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道德经的智慧胜过无数鸡汤(陪你一起读道德经)

道德经的智慧胜过无数鸡汤(陪你一起读道德经)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道家主张的就是遵循天道,道生一,一生二,由此扩展开来。那么道就是最初最重要的本源。也可以理解为万物的起源,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和一具有较高的认可,认为万物都是这样延伸而来,如果失去道和一就会失去一切。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具体的这个章节。

道德经的智慧胜过无数鸡汤(陪你一起读道德经)(1)

老子的《道德经》中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经的智慧胜过无数鸡汤(陪你一起读道德经)(2)

自古以来得到大道的事物:天得道而清明,地得道而宁静,神得道而英灵,川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侯王得道而作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清明的话恐怕将会崩裂,地不宁静的话恐怕将塌陷,神不灵妙的话恐怕将消失,川谷不充盈的话恐怕将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灭绝。侯王如果不得道的话恐怕将垮台。所以,贵必须以贱为本,高必须以下为根基。所以君王自称是孤家、寡人、不谷,这不是说明君王以贱为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反而是无需赞美称誉。因此,不追求美玉的尊贵华丽,反而要像石头那样坚硬低贱、不张扬。

老子在这里从普遍性的角度出发,说“一”是宇宙万物产生并繁衍的共同起源,从个别性上说,每个物种都是从“一”开始的,是他们唯一拥有的,然后说出得道的人应该摆脱欲望的支配,做一块朴实的石头。

道德经的智慧胜过无数鸡汤(陪你一起读道德经)(3)

维摩诘居士是位乐善好施持身严谨的人,虽居处于世俗家庭中,但对世间不生丝毫染著;虽示有妻子,而常修梵行;虽然也有自己的儿女眷属,但能不为眷属所缠。同时他到每个角落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接触,由于维摩诘居士所表现的无量方便,能够饶益无量众生。尤其更以方便现身有疾的机会,告诉来问疾的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及诸王子等。此外,佛亦知维摩诘居士有生病,佛特别指派具有广大微妙智慧的上首弟子文殊菩萨前去探病。并与他进行了一场佛法真理的辩论,维摩诘以高深的佛学底蕴和超人的口才回答了众人的提问,他认为只要心中清净,佛土也就清净了。虽然他有良田,但它的心却不为贪念所蒙蔽虽然他的行为不同于其他菩萨,但它的确是在追求佛道真理。所以一切不必拘泥于形式,而在自己内心如何把般若智慧运用于生活中去,于是他便证实了出家和在家的不二。谈到最后,文殊菩萨又问维摩诘:“那么,你认为到底什么才是不二呢?”维摩诘听后闭上了眼睛,什么也不说,以此表示不可说。文殊赞叹到:“妙啊,没有文字,言语这是真正的不二。”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不二本身就是虚无,是绝对的真理。

道德经的智慧胜过无数鸡汤(陪你一起读道德经)(4)

其实这里的意思老子就是想表达一切万物都是具有规律的,那么这个规律就是他提出的道,简单的理解就是天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有了这个道的存在,才能有万物的存在,这其实是一种因果关系,也表达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遵循规律。而且老子还提出了要让我们摆脱欲望的束缚,不要过度地追求名誉,一切都是要以谦卑为基础。

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其实反而缺乏的是精神生活,我们很多人只注重吃喝玩乐,却忘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借此我想告诫大家,人的生命和万物一样,繁衍都是基于最初始的规律,那么在日渐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精神生活,不然的话我们也是空空的躯壳,并不能真正的懂得人生的大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