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意义(给白色污染找到绿色出口)
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意义(给白色污染找到绿色出口)3月17日,在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昌吉市龙河新盛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工人们正在进行滴灌带生产。“拾”回来的循环经济“使用高强度耐候性地膜,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都不受影响,秋收后也好清理残膜,不污染土地。另外,政府还有补贴。”马存林说。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昌吉州坚持源头控制、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综合施策,全链条推进农田“白色污染”治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从源头上保障地膜减量和可回收利用,推进地膜捡拾机械化和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再利用,实现绿色农业发展与农田生态保护齐头并进。3月6日,福海县一家地膜企业,工人在生产车间作业。阿尔达克·拜斯汗摄
新疆蓝山屯河降解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记录生产线运转情况。 何龙 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昌吉记者站 刘茜
3月17日,昌吉市二六工镇光明村番茄种植户马存林,来到昌吉市农资市场购买今年种植所需的地膜。“要国标高强度地膜。”在一家地膜经销店里,马存林对店主叮嘱道。
昌吉市覆膜作物主要有棉花、玉米、加工番茄、西甜瓜,蔬菜等,每年覆膜面积占总播面积的70%以上。2021年,昌吉市大面积推广应用高强度耐候性地膜,以降低农田“白色污染”,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马存林认识了使用高强度耐候性地膜的优点。
“使用高强度耐候性地膜,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都不受影响,秋收后也好清理残膜,不污染土地。另外,政府还有补贴。”马存林说。
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昌吉州坚持源头控制、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综合施策,全链条推进农田“白色污染”治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从源头上保障地膜减量和可回收利用,推进地膜捡拾机械化和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再利用,实现绿色农业发展与农田生态保护齐头并进。
3月6日,福海县一家地膜企业,工人在生产车间作业。阿尔达克·拜斯汗摄
“拾”回来的循环经济
3月17日,在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昌吉市龙河新盛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工人们正在进行滴灌带生产。
去年秋收后,该合作社回收了周边农户废旧地膜、滴灌带,并进行再加工利用,经过粉碎、清洗、加工、电熔等工序,加工成新产品。
“今年村里早早动手筹备春耕备耕工作。这几天,不少村民联系我预约深松作业。”玛纳斯县广东地乡新湖坪村村民刘应平说,“去年我完成深松面积5000亩,今年村里要求和往年一样,农户地块深松前必须先回收残膜,这样才能享受政府补贴。”
今年52岁的刘应平是村里的农机户,这几年他购置了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及深松机具,专门为村民进行农田深松作业。
“残膜回收干净了,我们深松作业时也轻松,拖拉机不用走走停停,时不时清理缠绕的残膜。对种植户来说,也能丰产增收得到实惠。”他说。
玛纳斯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开始,玛纳斯县通过鼓励新建残膜回收企业、合理分布回收网点、建立健全残膜回收台账、扶持合作社及加大补贴力度等措施,建成“企业回收、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推进”的农田残膜回收利用体系,全力推进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目前,该县农田残膜年回收加工量已达3000多吨。
“昌吉州大面积推广运用地膜覆盖技术已有30多年,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的同时,造成的‘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星雷说。
如何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王星雷介绍,自2012年起,昌吉州以高标准地膜应用、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等项目,着力建立科学有效的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机制。
2017年以来,昌吉州连续5年实施创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总投资7800多万元。通过补贴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废旧地膜加工厂和农户等方式,促进机械回收作业和残膜加工再利用。目前,该县探索并形成了标准地膜生产、专业合作社回收、废旧地膜加工为一体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昌吉州还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建立合作,为开展地膜污染综合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月10日,天力塑料制品厂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地膜产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摄
源头防控 为农田“清肺通络”
“生物降解地膜在光照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自然降解为有机肥,既环保还可以培肥地力。”3月16日,说起应用生物降解地膜,新疆家瑞泽智慧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邵舰辉颇有心得。
新疆家瑞泽智慧农业科技公司的鲜食糯玉米种植基地位于昌吉市三工镇二工村。去年,该公司种植的750亩鲜食玉米全部采用生物降解地膜。邵舰辉说:“这不仅省去了回收地膜的作业环节和费用,还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邵舰辉说,这几年昌吉市积极示范生物降解地膜技术,引导种植户使用可降解地膜,目前已在玉米、加工番茄等农作物种植领域进行示范推广,从源头上治理农田“白色污染”,为土壤“清肺通络”。
王星雷介绍,昌吉州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推进方式,各级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对废旧农田地膜回收利用以及污染防治给予扶持。目前,昌吉州享受购置补贴并应用于废旧地膜回收的机械已达到4275台,为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几年,昌吉州利用项目资金重点完成整乡推进地膜污染治理示范乡镇建设工作,落实示范面积35万亩。各县市也将废旧地膜回收任务落实到村、具体到户,努力达到回收当季农田地膜使用量81%的目标。
“我们建立废旧地膜残留监测点,委托第三方开展废旧地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工作,推进残膜减量。”王星雷说。昌吉州强化农田地膜流通环节监管,对辖区内农田地膜生产企业和农田地膜经营门店进行检查指导,严格按国家标准要求生产销售0.01毫米及以上厚度的农田地膜,依法依规严控严查生产销售不达标地膜的违法行为。
今年3月初,位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疆维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4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材料一期项目复工建设。该项目于去年6月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18.7亿元,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化生产技术,委托世界知名工程公司进行工艺转化,主要生产PBAT、PBS、PBST等生物降解树脂和工程树脂PBT等多元化产品。按照计划,到今年10月,该项目将建成投入生产,届时,将从地膜原材料这一源头上为解决农田土壤“白色污染”难题,提供有效的“绿色答案”。
3月10日,天力塑料制品厂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地膜产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摄
探索绿色生产新路径
眼下,位于呼图壁县大丰镇的新疆恒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地膜回收加工厂,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这是一家以废旧地膜、滴灌带为主要原料加工滴灌带的企业。3月14日,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分拣、清洗废旧地膜和滴灌带。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废旧地膜、废旧滴灌带回收再加工利用,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王星雷介绍,昌吉州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700多万亩,其中,2021年全州棉花种植面积211万亩,全部采用机采模式种植。从2009年引进第一台采棉机到现在的483台采棉机,从单纯的以机械化发展为主到如今农机与农艺高度融合发展,全程机械化植棉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白色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他说,昌吉州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带动、网点回收、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和“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使废旧地膜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2021年11月20日,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的一块棉田里,一辆秸秆粉碎残膜回收一体机开过之后,原本挺立的棉花秸秆瞬间被粉碎,同时,地里的残膜也得到有效清理。
“在正常作业状态下,这套机械的棉秆拔除率、农膜回收率都在90%以上。”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曹恒介绍,一体化作业可将棉秆连根拔除、粉碎,并可对浅层土壤中历年积存的残膜进行高效回收,同时做到膜秆分离。
现在,这一场景已经成为昌吉州清理棉田的“标配”方式。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张明清介绍,这几年,园区持续进行地膜残留污染综合防控试验,开展了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推广应用、棉花高强度地膜试验示范、无膜玉米浅埋滴灌栽培技术适宜性评估试验等,积极探索解决残膜污染问题的新途径。
“我们通过推广应用高强度耐候性地膜,从源头上保障地膜可回收利用。同时,推进地膜捡拾机械化,建立市场化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再利用机制,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让绿色发展的底色变得越来越鲜亮。”王星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