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文昌阁建筑特点(结构独特而著名)
贵阳文昌阁建筑特点(结构独特而著名)
文昌阁俗称观音阁。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文昌北路,据万历《贵州通志》,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时均有维修和扩建。2006年05月25日,文昌阁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昌阁为一处古寺庙建筑群总称,包括山门、魁星楼、文昌宫、韦驮亭、文昌阁、东西配殿等。东西宽48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其中,文昌阁系水城尚保存较完好之一处寺庙余部,尚存文昌阁及东西配殿,而山门、魁星楼、主持房、韦驮亭等已不存。文昌阁自50年代以来,曾用作单位宿舍而折修改装。继而毁于1958年。据老人回忆,文昌阁坐落之小山上,长满松柏、皂角、冬青、竹子及花草,文昌阁掩荫于高大树木之下,清净幽雅。每当夜幕降临,千百只白鹤、鹭鸶栖息于树上,倍添生机。
今树木绝大部分已伐。尚存之文昌阁,占地面积216平方米。通面阔五间24米,明间面阔4.6米,一进9米,次间面阔4.1米,一进9米,梢间面阔4.1米,二进9米;通高9.3米。单檐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构架,砖石砌筑四壁,盖青筒瓦。除筒瓦有部分换盖外,木构架、板壁、墙壁、滴水等,均系清代遗物。
东西配殿各为面阔三间,8.7米,一进6.5米,通高5.6米.为单檐硬山,穿斗式,砖木结构,盖小青瓦,占地面积各为56平方米。文昌阁为此建筑群中主要建筑之一,为三层三檐六角攒尖顶,翼角起翘,盖青筒瓦。底层直径约4米,中上两层高约3.6米,屋顶高约2.1米,通高约13米。底层有6道隔扇,隔扇上段以透雕手法雕有象征吉祥之飞禽走兽图案,裙板上为花草浮雕,垂脊上塑有仙人走兽,翼角均系有铁铃。底层门楣挂一横匾,镌贴金正书"慈航普渡"大字。中层檐下挂一横匾,镌贴金正书"星垣书桓"大字。清道光三十年(1850),于上层檐下悬一横匾,镌贴金正书"人文蔚起"四字。门前左右座有石狮一对,天井中央置一化钱炉,重约500公斤,铸造较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