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人喜欢布达拉宫吗(藏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察隅好)
不丹人喜欢布达拉宫吗(藏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察隅好)提升贫困县的医疗水平,王甘露决定先从察隅县人民医院的全面改革做起。虽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但王甘露仍迎难而上。先是以医院“二乙”创建为契机,抓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重点提升疑难病、危急重症独立诊疗能力。其次,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灌输医院分级管理理念,修订落实制度68项,改变了中心原有的落后管理模式。推动信息化建设及全科医生培训,建设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与各乡(镇)、77643部队连队卫生室三级会诊平台,通过全科医生培训提高乡村医生诊疗水平。他还着手健全绩效制度,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启动改革后,医院业务量大幅增长,老百姓基本医疗服务得到满足,逐渐摆脱了“转院医院”的帽子。来到察隅县后,王甘露发现县人民医院虽说是县级医院,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远远无法达到县级医院的标准,县域内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经常缺药、医疗技术停留在内地上世纪80年
王甘露(右)下到村里为藏族乡亲们上门义诊。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胡莉
西藏东南,雪山脚下,位于中印边境的察隅,是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边陲小县。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这里医疗资源极其匮乏。县里最边远的察瓦龙乡距离县城250多公里,隔着3座雪山,藏民要出来看病难于登天。看病难,长期成为生活在察隅的老百姓面临的难题。
2018年9月,作为深圳派驻西藏察隅县“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的医疗专家,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医院党办主任兼普外二区副主任王甘露来到了这里。震惊于这里贫困的生活条件和匮乏的医疗资源,王甘露暗暗下定决心,要为解决察隅的医疗困境尽自己的全力。
到察隅县后,王甘露先后担任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等职务。他肩负全县医疗脱贫攻坚的重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担当,全心全意为边区老百姓及驻防军人服务,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他是当地人心里最好的医生,被藏民们亲切地称为察隅县的好“门巴”(藏语意为医生)。
大力改革让“转院医院”成为历史
在察隅县挂职3年时间里,王甘露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乡村医疗卫生建设上。察隅县地广人稀、积贫积弱、医疗卫生资源极度匮乏,6个乡镇卫生院和96个村医务室的基础薄弱。“我作为县域内医共体的第一责任人,任务就是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务室建设好,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由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使192名村医知道他们应该学会什么,应该为老乡们做些什么。”
来到察隅县后,王甘露发现县人民医院虽说是县级医院,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远远无法达到县级医院的标准,县域内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经常缺药、医疗技术停留在内地上世纪80年代乡镇卫生院水平,老百姓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保障,危急重病人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较低,被群众戏称为“转院医院”。
提升贫困县的医疗水平,王甘露决定先从察隅县人民医院的全面改革做起。虽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但王甘露仍迎难而上。先是以医院“二乙”创建为契机,抓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重点提升疑难病、危急重症独立诊疗能力。其次,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灌输医院分级管理理念,修订落实制度68项,改变了中心原有的落后管理模式。推动信息化建设及全科医生培训,建设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与各乡(镇)、77643部队连队卫生室三级会诊平台,通过全科医生培训提高乡村医生诊疗水平。他还着手健全绩效制度,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启动改革后,医院业务量大幅增长,老百姓基本医疗服务得到满足,逐渐摆脱了“转院医院”的帽子。
带上医药箱走遍“最边远”乡村
2019年,察隅县人民医院改革提升获得初步效果后,王甘露又将工作重心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务室,开展包括强化乡镇卫生院标准化管理(优质服务基层行)、集中培训村医、带队下村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电子档案建立、义诊及免费发放药品、健康宣讲等。
他带领同事长期深入偏远贫困乡村和边防部队,为深度贫困家庭、重病患者、部队战士无偿提供各类医疗服务,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完成各种高难度手术和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解决老百姓“无医可求、涉远求医”等困难。3年里,他走过最危险的道路,经历过道路塌方、泥石流、雪崩、落石,趟过冰冷刺骨的雪水,吃过难以下咽的饭菜……巡回诊疗的足迹遍布察隅县每块土地。
对于14岁的藏族男孩尼玛平措来说,是来自深圳的大专家王甘露伯伯给了他全新的人生。尼玛平措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宗古村人,左下腹长期疼痛多年,在当地多处求医治疗没有效果,小小年纪就常年生活在痛苦中。2019年3月,他和家人找到了挂职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院长的王甘露。据初步诊断,他所患的是腹部巨大“慢性血肿”,要根治的办法只有手术。如果按常规方式转至上级医院手术,哪怕是最近的林芝市人民医院,都需要翻山越岭8-10小时车程。路途遥远,山区缺氧,孩子身体十分虚弱,已不适合舟车劳顿——王甘露毅然决定,排除万难,为其在当地直接手术。3月17日,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王甘露为尼玛平措进行了剖腹探查术以及腹膜后巨大血肿清理引流术,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奋战,手术终于取得了成功。“扎西德勒!”当孩子的父亲得知他已经转危为安时,冲上前紧紧握住王甘露的手,感激地流下了热泪。
据了解,2018年9月至今,王甘露带领察隅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进行外科手术近百次,90%以上手术是首次开展,在极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完成了重症胆管炎手术、肝部分切除手术、肝多发性脓肿并感染性休克手术、腹膜后肿物手术等多台三、四级手术,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了内地好医院的技术水平。
远程会诊实现藏民“家门口”就医
2020年12月29日,察隅县察瓦龙乡吉恩村村民姆宗在子女陪伴下到乡卫生院就诊,在远程全科诊室内,她通过宽大明亮的显示屏远程接受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医生的诊疗。“我今年70岁了,腿脚不方便,以后我感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用再过雪山跑远路,到乡卫生院打开大电视就可以看病,真是太方便了!”姆宗高兴地说。
这是王甘露带领团队以信息化为切入点,借助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的医疗优势,依托智慧医疗平台和远程互联网平台,打造“察隅村医务室-乡镇卫生院-察隅县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三级远程会诊信息化平台,通过开展“远程疑难危重症会诊中心”“远程心电诊断平台”“远程影像诊断平台”“远程彩超会诊平台”“远程CT诊断平台”“远程危重病人查房抢救指导平台”“远程审方中心”“远程全科医学诊室”8个平台,实现偏远山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并享受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
截至目前,远程全科诊室会诊155人次,远程疑难危重症会诊中心共开展会诊35次,远程心电诊断已达4000人次,远程影像诊断17000人次,远程危重病人查房抢救指导中心3人次,切切实实地服务了察隅县的老百姓。
作者:戴晓蓉
来源: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