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下管网的意义(智慧管网管理平台)
智慧地下管网的意义(智慧管网管理平台)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查明地下管网的分布状况,确定地下管线的坐标、走向、埋深、高程、管径、材质、规格、所在道路、建设年代等信息,绘制地下管网图并建立管网信息数据库。1、摸清企业“生命线”,建立管网基础数据库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发展智慧管网,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管网管理信息化和运行智能化。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关于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能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要做好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实现地下空间的统筹协调利用,合理安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排水防涝设施。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文件指出鼓励企业、园区开展能源资源信息化管控、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地下管网漏水检测等系统建设,实现动态监测、精准控制和优化管理。
地下管网是企业的生命线,在企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污水管爆裂污水横流等现象时有发生,地下管网建设水平还相对滞后。
地下管网智慧化建设,刻不容缓一方面,纵观企业管网建设,存在更新修复不足,导致内涝;污水管网质量不高,导致黑臭水体和道路安全问题发生;多头管理缺乏协调,地下空间资源过度浪费,“马路拉链”现象频发;后期管理维护难度大等问题。如何建设、管理企业“生命线”,使之为企业健康、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这其中也包括智慧管网的建设。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下管网在数字化建设大潮中实现了新发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智慧化手段管理地下管网,可实现管网的科学规划、部署和安全运行,降低管网的事故率和事故损害,全面推进地下管网高质量建设。
政策背景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文件指出要发展智能管网,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监控智能化。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采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和方法来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智能控制、决策分析;要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满足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应急等工作需要。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发展智慧管网,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管网管理信息化和运行智能化。
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关于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能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要做好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实现地下空间的统筹协调利用,合理安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排水防涝设施。
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文件指出鼓励企业、园区开展能源资源信息化管控、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地下管网漏水检测等系统建设,实现动态监测、精准控制和优化管理。
地下管网如何实现智慧化管理?1、摸清企业“生命线”,建立管网基础数据库
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查明地下管网的分布状况,确定地下管线的坐标、走向、埋深、高程、管径、材质、规格、所在道路、建设年代等信息,绘制地下管网图并建立管网信息数据库。
2、建立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通过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可针对管网管理的实际需求,实现管网和基础地形数据的录入与存储、信息查询与统计、空间分析与决策、数据更新与维护等。
3、建立三维展示系统
收集、整理地上地下空间数据,构建全场景三维数字模型,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三维仿真展示,实现辅助分析决策。
4、建立管网在线监测系统
实时在线监测管网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实时展现管网关键节点在线监测信息,比对历史监测数据信息,实现运行异常状况报警提示。
5.建立移动应用系统
构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智慧管网管控一体化APP应用平台,实现移动端浏览、查询、统计及分析功能。
6.建立智能巡检系统
采用移动通信、移动GIS、工作流、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手持智能终端设备,对管网及相关设备进行智能巡检,记录巡检信息,实现巡查工作隐患通报及数字化管理,保证管网安全稳定运行。
地下管网错综复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网管控的工作难度。金马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管网管理平台,不仅提高了地下管网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辅助了地下管网的抢修工作,合理有效地缩短了抢修工作时间,保障企业正常供水。未来,金马公司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不断优化智慧管网管理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数据、平台、系统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