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聂小倩版(书生的至情至爱聂小倩)
聊斋志异聂小倩版(书生的至情至爱聂小倩)至于电影版的如1960年电影版《倩女幽魂》中聂小倩由乐蒂扮演,1987年香港电影《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是王祖贤,2004年电影《倩女失魂》中的聂小倩是王茜,2010年电影《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是刘亦菲,在这些女演员的演绎下呈现不同风格的聂小倩,但是总体上来说,温柔大方,敢爱敢恨却是其中的主旋律。光电视剧有好事者统计就有不下十几部,如1975 香港版《民间传奇·聂小倩》、1994 北京版《古庙倩魂》、1994 台湾版《天师钟馗·倩女情仇》、1998 上海版《人鬼情缘》等等。蒲松龄的才气在考场上无法取得成果,在通俗小说中却绽放异彩,而他的文人气息也让他关注于爱情故事居多,这也是文人的通病,正是红袖添香夜读书,在蒲松龄想象的世界里,哪怕再落魄的才子也会得到佳人的青睐,但世俗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那么这种佳人变成了鬼怪狐仙则更让人信服和自洽了,因此《聊斋志异》里面的男性多是正常的人类,而女性则是以后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在这部小说中关于鬼怪狐仙与人相爱相恋的故事充斥其中,把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虽然没有四大名著的名气,却可以对标《史记》,作者也在其中经常仿太史公曰一样,写道异史氏曰,确实这本书获得古今许多人的一致赞同,这个异史氏曰倒是恰当的。
这本奇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按史料记载,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但是年少得志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结果后面运气一直不好,在他的一生中,一直尝试着去应乡试,直到71岁才成为岁贡生,而4年后,蒲松龄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5岁。
上帝关上了一扇窗,却又打开了一扇门,对于蒲松龄来说,命运不顺,对于后来的读者来说,可能却是一件好事,若是蒲松龄顺利进入官场,是不是还会写出留传经典的这本小说得要打上个问号呢,正如曹雪芹若不是家道中落,是不是有《红楼梦》的诞生也会是个问号,站在历史的长河来看,也许这就是命运使然了。
蒲松龄的才气在考场上无法取得成果,在通俗小说中却绽放异彩,而他的文人气息也让他关注于爱情故事居多,这也是文人的通病,正是红袖添香夜读书,在蒲松龄想象的世界里,哪怕再落魄的才子也会得到佳人的青睐,但世俗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那么这种佳人变成了鬼怪狐仙则更让人信服和自洽了,因此《聊斋志异》里面的男性多是正常的人类,而女性则是以后者居多,可以说这是一个书生想象力世界的白日梦幻,有这个的白日梦幻,后世之人才有更多的题材来演绎。
曾经有人说,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掉生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这句话放在《聊斋志异》中是最恰当不过。
这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或是大方,或是勇气,或是温柔体贴的众多女性,如阿绣、乔女、舜华、云翠仙、聂小倩等等,在这些女性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人性之美和善良、勇敢、忍让,其中被影视界改编最多的估计就是聂小倩了。
光电视剧有好事者统计就有不下十几部,如1975 香港版《民间传奇·聂小倩》、1994 北京版《古庙倩魂》、1994 台湾版《天师钟馗·倩女情仇》、1998 上海版《人鬼情缘》等等。
至于电影版的如1960年电影版《倩女幽魂》中聂小倩由乐蒂扮演,1987年香港电影《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是王祖贤,2004年电影《倩女失魂》中的聂小倩是王茜,2010年电影《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是刘亦菲,在这些女演员的演绎下呈现不同风格的聂小倩,但是总体上来说,温柔大方,敢爱敢恨却是其中的主旋律。
初看一下,聂小倩在《聊斋志异》中并不是最优秀的一篇也不是最长的文章,统共三千多字,但却把一名英年早逝,为异鬼所迫却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呈现出来。
中国自古以来对于女性就有一种崇敬之情,女娲造人的传说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所以这是一种带有共性和普适性的情感诉求,正如明明知道读书这件事可并不快乐,十年寒窗苦读,但是书有自有颜如玉的说法倒是让许多书生心存梦想,一朝登科,功成名就,颜如玉不请自来了。
《聂小倩》一文的结尾就反映了这种美好的愿望:后数年,宁果登进士。女(聂小倩)举一男。纳妾后,又各生一男,皆仕进有声。
在所有的影视作品中,个人独爱的则是王祖贤和张国荣版本的《倩女幽魂》,徐克与程小东再加上黄霑的配乐,在香港电影最旺盛的创造时期,一部经典片就这样打造出来了。
张国荣本身的书生气息,王祖贤的古典美在这部电影中完美的呈现出来,这部电影也一举把王祖贤捧红,与张曼玉、钟楚红、关之琳并称90年代初香港影坛“四大名旦”。
十里平湖(1960年,李翰祥版《倩女幽魂》)
十里平湖绿满天,
玉簪暗暗惜华年。
若得雨盖能相护,
只羡鸳鸯不羡仙。
徐克率性的把原来的诗词改了一下,结果韵味更足了,把聂小倩对于爱情的向往及与宁采臣两人的缠绵更进一步的表达传神。
十里平湖霜满天,
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
只羡鸳鸯不羡仙。
《聂小倩》这么经典的原因还在于小说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完备的剧本了,已经把人物的起伏及心态描写得很到位,特别对于小倩如何通过善良、忍让一步步由女鬼成为一个拥有正常人生的人。
当然美貌也是她的通行证,如同书中说的:女慨然华妆出,一堂尽眙,反不疑其鬼,疑为仙。这也反映了一种普识,才子佳人是许多人的梦想人生,更是书生意气下最温柔的期盼,当蒲松龄在穷苦之际,写出这些温暖的文字时,温暖的不仅仅是众生,还有他自己。
一部《聊斋志异》,道尽人间沧桑,也道尽书生气息,也许这才是一部最人性化、最理想化的梦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