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流河寨的潘梨萍经理带着我们边走边介绍这里的景区情况,我们走进凉亭,穿过古树荫,拐了几个弯,爬了一段坡,便进入到一处庭院内。潘经理说:“这里就是刘三姐的家了。”真没想到刘三姐的家境条件这么好,容两人并排出入的门楼,一人高的院墙,宽敞的大院子,高大的土坯黑瓦房,的确有些气派。 船行近一小时,终见一方码头,能停竹船数艘。码头毗邻峭壁,两巨石之间凿阶数级,直通山顶,崖壁刻着“流河寨”三个斗大的红字,钟灵毓秀。船夫说:“刘三姐的家到了,你们上去游玩吧,我在这儿等你们。”我和邹小哥箭步跃上木板码头,沿石阶而上,就见石崖两旁,古树参天,绿荫如盖,把天空罩得严严实实,登数十步近山腰,便豁然开朗起来,真是别有洞天啊,我由衷地发出感叹! 时值秋深,遥远的北方尚处于霜叶红于二月花之际,刘三姐故里宜州却仍是水暖春江绿如蓝。为探访三姐故里,我在热情的邹小哥陪伴下,一起乘船溯流而上。船夫开着马达坐在船尾很自在地抖着腿

原创 范沐芝 范沐芝 昨天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

多谢了群星 - 优秀歌剧精选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2)

唱山歌是少数民族地区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不唯广西所独有,但却唯广西所普遍,在这里生活的壮族、瑶族、苗族等都有自己的山歌,方言不同,曲调迥异,各俱千秋,非常动听。特别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电影《刘三姐》播出以来,其山歌曲调之美,弦律之妙,风格之新,影响之大,给全国观众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时至今日,很多客人来广西旅游仍然是慕名刘三姐那甜润的歌声,循刘三姐的足迹领略山歌的魅力。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3)

“一根银钏插落河,两幅罗裙水上波。状元榜眼妹不嫁,情愿嫁给种田哥。不爱银来不爱金,只求哥意合妹心。有哥何须摇钱树,有妹不要聚宝盆”。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4)

时值秋深,遥远的北方尚处于霜叶红于二月花之际,刘三姐故里宜州却仍是水暖春江绿如蓝。为探访三姐故里,我在热情的邹小哥陪伴下,一起乘船溯流而上。船夫开着马达坐在船尾很自在地抖着腿,向我们介绍说:“我们这里两岸的村民一直都是靠这条河生活,河水深三十多米,里面的鱼有十多斤重呢!以前流水湍急,行船不易,后来上游筑坝拦水,水才平缓下来”。我感叹到:“怪不得水那么通透,但却深不见底呢”!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5)

船夫开船经验老道,只见船头如快刀一般稳稳地划开如镜的河腹,任一缕缕波纹像翅膀一样向两边伸展,滋滋不见溅起一点水花,若不是两岸竹丛和群山拼命地向后移动,真不知道我们是在向前行进之中呢!一路行来,但见河水温润如玉,曲折婉转;两岸怪石参差嶙峋,层层叠翠,水绕着山,山环着水,相依相偎,此情此景,一时竟分不清哪儿是山哪儿是水,完全揉为一体了。倘若阿哥在船上打鱼,阿妹在岸上砍柴,四目遥遥相望,互生情愫,哪会有不唱山歌之理?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6)

“远远见妹白西西,好比芋头剥了皮。有心上前咬一口,又怕喉痒无药医。大田插秧螺蛳多,抓把螺蛳甩上坡。螺蛳只奔有水处,小妹只奔有情哥”。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7)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8)

船行近一小时,终见一方码头,能停竹船数艘。码头毗邻峭壁,两巨石之间凿阶数级,直通山顶,崖壁刻着“流河寨”三个斗大的红字,钟灵毓秀。船夫说:“刘三姐的家到了,你们上去游玩吧,我在这儿等你们。”我和邹小哥箭步跃上木板码头,沿石阶而上,就见石崖两旁,古树参天,绿荫如盖,把天空罩得严严实实,登数十步近山腰,便豁然开朗起来,真是别有洞天啊,我由衷地发出感叹!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9)

流河寨的潘梨萍经理带着我们边走边介绍这里的景区情况,我们走进凉亭,穿过古树荫,拐了几个弯,爬了一段坡,便进入到一处庭院内。潘经理说:“这里就是刘三姐的家了。”真没想到刘三姐的家境条件这么好,容两人并排出入的门楼,一人高的院墙,宽敞的大院子,高大的土坯黑瓦房,的确有些气派。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0)

我说:“刘三姐的家当年若真如此,放在唐代,家境算是殷实的。”邹小哥说:“这都这么多年了,很难相像当年的样子。你看这里还有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呢!”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1)

果然,在大门内左边立着的一块木牌上贴着道光八年《庆远府志》记载:“刘三姐,相传唐时下枧村壮女,生性爱唱歌,其兄恶之,与登近河悬崖砍柴,三姐身在悬崖外攀一藤,其兄将藤砍断,三姐落水,流至梧州,州民捞起,立庙祀之,号为龙母,甚灵验。今其落水崖高数百尺,上有木扁担斜插崖外,木闸悬于崖旁,人不能到,亦数百年不朽。”这段记载颠覆了我对电影《刘三姐》的想像,为此,我们三人还为刘三姐到底是哪里人争论了一会儿。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2)

邹小哥说:“刘三姐是宜州人是肯定的了,至于后来去了桂林应该是得罪了莫老爷后,为躲避莫老爷的陷害逃难去的吧。要知道莫老爷当年可是土司,土司相当于今天地区区长这种职务,在封建社会乡民哪有敢得罪这么大官的?沿河逃难到各处也是理所当然的。”我问:“那刘三姐被她哥哥陷害一说又怎么来的?”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3)

潘经理接过话题说:“我们这儿刘三姐的传说应该更具说服力,毕竟府志记载有历史考证。关于各地刘三姐的众多传说,也应该是有的,因为在广西叫刘三姐、李三姐、韦三姐的很多,几乎个个会唱山歌,有很多关于三姐的传说并不稀罕。”是啊,刘三姐的故事多,流传的山歌自然也多,人虽远去,但山歌却永远地留在民间传唱至今,不能不感叹民间文化的传承魅力。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4)

潘经理说:“你们看那一排长长的文化墙上都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山歌歌词。”说完她对着墙上其中的一段歌词现场给我们唱了起来。“火烧芭芒一堆灰,我俩连情不用媒。不用猪羊不用酒,一句山歌带妹回。哥有心来妹有心,哥变燕子妹变莺。飞在天空打一架,不要媒人自成亲。”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5)

我和邹小哥热烈地鼓起掌来,唱得真好听,干脆叫你潘三姐算了,我提议。潘经理说叫什么都行啊!只要你们喜欢山歌。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6)

在潘经理的导引下,我和邹小哥还参观了刘三姐家的婚房、纺织机、草鞋、壮锦、农具等。最好笑的是刘三姐家还有一个后门,而正对她家后门的竟是阿牛哥的家。潘经理说:“据说阿牛哥是从别处迁过来住的,因两人都喜爱唱山歌,对山歌,越唱感情越深,于是两人便订下终身,为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他们还在两家之间种下一株龙眼树,边种边唱:“我俩种下定情树,爱情长青树长绿,海枯石烂情不断,石烂海枯树不枯。”此树至今一千多年,树围已近三尺,这棵大龙眼树下已成为当今青年男女定情的好地方。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7)

正准备参观阿牛哥、莫府和王媒婆家,“刘三姐歌台”唱山歌的现场表演开始了,笙乐一响,歌声一飘,立即吸引众多游客围拢过来。古装打扮的红男绿女一会儿三五成群摇曳着舞姿,一会儿两两暗送秋波跳起竹竿舞,每一处都伴着一段动人心弦的山歌对唱,真是优美动听极了。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8)

潘经理还带我们参观了“壮家物源”和“流河寨丽羹餐厅”,欣赏了壮乡的传统建筑、传统特产和传统美食,虽然这里有后期经过人们认真打造过的影子,但一定融入了本地壮乡最富有特色的元素。这里的人们最爱唱山歌,最爱织壮锦,最爱吃糯米饭,最爱勤劳勇敢的刘三姐精神。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19)

来看看刘三姐故居(探访刘三姐故里)(20)

关于刘三姐,人们已不再去计较她来自哪里,到过哪里,反正只要有山歌的地方,就有刘三姐的足迹,她流传下来的山歌,对后世影响深远,像这里的下枧河一样清澈、明亮、源远流长,万古长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