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助农增收(技能在手致富不愁)
技能培训助农增收(技能在手致富不愁)谈巧霞技艺表演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从业人员谈巧霞,也是土生土长的新会小冈人,从事手搓香工作20多年。通过生产、研习、提高的技艺学习进阶过程,参加了我市首批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获得江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发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多次参与行业、企业组织的技艺展示,接待来宾的技艺表演活动。技艺水平得到国家认证,在行业内得到认定和社会地位。实现了从一名普通的生产农户到有文化、有内涵、有专业技艺的技艺工匠的成长脱变。谈巧霞说:“她希望自己的角色从生产者到表演者再到传承者,把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从业人员谈彩焕——来自新会小冈贫困农民家庭,自小从父辈那里接触手搓香技艺,在小冈手搓香制作行业,以简单的手工劳作挣取微薄的收入以维系生计。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技艺是广东省和江门市两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手工传承技艺,有着专业的手工制作流程。为了学习更
近年来,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全面开展“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将“扶技”“扶业”和“扶志”相结合,不断加大技能帮扶力度,积极发动组织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贫困家庭学生入读技工院校、有职业技能提升意愿并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参加技能晋升培训,着力实现“一技傍身、稳定就业、脱贫奔康”的技能扶贫目标。同时,为打造推动乡村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该局于近期出台“乡村工匠”工程实施计划,通过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实用型的乡村工匠队伍,树立一批本土特色技能、传统技艺项目制作技能人才就业创业典型,推动江门市本土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传承。
案例1
手工搓香 成就技能人生
首先,我们先介绍江门新会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技艺的手搓香制作乡村工匠的技能脱贫、技能就业的故事。
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从业人员谈彩焕——来自新会小冈贫困农民家庭,自小从父辈那里接触手搓香技艺,在小冈手搓香制作行业,以简单的手工劳作挣取微薄的收入以维系生计。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技艺是广东省和江门市两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手工传承技艺,有着专业的手工制作流程。为了学习更专业的小冈手搓香制作技艺,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2013年谈彩焕开始进入由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技艺传承人创办的锚记香厂,从最基层搓香工人做起,一边做一边学,在这里,能够师从技艺传承人戴华进先生,并有机会赴外进修技艺。通过勤学苦练,在耳濡目染的专业手搓香技艺环境,和努力工作中不断去研习提高小冈手搓香技艺水平,谈彩焕得而不断提高手搓香制作效率、质量和数量。代表企业和个人参加多届新会小冈手搓香擂台赛,都获得第一名。通过参加专业考核评审,获得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发手搓香类的高级民间技艺师和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由于小冈手搓香制作技艺水平的提升,得到企业聘于技术管理岗位,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谈彩焕说:很多人嫌弃制香工场环境的,但其实新会小冈手搓香的制作讲究手工的精细,用料的纯正,檀香、沉香等配料的运用,手搓的技艺讲究熟能生巧,是一门专业、规范、高超的技术活。小冈手搓香制作流程包括选料、搓香、晒香、包装等工序,其中手搓香是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在工作过程中的不断积累和学习,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开展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和相关技艺评比活动,我的职业技能水平持续得到提高,视野开阔了,社会地位提升了,收入也大大增加,生活富足了起来。我无悔成为一名新会小冈手搓香从业者,愿意以之作为终身职业,进修技艺,弘扬传播技艺。”
谈彩焕专注于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
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从业人员谈巧霞,也是土生土长的新会小冈人,从事手搓香工作20多年。通过生产、研习、提高的技艺学习进阶过程,参加了我市首批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获得江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发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多次参与行业、企业组织的技艺展示,接待来宾的技艺表演活动。技艺水平得到国家认证,在行业内得到认定和社会地位。实现了从一名普通的生产农户到有文化、有内涵、有专业技艺的技艺工匠的成长脱变。谈巧霞说:“她希望自己的角色从生产者到表演者再到传承者,把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谈巧霞技艺表演
为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发挥协会和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协企校三元合作培训模式,通过技能竞赛以及进校园、进商城开设进商城开设竞赛,向在校学生、社会劳动者传授手搓香制作技艺,为本土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产业发展输送大量技能人才,初步建成与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紧密联系的新会小冈手搓香制作技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手搓香工匠队伍充分发挥其技艺传承、投入生产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技能学习和训练,投身技能产业,技能扶志、技能就业、技能致富作用明显。目前新会小冈手搓香从业人员有2万多人,近两年的意向培训人数达1200多人,技能培养助推乡村振兴初现成效。
相关介绍:手搓香堪称小冈香制作技艺中的经典,制香选手用左手握住一束香骨,其中一支香骨放在香胶上,用搓香板一圧,香骨就粘上香胶,一搓一拉,香胶一下就均匀地缠绕在香骨上,用搓香板搓上香粉,一支表面光滑的香就出来了,称“一搓定香”。
案例2
技工教育打通技能成才创业通道
来自茂名高州市农村的周志艺,是江门市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周志艺利用在学校学习掌握的专业技能,成功创办江门市志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有员工11名,由于技术过硬,服务到位,公司在江门市潮连工业区小名企较高,成为当地中小企业争相合作的对象。
周志艺在江门市技师学院毕业后创办自动化科技公司
谈到自己的创业,周志艺感概万千:“我自小就很迷技术,特别是电气自动化。所以,初中毕业后,我就选择了就读江门市技师学院,从中技班一直读到高技班,希望通过专业学习,以后能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的工作。我报读技校时,对珠三角周边的一些技校进行了解,通过对比觉得江门市技师学院的师资和设备配置是最好的,然后毫不犹豫就报了名。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太对了。在学校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和发明大赛,大大提高了我的技能水平。这为我现在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毕业前,我参加了学校的创业培训,带给我全新的商业思维,也教会了我如何做好创业准备,使我知道只要规划好了,我也可以创办自己的企业。在创业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制定创业的目标和计划。毕业前的实习,我去了一家自动化科技企业,全方位地学习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销、技术应用……所有的方方面面,一直为创业做准备。毕业后,我觉得准备好了,就很顺利地开了自己的创业公司。正如创业老师说的,创业前面准备得越辛苦,后面就会越顺利。总的来说,就是打好基础,坚定信念,做好准备,自然会水到渠成”。
周志艺学生时期参加省小发明大赛的参赛作品
案例3
参加“粤菜师傅”培训班的贫困户,如今自主创业成“老板”
“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自己的店可以再扩大,增加出售一些面食品种,生意越来越红火。”2020年1月2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桃城镇2018年脱贫户卢金花说出了自己新年的愿望。
卢金花在自己经营的“嘉合一品粥”店内忙碌
2019年6月初,大新县桃城镇新城社区贫困户卢金花通过帮扶联系人得知大新县与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联手举办大新—江海“粤菜师傅”培训班后,积极报名参加,前往广东省厨艺技工学校进行为期40天的专业培训。
江门市组织粤菜师傅省际技能培训班,为崇左大新、宁明、天等、龙州的帮扶对象提供粤菜烹饪技能培训
学成回到大新县后,一直想创业的她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自主创业,2019年9月份,她在大新县城开了一家“嘉合一品粥”店,结合粤菜特色,主打经营养生粥,现在每月也有5000多元的收入,实现了稳定脱贫增收。
“想要脱贫,除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之外,还的靠我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过去没有一技之长,幸好有机会到江门参加‘粤菜师傅’培训班,学到技能,想不到年过半百还能创业当老板,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卢金花乐呵呵地说道。
为做好“粤菜师傅”培训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提升培训成效,江门市人社部门组织烹饪专家、厨艺教师等组成的专家团赴大新县向培训学员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两地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粤菜师傅”供需见面会、专场招聘会等,推荐培训学员到当地餐饮行业就业,搭建“粤菜师傅”供需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