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结节需要治疗吗(需要做手术切掉吗)
得了结节需要治疗吗(需要做手术切掉吗)但是,结节大多是生长在身体里面的,怎么才能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呢?例如甲状腺结节有5%的可能性属于恶性结节;乳腺结节和肺结节的恶性概率也在2.3%到6%之间。虽然概率比较小,但仍然需要谨慎,针对恶性结节来说,自然是推荐通过手术切除的。结节其实指的就是不同于身体组织的细胞成团物质,大多呈现出圆形或者椭圆形,结节的直径一般不会超过3cm,甚至有些结节只有0.5cm大小,也被称为微小结节或者细小结节。而实际上,在人体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出现结节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很多人身体里都有结节,只是没有及时地进行医学检查而已。但大家也不要太过惊慌。大多数的结节都是良性的,且直径较小,医生往往也只会给出保守治疗的建议。只有结节尺寸较大,甚至影响到其他的身体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转,才会考虑手术切除。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结节也同样如此,虽然超过90%的结节都是良性的,却也是有恶性结节存在的。
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人都养成了体检的习惯。但也正因为如此,一些身体里潜藏的毛病开始慢慢浮现,不少人在拿到自己检查报告单时,都会在上面发现一个“不速之客”,它就是结节。
而结节的种类也有很多,例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又因为肿瘤和结节,在性质上都属于肿物,不少人在得知自己患有结节后都很害怕,恨不得越早切掉越好,但其实,真的没必要这么冲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个概念:
什么是结节?
结节其实指的就是不同于身体组织的细胞成团物质,大多呈现出圆形或者椭圆形,结节的直径一般不会超过3cm,甚至有些结节只有0.5cm大小,也被称为微小结节或者细小结节。
而实际上,在人体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出现结节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很多人身体里都有结节,只是没有及时地进行医学检查而已。但大家也不要太过惊慌。大多数的结节都是良性的,且直径较小,医生往往也只会给出保守治疗的建议。只有结节尺寸较大,甚至影响到其他的身体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转,才会考虑手术切除。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结节也同样如此,虽然超过90%的结节都是良性的,却也是有恶性结节存在的。
例如甲状腺结节有5%的可能性属于恶性结节;乳腺结节和肺结节的恶性概率也在2.3%到6%之间。虽然概率比较小,但仍然需要谨慎,针对恶性结节来说,自然是推荐通过手术切除的。
但是,结节大多是生长在身体里面的,怎么才能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呢?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医学CT和体感触摸的方式来判断:
如果结节生长位置在皮肤表面,如果存在边际模糊,形状不规则,并且按压没有明显疼痛感的情况下。则恶性结节的概率比较高。
但如果结节生长在体内,就需要通过医学影像观察结节的大小,密度,边缘,来判断结节的良恶程度,继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检查出结节的朋友不要太过慌张,大多数结节都属于微小,良性,并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即便是存在恶性的结节,也会有明显的恶性特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也能很大程度避免恶化和癌症的相关症状。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结节大部分是良性,但该做好的预防工作依然要做好,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素质不同,有些人患得结节的概率也会比普通人更高,也就是所谓的“结节体质”。
首先脾气较差,非常容易生气
本质上来说,结节也属于内分泌疾病的范畴,例如激素紊乱等情况,也会增加甲状腺结节出现的风险。
如果经常生气,容易发怒,内分泌受到情绪影响而失衡,激素对器官和组织刺激,就很容易增加结节症状出现的概率。想要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学会自我调整情绪,积极乐观,也是通过情绪辐射身体健康的有效方法。
经常熬夜或黑白颠倒,免疫力较差
结节形成的本质是多余细胞成团累积,而多余细胞的处理是免疫系统负责的。经常熬夜或黑白颠倒,睡眠时间减少,身体自愈时间缩短,免疫力也会因此变差。
而丧失活力的免疫系统,对于多余细胞的处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更容易增加结节风险。每天形成健康的“睡眠生物钟”,切勿黑白颠倒,也是维护健康的有效方式。
最后一项:饮食没有限制,喜欢吃甜食或油炸食品
比如存在暴饮暴食一类的恶劣饮食习惯,或者喜欢吃碳水和脂肪较多的甜食和油炸食品等,长期这样下去,只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肥胖。
而肥胖本身,就是身体内分泌代谢紊乱的体现,自然肥胖者出现结节的可能性也会比普通人更高。
总而言之,大家可以自查生活习惯,如果存在上述3种特征,的确可以归属为“结节体质”的范畴,积极调整日常生活状态,才能更好地预防结节相关症状。面对结节,一不害怕,二不轻视,正规且科学的预防治疗,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1]莎仁高娃 王振捷 苏绍荣 等. 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与身高 体重及体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8 25(5):4.
[2]丛淑珍 冯占武 甘科红 等.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