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袁隆平长沙逝世民众送行(袁隆平逝世一周年)

袁隆平长沙逝世民众送行(袁隆平逝世一周年)随着小路往山上走,一座以稻穗模样打造的功勋纪念碑,慢慢印入眼帘。据介绍,纪念碑是今年5月份落成,高8.117米,与袁隆平星呼应。纪念碑以耒耜为基本造型,是华夏民族农民播种的古老工具,也是中国耕播农业的起点;饱满的稻穗勾勒出高耸的“脊梁”,象征着国人勤劳奉献、平凡朴实的品质,也代表着中国新时代下的和平与丰收。道路一侧的稻田里,能看到用不同颜色的秧苗拼凑出的“小提琴”“种子”“致敬袁老,吾辈当强”等图形字样。在记者印象中,清明节期间,这片田地还是一片黄泥水,袁隆平院士的亲友曾在这里播撒了种子。不到两个月,这里竟借用五彩稻,拼出了对袁隆平的另一种思念方式。在袁隆平墓前,农大师生手持鲜花,整齐地站立着,用诗歌《风吹稻香 踏梦前行》向“名誉校长”袁隆平致敬,承诺会把杂交水稻精神在农大代代传承。行至墓前,处处皆是“稻念”“致敬袁老,用科学造福人类,人民永远怀念您”“如果这个世界有颜色,那一定是稻谷的金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杨昱 图 顾荣 视频 何佳洁 王珏 郭文雯

“那天,你来到农大,你期待我们践行朴诚奋勉的校训,你盼望我们致力强农兴农的誓言。”“你用行动告诉我们,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你用沉甸甸的稻穗,启迪我们矢志不渝,为梦而行。”……

5月22日9时,湖南唐人万寿园,天虽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却挡不住前来告慰的人们。2021年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病逝于长沙,享年91岁。同年11月15日,他的骨灰安葬于此。

在袁隆平墓前,农大师生手持鲜花,整齐地站立着,用诗歌《风吹稻香 踏梦前行》向“名誉校长”袁隆平致敬,承诺会把杂交水稻精神在农大代代传承。

袁隆平长沙逝世民众送行(袁隆平逝世一周年)(1)

行至墓前,处处皆是“稻念”

“致敬袁老,用科学造福人类,人民永远怀念您”“如果这个世界有颜色,那一定是稻谷的金黄”……前往袁隆平院士墓碑处,道路两旁悬挂的横幅,勾起了大家对这位传奇的无尽思念。

道路一侧的稻田里,能看到用不同颜色的秧苗拼凑出的“小提琴”“种子”“致敬袁老,吾辈当强”等图形字样。在记者印象中,清明节期间,这片田地还是一片黄泥水,袁隆平院士的亲友曾在这里播撒了种子。不到两个月,这里竟借用五彩稻,拼出了对袁隆平的另一种思念方式。

随着小路往山上走,一座以稻穗模样打造的功勋纪念碑,慢慢印入眼帘。据介绍,纪念碑是今年5月份落成,高8.117米,与袁隆平星呼应。纪念碑以耒耜为基本造型,是华夏民族农民播种的古老工具,也是中国耕播农业的起点;饱满的稻穗勾勒出高耸的“脊梁”,象征着国人勤劳奉献、平凡朴实的品质,也代表着中国新时代下的和平与丰收。

纪念碑前,前来缅怀的人士,纷纷鞠躬行礼。而后,他们一步步走上山坡,在袁隆平的墓前,献上菊花和稻穗,以表哀思。袁隆平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生前写下的这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长沙逝世民众送行(袁隆平逝世一周年)(2)

墓前悼念,回忆与袁老的点点滴滴

白菊、黄菊、康乃馨……一簇簇鲜花及稻穗,都寄托着对袁隆平的思念。冒着风雨,湖南农业大学师生来到“荣誉校长”袁隆平墓前,默哀一分钟,并深深鞠上一躬。

“袁隆平的一生就是孜孜不倦,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见证真理的一生。他激励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田间,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用实践去解决现实问题,积极投身强农兴农的伟大事业。”在袁隆平墓前,农大副校长吴波激励学生,“我们要学习袁院士勇于创新的担当,在袁院士的心目当中,科研创新永无止境。”

现场,袁隆平的博士生刘建峰教授还分享了他记忆中那位“对学生关心不溢于言表”的恩师。“袁老师对论文要求极高,一字一句都有他修改的痕迹。”刘建峰说,他第一次见到袁隆平,是在硕士论文答辩时,当时袁隆平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名普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后来成为了袁隆平的博士生,“我现在仍是延续袁老师的事业,专注于农业科技的研究。”

紧接着,师生们一个个轮流上前献花、鞠躬,以表敬意。

袁隆平长沙逝世民众送行(袁隆平逝世一周年)(3)

他们把对袁隆平的思念寄往了天堂

记者注意到,在给袁隆平献花时,祭祀者还会将一张明信片寄到红色的“唐人天堂邮局”。据介绍,这个邮筒是特地为袁老设计的,方便祭扫人员将思念写进明信片中,寄往天堂。

“唐人天堂邮局就是为了保存人们对袁隆平的那一份思念之情。我们相信爱可以传递,思念的香气留存不走。”据唐人万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清明节推出时空信箱后,唐人天堂邮局已收到近1000封写给袁院士的明信片。

翻看这些明信片,字虽不多,却饱含了大家对袁隆平的丝丝怀念。

“一粥一饭倍思量,袁爷爷,我们会好好吃饭,以童心追梦。愿您在另一个宇宙,一切安好。稻田与炊烟,都是世间对您真挚的怀念。”

“袁爷爷,您只是去了云梯,您从来不曾走远!感谢您让我们吃饱饭,我们一定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

“亲爱的袁爷爷,我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我很喜欢吃您种的大米,从不浪费一点粮食。因为您的辛苦劳动,才能让我们吃上白花花的米饭,谢谢您!”

……

特写:

学生:想用所学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

“袁爷爷无私奉献,为科研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次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前来缅怀袁爷爷,我非常激动。”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2021级学生告诉记者,他们是早上8点从学校出发的,来之前,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穿上了写有“努力学习,认真实践,争做种子科学的创新人才”的班服。原来,在2008年6月23日,袁隆平接见了学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师生代表,还现场题了这句词。“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扎根种子科学领域研究,立志做一颗优良种子。”

去年11月15日,学校法学院大四学生蔡子文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袁老骨灰安葬仪式,今天是她第二次来此,相比去年来此地的心情,蔡子文说:“去年的心情是悲痛,而今年更多的是吾辈自强的感觉,化悲痛为动力,朝着袁老说的八字箴言而奋斗。”记者了解到,蔡子文已经被保送至湘潭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这份录取通知书是我对袁爷爷交的一份‘成绩单’,今后,我将尽自己的能力向农民宣讲种业知识产权知识,用自己的知识真正地帮助到他们。”

群众:满满的鲜花带来满满的思念

在前来悼念的人群中,除了科研人员、高校学生外,还有很多自发而来的群众。家住宁乡市的廖女士与丈夫、两个孩子来到唐人万寿园。她说,从小长辈就告诉自己以前连饭都吃不起。如今,国家粮食充足,袁隆平贡献巨大,想来表达感激之情。

来自广东深圳的伊女士,跟亲友相约来到长沙,特地来到唐人万寿园,为袁隆平送上一束鲜花。伊女士说,受疫情影响,她们每过一道关卡,都需要做核酸,正是克服了重重考验,才能如期来到长沙,向袁隆平道一声谢谢。

在纪念现场,一位外卖小哥特别引人注意。他穿过人群,在袁隆平墓前放下一棒鲜花,并将署名为“张女士”的小卡片插在鲜花中,拍照后发给雇主。外卖小哥姓陈,这是他今天送的第一单外卖,他告诉记者,“今天往袁老墓前送鲜花的订单很多,但是由于外卖箱大小有限,所以这次只送了4份,我一定会把这份满满的诚意带到的。”

链接: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缅怀袁隆平

湖南:书籍如同“种子”,留给读者珍藏

为纪念袁隆平院士,湖南省将组织袁隆平纪念馆、省新华书店、省水稻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开展纪念袁隆平院士出版物集中展示活动。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永远的袁隆平》是国内目前唯一一部以新闻报道纪实形式纪录袁隆平故事和展现举国悼念袁老的作品。全书以“一系列报道、一座城的送别、一群人的缅怀、一种精神的传承”为核心策划,系统整理、影印海内外各界悼念、追忆袁隆平院士的盛况。《把功勋写在大地:袁隆平画传》则收录300余幅关于袁隆平的珍贵图像资料,全面再现“当代神农”奋斗与奉献的一生。

据悉,近年来,湖南出版界还相继策划出版了《袁隆平的世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超级杂交水稻亩产900千克栽培新技术》《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等多种图书,并且以电子书、音视频等形式将袁老的人格和精神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内蒙古:袁隆平院士蜡像揭幕

一双布鞋、一件衬衣,手持麦穗的袁隆平院士眼神专注,面容祥和……5月18日,袁隆平院士蜡像揭幕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分中心”揭牌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举行。

当天,“袁梦计划3.0”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内蒙古兴安盟在推进高端水稻研发平台建设、完善与延伸稻米产业链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了解,自2018年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兴安盟至今,从3000份到16000份的样本优选,从零基础到13个表型稳定的高世代水稻新品系的培育、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有3个新品种获得内蒙古品种审定证书,他生前提出的“三年内帮助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目标的技术模式顺利通过验收。

三亚:袁隆平铜像在三亚水稻公园落成揭幕

5月22日上午10时,袁隆平铜像落成揭幕仪式活动在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袁隆平纪念园举行,旨在深入宣传袁隆平科学精神、南繁精神,宣传三亚在南繁育种中的贡献以及对海内外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追忆和感谢袁隆平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传承弘扬他朴素务实、深耕大地的劳动精神。

据悉,袁隆平铜像高5.22米,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历时三个月雕塑而成。袁隆平雕像脚穿雨靴,右手拿着草帽,面带微笑,低头端详着左手中的一把稻穗。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