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悬崖上的古桥(江西54座古桥你走过多少座)
江西悬崖上的古桥(江西54座古桥你走过多少座)九江庐山86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批次类别
江西有8座古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42处共46座古桥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
所在地 |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
批次 |
类别 |
86 |
九江庐山 |
玉涧桥 |
3 |
古建筑 |
116 |
九江德安 |
罗汉桥 |
5 |
古建筑 |
121 |
九江武宁 |
镜源水口桥 |
6 |
古建筑 |
129 |
九江都昌 |
千眼桥 |
5 |
古建筑 |
140 |
九江修水 |
湾里桥 |
5 |
古建筑 |
141 |
九江修水 |
香火桥 |
5 |
古建筑 |
143 |
九江修水 |
善述桥 |
6 |
古建筑 |
144 |
九江修水 |
纱笼桥 |
6 |
古建筑 |
181 |
上饶德兴 |
寿元桥 |
5 |
古建筑 |
183 |
上饶德兴 |
会源桥 |
6 |
古建筑 |
209 |
上饶婺源 |
通津桥、宋村桥、祭酒桥 |
6 |
其他 |
218 |
上饶铅山 |
澄(chéng)波桥 |
4 |
古建筑 |
223 |
上饶铅山 |
大义桥 |
6 |
古建筑 |
256 |
上饶万年 |
下柴埠兴旺桥 |
6 |
古建筑 |
261 |
抚州临川 |
文昌桥 |
6 |
古建筑 |
262 |
抚州临川 |
梦港石桥 |
6 |
古建筑 |
284 |
抚州南城 |
太平桥 |
5 |
古建筑 |
302 |
抚州崇仁 |
三川桥 |
6 |
古建筑 |
340 |
抚州宜黄 |
南坑仁和仙桥 |
6 |
古建筑 |
369 |
宜春高安 |
通真桥 |
5 |
古建筑 |
376 |
宜春高安 |
南石桥 |
6 |
古建筑 |
386 |
宜春樟树 |
城湖古桥 |
6 |
古建筑 |
403 |
宜春靖安 |
花桥 |
3 |
古建筑 |
423 |
宜春上高 |
梅沙桥、苑新洪口桥、敖山石洪桥 |
6 |
古建筑 |
433 |
宜春宜丰 |
西平院水口桥 |
6 |
古建筑 |
441 |
宜春万载 |
龙江桥 |
6 |
古建筑 |
457 |
吉安青原 |
相公桥 |
5 |
古建筑 |
520 |
吉安永丰 |
恩江桥 |
4 |
古建筑 |
526 |
吉安永丰 |
桥下石拱桥 |
6 |
古建筑 |
529 |
吉安永丰 |
沙溪红四军军部旧址(玲珑桥) |
6 |
近现代 |
555 |
吉安吉水 |
毛泽东大桥 |
6 |
近现代 |
572 |
吉安永新 |
龙凤桥 |
6 |
古建筑 |
588 |
吉安新干 |
惠政桥 |
5 |
古建筑 |
593 |
吉安新干 |
陈家村石梁桥(含青石柱架桥、三元亭) |
6 |
古建筑 |
596 |
吉安新干 |
宫门桥 |
4 |
古建筑 |
598 |
吉安新干 |
峡江五眼桥 |
6 |
古建筑 |
623 |
吉安吉安 |
阳陂头石拱桥 |
6 |
古建筑 |
632 |
赣州章贡 |
赣州东津桥 |
6 |
古建筑 |
656 |
赣州瑞金 |
云龙桥 |
6 |
古建筑 |
714 |
赣州石城 |
永宁桥 |
4 |
古建筑 |
786 |
赣州定南 |
初石桥 |
6 |
古建筑 |
885 |
新余渝水 |
蓉泉桥 |
5 |
古建筑 |
公布时间:
第一批:1957年07月01日,无
第二批:1959年11月30日,无
第三批:1987年12月28日,共2座古桥
第四批:2000年07月25日,共4座古桥
第五批:2006年12月18日
第六批:2018年03月09日
1、庐山观音桥--江南第一古桥庐山观音桥
观音桥,原名栖贤桥、又名三峡桥,位于庐山观音桥风景区三峡涧上,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1988年,庐山观音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庐山观音桥
观音桥系单孔石构拱桥,长24.4米,宽4.5米,高10.7米。桥面铺以大石,两侧砌有石栏,桥孔内圈由七行长方形石首尾相衔,凹凸榫结,渐弯呈弓形。观音桥七组单石券拱中的第一、二、四、六、七行石拱券均由15块花岗岩石组成,而第三、五行石拱券却是由16块花岗岩石组成的。这107块重达二千斤的花岗岩石组成了全桥的单拱券。在桥孔正中石块上刻有当日造桥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江洲匠陈智福、弟智汪、智洪”。
庐山观音桥
观音桥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杰作之一,也是已知江西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石桥。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观音桥石板石栏没什么雕饰,实在是很不起眼。过桥后,走到桥下看,就觉得该桥不简单了。桥孔内圈是由七行长方形大条石凹凸相拼,首尾相衔,以榫卯结合的方式形成石拱桥。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完好无损,如此神工,古人是如何做到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庐山观音桥
《庐山图》是明代唐寅创作的立轴绢本水墨设色画,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别称《匡庐图》、《庐山三峡桥》。该图为全景山水,表现的是庐山三峡桥(又称观音桥)一带的景观,画面峰岩嵯峨,古木惨淡,瀑泉湍泻,画风清刚俊逸,而意境却萧索苍冷。
《庐山三峡桥》
此画是唐寅从南昌出发,途经庐山时所作。当时宁王朱宸濠叛乱,唐寅匆忙跑路,大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唐寅一生有两次大的挫折,都改变了唐寅的一生,一次是宁王朱宸濠叛乱,还有一次是更早的被无辜牵连进的科考案,使的他一生不能通过科考的途径进入仕途。
2、樟树鸣水桥鸣水桥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区东南34公里的閤皂山凌云峰峡山口,四周崇山峻岭、翠竹苍松、壑深流急。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桥拱保存较好。是江西省现存的两座北宋石桥之一(另一座是庐山的观音桥)。现桥碑上的桥名,是南宋文天祥任赣州知府时, 曾游览阁皂山手书的拓刻原迹。
鸣水桥
从瀑布泉沿山谷北上七十米处,有一座小桥,横跨峡谷。九龙泉两水奔来相汇,穿过桥孔,向南直泻山谷,跌岩击石,声若雷鸣,因此,这座桥被命名为鸣水桥。此桥凿崖为基,以长条石砌桥座,用长0.58米、宽0.44米、高0.34米方石7块,自左至右砌为单拱,自上游纵向并列砌17道拱圈,联为单瓮。石桥内空高2.5米,宽2.6米,桥身横砌长条方石,拱上再覆盖两条条石。
鸣水桥
桥面系用等边方石成对角菱形铺砌,桥长7.3米,宽6.8米。桥上两侧设栏杆,由望柱、栏额、华板、地袱相构。望柱雕刻莲花瓣头,栏额、华板、地袱均为素面。桥瓮内,东岸基石上17道拱圈,每圈的第一块拱石,顺溪流镌刻楷书铭文“大宋政和元年辛卯岁閤皂山道众化缘信”,西岸逆流方向刻有“人财物建此石桥至四年冬至日毕工谨题”,字清晰可识。
鸣水桥
鸣水亭在清初焚毁, 1934年閤皂山住持欧阳明性重建一亭,1958年因修公路上山拆除。清江县人民政府于1979年冬季至翌年春季对鸣水桥按原貌进行整修,并采取了迁公路保护古桥的措施。1957年7月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鸣水桥和一天门”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婺源清华彩虹桥清华彩虹桥
清华彩虹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至清代廊桥古建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古属徽州)。始建于南宋,迄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桥长140米,宽6.5米,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
清华彩虹桥
桥有条石垒成的四个巨大桥墩,宛如碉堡,厚实笃定。桥墩上建亭,桥墩与桥墩间以廊相连,形成六亭五廊的格局。廊桥又被称作风雨桥,可以避风雨,遮烈日。彩虹桥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桥墩,按照当地人的说法为半个船的形状,据说可以化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桥南不远,一块块大石墩排成半月形,通到对岸的水车磨坊。
清华彩虹桥
彩虹桥最大的特点:设计非常科学,其一、桥墩像半个船形,前面丰锐,后面平整,流线形,起到分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其二、桥墩之间距离不等。墩距的最大跨度为十二米八,最小的为九米八,相差三米。其三、条石之间砌法讲究。桥墩是用长短大小不一的条石相钳在一起,缝隙小,结合的非常牢固。
4、宜丰逢渠桥宜丰逢渠桥
逢渠桥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 江西省境内第三座宋代古桥,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经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此后,当地的张雷两姓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雷四十三娘嫡玄孙官至左丞相,且在本族内无诉论,就有捐建洞山逢渠桥得福荫之说。桥名由当时的县令钱鍪书写,拱底“绍圣戊寅岁,同安张仲舒妻雷四十三娘,男裕禧舍此桥,住持沙门梵言句当。惠耸题”桥拱另一侧的石头上又写“张仲舒妻雷氏舍此桥,愿罪孽消除,福寿圆满”,此外,桥基上还有几十个字,主要记载张氏子孙在明嘉靖年间重修此桥的捐款数量。
宜丰逢渠桥
该桥拱券以7个纵向单券并列组成,每券花岗石11块,77块矩形石排成7列,组成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疑皆相通。拱肩立有2个石雕武为护桥神。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其“逢渠桥”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
2002年10月在桥上建了仿古亭。
5、龙南太平桥龙南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街道北面太平江上,为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全长50米,造型奇特,上有四通凉亭,以方便行人览胜和憩息。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
龙南太平洋
重建的太平桥,造型奇特,用工精细,四拱重叠组合,分砖木和砖石双层结构,全长50米,面宽4米,通身高17.2米。下层两孔三墩,以精磨花岗石为料,桐油、石灰、红糖、糯米浆为灰浆,精工砌筑而成。拱跨分别为11.9米和12.9米,拱高6.2米。上层有砖木结构的四通凉亭,资以览胜和憩息。侧面大拱砖8.4米,高8米,拱肩落于下层两拱的拱顶之上,正面小拱跨2米,墙厚1米,小拱之上有赖懋杰手书刚劲有力的“太平桥”三字。亭顶四周以三耙飞檐相衬,桥中转两岸,宛如长虹,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6、南城万年桥南城万年桥
万年桥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城东北五里的武岗山下,横跨盱江两岸,全长411米,桥高10米,桥面宽6.3米,拱圈跨度14米,共有23孔,24墩。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竣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迄今已有三百七十多个春秋,为江西省最长的一座古代石拱桥。
南城万年桥
该桥与聚星塔交相辉映,被列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艺术精美、雄伟坚固,被誉为“南城八景”之首。
7、安远永镇桥安远永镇桥
永镇桥(永镇廊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城西的新龙乡江头村甲江河上,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僧人欧阳融六慕化建造。
安远永镇桥
永镇桥3孔,长38.5米,宽4.33米,为石墩木梁悬臂式廊桥。石桥墩采用花岗岩条石、石灰砂浆砌筑,桥墩迎水面砌成往上翘起的金刚分水尖形式。墩台上部以纵横交错、层层叠出的杉木悬臂梁承托桥面。桥面上建有木廊瓦桥,以八个抬梁式屋架承受屋面,分长廊为9间,中开间高出1米,前设天窗,后设神龛,两侧檐柱间用杉条板组成护栏,檐内柱之间安放杉条木坐凳,以矮柱小梁拉结。两桥头分别建长宽约4.8米的凉亭。亭内建九级条石阶梯登桥身,凉亭门额上书楷体“永镇桥”3字。
安远永镇桥
永镇桥是江西省现存罕见的石墩木梁悬臂式廊桥,它的这种介乎于梁桥与拱桥之间的结构形式,为研究中国古代桥梁从石墩木梁桥向石墩石拱桥发展的过程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8、信丰玉带桥信丰玉带桥又名"风歧桥" 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
信丰玉带桥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丰玉带桥
再放两张高颜值的古桥
都昌千眼桥
明代,983孔,全长2930米,树桩、麻石条桥面,省保,全国最长的水中石桥。这桥还有个特点,就是鄱阳湖丰水期,会完全没入水中,鄱阳湖枯水期会露出水面。
湖口五眼桥
明代,这桥常年没入水中,露出水面的时间不多。
声明: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