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欧洲战争阵型演变(三十年战争如何影响欧洲三百年)

欧洲战争阵型演变(三十年战争如何影响欧洲三百年)首先是领土问题。瑞士和荷兰不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成了独立国家,不再对帝国承担法律义务。法国获得了洛林和阿尔萨斯,占据了布雷萨克和菲利普斯堡,满足了天然疆界的要求。瑞典得到了波美拉尼亚的西半部和维斯马城以及不来梅、费尔登两个主教辖区。瑞典由此控制了德国奥得河、威悉河的入海口和波罗的海、北海沿岸的重要海港。在帝国内部,勃兰登堡得到了波美拉尼亚东部和马德堡大主教辖区的大部,奠定了日后普鲁士崛起的根基。巴伐利亚由于在战争中作为天主教同盟首领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帕拉丁,取得了选帝侯的地位。其次是宗教问题。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教随国定”原则,每个德意志邦都有权决定其宗教信仰。在《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中没有得到承认的加尔文教也获得了和天主教、路德教同等的地位。和约还否定了“归还教产敕令”的有效性,恢复1624年的地产占有状况。和约实际上解决了宗教和教会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它第一次根据世俗原则

早在1641年,法国和瑞典倡议在与威斯特伐利亚相邻的两个城镇闵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同时召开和会,建议天主教联盟的使节在闵斯特、新教联盟的使节在奥斯纳布鲁克分别举行有关各方的会议。这次会议之所以分地举行是因为法国和瑞典两大盟国的战略目标迥异、争霸计划不同造成的。法国的目的是建立它在中欧的霸权,瑞典所关心的是扩大它在波罗的海的霸权。因此法国支持德意志诸侯,包括天主教的诸侯,瑞典的目的是夺取波罗的海的南岸地区——新教统治的德意志。

欧洲战争阵型演变(三十年战争如何影响欧洲三百年)(1)

条约签订现场

1643年和谈开始,在闵斯特参加谈判的是神圣罗马帝国、法国、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的代表,在奥斯纳布鲁克参加谈判的是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新教诸侯的代表。各国外交家云集于此,教皇也派代表听取会议。然而会议进行的十分拖拉,前后延续5年之久。因为战争仍在继续,每个国家都想在全面停战前多捞取一点讨价还价的资本。在和谈会议进行中,帝国皇帝的代表利用法国和瑞典的矛盾,创造对帝国有利的条件,使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奥地利免于肢解。另外,法国和西班牙还都没有要结束争夺的念头,实际上两国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659年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为止。但是,大部分参战者在1648年接受了停战条件。威斯特伐利亚和会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一次国际会议。

1648年10月24日在与威斯特伐利亚相邻的两个城镇闵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分别缔结的条约被统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是在新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进行的,这种实力对比在和约中有所体现。和约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是领土问题。瑞士和荷兰不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成了独立国家,不再对帝国承担法律义务。法国获得了洛林和阿尔萨斯,占据了布雷萨克和菲利普斯堡,满足了天然疆界的要求。瑞典得到了波美拉尼亚的西半部和维斯马城以及不来梅、费尔登两个主教辖区。瑞典由此控制了德国奥得河、威悉河的入海口和波罗的海、北海沿岸的重要海港。在帝国内部,勃兰登堡得到了波美拉尼亚东部和马德堡大主教辖区的大部,奠定了日后普鲁士崛起的根基。巴伐利亚由于在战争中作为天主教同盟首领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帕拉丁,取得了选帝侯的地位。

其次是宗教问题。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教随国定”原则,每个德意志邦都有权决定其宗教信仰。在《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中没有得到承认的加尔文教也获得了和天主教、路德教同等的地位。和约还否定了“归还教产敕令”的有效性,恢复1624年的地产占有状况。和约实际上解决了宗教和教会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它第一次根据世俗原则而非宗教原则解决终端,这是长期以来欧洲政治世俗化的重要成果。和约发表后,梵蒂冈发布训谕,称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毫无价值的,令人气愤的,无效的,非正义的,非法的,应该受到声讨和谴责的,有害的,没有任何效力和意义的”。

第三是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在这一点上最能体现法国的胜利,因为德意志被从法律上被历史性地分裂了。条约承认了三百多个德意志邦成为主权国家。各帮可以独立地实施外交和缔约权,只是不得针对皇帝和帝国。帝国诸侯的权力愈来愈接近完全的独立自主,德意志从此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国家。皇帝不经由境内所有主权国家组成的帝国议会同意,不能立法、征税、招兵、宣战或媾和。这等于说皇帝不能再代表帝国做出任何决定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定的国际关系被称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体系影响了欧洲三百余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