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到丰宁旅游(张家口从宣化龙迹)
张家口到丰宁旅游(张家口从宣化龙迹)多年来,河北不断有恐龙化石、恐龙足迹被发现。ILE在一亿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拥有大片的森林和水源,所以有大量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在这里聚集。在坚硬的岩石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恐龙足迹。贾彬 摄初步确定这些足迹来自4种恐龙,其中一种是新发现的恐龙,命名为王氏亚洲龙。专业的表述为:这些恐龙足迹属于侏罗纪到白垩纪之交的时代,足迹所在岩石层距今已有1.5亿年。
#微游河北##头条带你乐享河北##奋进新时代魅力张家口#
太阳照在洋河上,时间静静流淌。
一串串保存完整、结构清晰、分布密集的恐龙足迹,让这一区域起了波澜。
日前,张家口宣化区崞村镇立石村恐龙足迹群共发现恐龙足迹出露面积9000多平方米,恐龙足迹4300余个,恐龙行迹70余条,出露面积、足迹数量为全国第一。
在坚硬的岩石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恐龙足迹。贾彬 摄
初步确定这些足迹来自4种恐龙,其中一种是新发现的恐龙,命名为王氏亚洲龙。
专业的表述为:这些恐龙足迹属于侏罗纪到白垩纪之交的时代,足迹所在岩石层距今已有1.5亿年。
在一亿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拥有大片的森林和水源,所以有大量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在这里聚集。
多年来,河北不断有恐龙化石、恐龙足迹被发现。ILE
1
——1999年年底
75枚恐龙足迹化石在滦平县境内被发现。这些恐龙足迹化石距今已有1.3亿余年,其中禽龙足迹在当时为亚洲首次发现。
2
——2013年9月
科学家团队在张家口赤城县境内一处名为“落凤坡”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类似“鸡脚印”的足迹。据考证,这些足迹为兽角类恐龙的脚印,距今约1.4亿-1.5亿年。
3
——2018年10月
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乡李起龙村芥菜沟,研究者发现并认定了距今1.3亿年的大型恐龙化石。
4
——2019年11月26日
在丰宁发现美颌龙类新物种化石——英良迅猛龙。它是生活在距今大约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的小型肉食恐龙。
5
——2019年12月6日
在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地面上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罗纪恐龙足迹。根据统计,这些足迹总数近300个,分布在150多块铺路石板上。
“东方人类的故乡”
恐龙足迹为恐龙研究提供了依据,近70公里外桑干河畔的泥河湾则让人看到了“东方人类”的印记。
泥河湾远古人类主题雕塑。
1948年,地质、考古专家裴文中在《中国史前之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猿人文化,实非原始文化,将来或可发现,较中国猿人更早之人类。”
泥河湾就成为了裴文中说的“将来”。地质、考古专家贾兰坡曾明确提出“泥河湾期地层才是人类最早的脚踏地”。
五千年于家沟,十万年许家窑,一百万年小长梁,二百万年马圈沟……很难想象,在这崇山峻岭之内遍布着40余处百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遗址,而这样的遗址全世界仅有50多处。泥河湾文化遗址成为世界古人类文化等多学科研究的宝库,被称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研究发现,200万年前,在张家口阳原县马圈沟,一头猛犸象误入沼泽。一群泥河湾人途经此地。他们将没有反抗能力的猛犸象用石块、木棒等原始工具进行猎杀,在大象骨头上刮肉取食、敲骨吸髓。
这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进餐场景,被形象的称作“人类第一餐”,这一幕在泥河湾博物馆被形象复原。
从宣化“龙迹”到泥河湾,从1亿多年前到200万年前,这中间有太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演进,也让我们对这一区域有了更多期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桑干河不言,每一寸土地上的历史,诉说着一切,关于过去,也关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