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国宝特展(5000余件宝物争奇斗艳共贺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新馆开馆)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国宝特展(5000余件宝物争奇斗艳共贺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新馆开馆)此外,碳化稻谷,说明这里很有可能是稻谷农业的起源。还有蚕丝蛋白遗留物,为寻找丝绸起源提供了线索。而贾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一个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境内,发现了40多只骨笛,最多9孔。其中,镇馆之宝“贾湖骨笛”有7孔,有比较完整的7声音节,打破了“中国古代只有五音,七声音节西来”的说法。9月24日对外试开放,记者给你的观展划重点,列举观展 “十宗最”,让你不虚此行。基本陈列“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以河南本地出土文物为依托,按照历史顺序布展,特别强调“中”“都”二字——“中”即为“天地之中”,“都”主要讲述夏朝以来在河南建都的20多个王朝。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发现较早的原始人类牙齿化石和头盖骨化石,最远的有50万年之久。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9月24日,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新馆将面向社会试开放,阔别5年,主场馆开馆的华丽大Party迎来重量级嘉宾,5000余件宝物华丽登场争奇斗艳,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观展呢?
为庆祝新馆开馆,河南博物院特举办多项活动回馈市民关注和期盼。9月23日,大河网记者“尝鲜”探馆,和换上蓝色新工装的小姐姐一起,畅游“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展,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朝,跨度之大、时间轴之长,在河南博物院陈展史上可谓少见。九大镇馆之宝除“云纹铜禁”还未布展外,其他八件均能看到,此外,还有很多看点让人赞叹不已。
四个板块10个展厅,两个半小时下来,仿佛从这里穿越,一件件宝物记录着朝代更迭、历史变迁、王侯将相、朝代纷争。一位现场观众走出展馆忍不住感慨道:“这个展览看完整个河南的历史都了然于心了,甚至可以说整个华夏文明的脉络都清楚了。”
作为媒体只陈述事实,但是记者依旧会说:值得一看。博物院憋了5年,放了大招。
9月24日对外试开放,记者给你的观展划重点,列举观展 “十宗最”,让你不虚此行。
基本陈列“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以河南本地出土文物为依托,按照历史顺序布展,特别强调“中”“都”二字——“中”即为“天地之中”,“都”主要讲述夏朝以来在河南建都的20多个王朝。
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发现较早的原始人类牙齿化石和头盖骨化石,最远的有50万年之久。
而贾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一个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境内,发现了40多只骨笛,最多9孔。其中,镇馆之宝“贾湖骨笛”有7孔,有比较完整的7声音节,打破了“中国古代只有五音,七声音节西来”的说法。
此外,碳化稻谷,说明这里很有可能是稻谷农业的起源。还有蚕丝蛋白遗留物,为寻找丝绸起源提供了线索。
仰韶文化一大特色——彩陶,指在橙色陶坯上用毛笔进行绘画,题材包括动物、植物、几何图案和图腾崇拜,反映当时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河南比较重要的发现有大河村遗址、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在古文字中“华”的本义就是花,有人推测这一普遍使用花瓣纹图案的氏族与“华夏”族有一定的渊源。
新晋展出的宝物来了!
距今5000—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原龙山文化的陶排水管道,这件出土自淮阳县平粮台遗址。从出土时可以看出,平粮台古城南门门道下的沟渠内、南城墙内外以及城内发现了多组排水管道,每节管道两端口径大小不同、节节套合,城内高城外低排列,便于向城外排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排水管道。
商代因为政治和自然灾害的原因,都城经常迁徙,但总体来说都以河南为主,郑州、偃师、安阳都曾是商都所在地。
商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就是在今郑州管城区杜岭街发现的,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大型铜方鼎。这只鼎发现的时候是一对,另外一只目前移居国家博物馆。
正是由于商代城墙遗址的发现和大量青铜鼎的出土印证了郑州的地位,所以,2004年郑州被列入八大古都。
其实,早期鼎的作用很简单,就是煮饭,到了商周时期就成了身份的象征,把立国称“定鼎”,国灭则“鼎迁”,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这是宫殿的装饰构件,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建筑构件。在商代青铜是非常贵重的,作为宫殿装饰一般以陶制为主,这件就说明是商代王室宫殿的装饰。
商王朝最后的255年就是在殷墟度过的,殷墟出土了15万片甲骨片,目前发现有单字4500个,已经被破译的有1200字左右,涵盖内容包括世袭、农田耕作、交通疾病等。这次展出的有两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字体。
以殷墟为代表的商代后期是中国青铜器铸造的第一个高峰,纹饰具有神秘感,造型威严凝重。
镇馆之宝来了——妇好鸮尊。商人认为鸮鸟是战神的化身,所以王宗贵族的器具上经常会出现这种动物,鸮鸟是啥?其实就是猫头鹰啦。
本次新展出的“好”汽柱甑形器也出土自殷墟妇好墓,作用和汽锅比较接近,中间花柱中空有气孔,加热水沸腾,可以通过气孔把周围食物蒸煮熟了。
妇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女性,去世的时候没有埋在亡灵区,而是葬在了宫殿区,所以历经3000多年依然保存完整,墓中的青铜器大多得以保存。
这些青铜器其实没什么用,只是身份的象征。
周王朝灭商之后,保留了商代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所以出土的器物极具殷商遗风。
长子口铜簋形觥出土自鹿邑太清宫镇长子口墓。这个墓发现得特别偶然,是清理老子墓时无意间发现的西周大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等级之高数量之多居同时期之冠。有没有发现这件宝物颜色特比漂亮?其实青铜器是一种合金,刚制好是黄色,长时间被氧化后变成烟灰色。
出土自平顶山市应国墓地的“柞伯”铜簋造型奇特,簋下有一个喇叭形支座,而且内里刻有76字铭文,将一个故事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讲述得明明白白。原来是,柞伯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十发十中,受到周王加赏,他就把赏赐做成一只簋用作纪念。
记者明显看到了“周”字,清晰可见。
国家一级文物“匍”雁形铜盉,是一种调酒容器,调节酒水浓淡的,盖子打开有40余字铭文,记载的是物主一次出仕经历,通过铭文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已经有了帮教政策。
而且把手上精致的小人起到了连接绳的作用,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