能维持。2008年,女儿一场大病,让一家人生活陷入了窘境。

王凤岐:“花了20多万,一下就把外债拉下了,母亲有病常年要吃药,儿子还在念书。”

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王凤岐一直在寻找稳定的脱贫门路。2017年,当地一家蔬菜合作社拿到了为香港供应蔬菜的订单,这是太白蔬菜第一次走向香港市场,每年供应量达到1000吨,合作社的基地不能满足需要,急需扩大种植规模。在帮扶干部联络帮助下,王凤岐加入了这家合作社,开始了供港蔬菜订单生产。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签订合同,约定收购价格,他只需按要求种植并保证品质,不用担心销售等其他问题。

宝鸡钓鱼台经典故事(大宝鸡小人物宝鸡太白县菜农王凤岐的故事)(1)

王凤岐:“当时二茬菜一亩地就收了将近两千块钱,感觉还可以,两茬一亩地就要收四千呢。”

尝到甜头的王凤岐,第二年大胆决定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可万万没想到,2018年蔬菜成熟时雨水过多,不少菜最后烂在了地里。就在王凤岐愁眉不展时,合作社为保证产业稳定,启动了灾害补偿机制,对从事订单生产的贫困户,每亩受灾菜地补助一千元。

王凤岐:“给人打气了,就又有种的想法,下决心再种下去。”

今年,王凤岐的第一茬菜卖了将近四万元。靠种菜脱贫摘帽的老王说,以后他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且在合作社指导下不断提高标准化、现代化种植水平,种出更多优质蔬菜供应香港。

王凤岐:“高兴么,我种的菜都能送到香港去,香港人都能吃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科平:“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入园务工和订单生产四种模式,带动贫困户84户。随着我们蔬菜(产业)持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我们下一步有信心也有决心带动更多贫困户进行蔬菜产业生产发展。使他们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来源:太白发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