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一把手必须做到的十条(作为一把手)
优秀的一把手必须做到的十条(作为一把手)一把手作为组织的化身,代言的必然只能是组织整体的利益。一旦彰显个人私心的方案出自己口,难免立即“跌落神坛”。案例之中,李绛建议,向别人提出敏感问题,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勿令知出陛下意”。通过派遣使者暗示对方,实施“李代桃僵”之计,才能保证领导者始终处于“进退自如”的位置。3.彰显个人私心的方案。令行禁止,是体现领导者权威的重要标准。一旦一把手做出的决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被打折扣,无疑将有损于自身威信。案例中,’李绛所说的“万一旅拒,倍难处置,愿更三思”,就是提示唐宪宗千万不要在削藩过程中,做出执行难度过大的决策,这样一旦最终推行不了,皇帝权威无疑会颜面扫地。2.容易得罪众人的提议。职场之中,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种角色都在各自为战,围绕着自身利益进行各种博弈。虽然一把手位高权重,但也不能够轻视其他角色的作用,以及他们维护自身利益所能够迸发的力量。案例之中,李绛指出“德、棣之隶成德,为日已久,今
在组织之中,一把手拥有最终拍板的决策权,其一言一行无疑体现了整体意志。然而凡事都有利有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反而使得作为一把手的领导者受到很多约束,必须谨言慎行,不能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否则干系重大。那么哪些意见不宜出于一把手的口中呢?细读下面的案例,咱们对于这个问题,就能够心中有数。
【案例原文】上密问诸学士曰:“今欲用王承宗为成德留后,割其德、棣二州更为一镇以离其势,并使承宗输二税,请官吏,一如师道,何如?’李绛等对曰:“德、棣之隶成德,为日已久,今一旦割之,恐承宗及其将士忧疑怨望,得以为辞。况其邻道情状一同,各虑它日分割,或潜相构扇。万一旅拒,倍难处置,愿更三思。所是二税、官吏,愿因吊祭使至彼,自以其意谕承宗,令上表陈乞如师道例,勿令知出陛下意。如此,则幸而听命,于理固顺,若其不听,体亦无损。”
【案例剖析】唐宪宗之所以能够在安史之乱后强力削藩,重振朝纲,成为大唐王朝有名的中兴之主,跟他认真学习和研究领导谋略关系密切。本案例中,唐宪宗就削藩之术等细节问题,秘密向李绛等谋臣请教。因为其虚怀若谷地态度,唐宪宗收获颇丰,不但得到细致入微的分析,还收获极为诚挚地忠告,即有三种意见不宜出自一把手的口中。
1.执行难度过大的决策。
令行禁止,是体现领导者权威的重要标准。一旦一把手做出的决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被打折扣,无疑将有损于自身威信。案例中,’李绛所说的“万一旅拒,倍难处置,愿更三思”,就是提示唐宪宗千万不要在削藩过程中,做出执行难度过大的决策,这样一旦最终推行不了,皇帝权威无疑会颜面扫地。
2.容易得罪众人的提议。
职场之中,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种角色都在各自为战,围绕着自身利益进行各种博弈。虽然一把手位高权重,但也不能够轻视其他角色的作用,以及他们维护自身利益所能够迸发的力量。案例之中,李绛指出“德、棣之隶成德,为日已久,今一旦割之,恐承宗及其将士忧疑怨望,得以为辞。”就是提醒唐宪宗,一把手也要重视自己的博弈对手,如果打击面过大,撼动的利益过多,也难免遭遇反噬。
3.彰显个人私心的方案。
一把手作为组织的化身,代言的必然只能是组织整体的利益。一旦彰显个人私心的方案出自己口,难免立即“跌落神坛”。案例之中,李绛建议,向别人提出敏感问题,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勿令知出陛下意”。通过派遣使者暗示对方,实施“李代桃僵”之计,才能保证领导者始终处于“进退自如”的位置。
古语有云:“金口玉言。”作为领导者,想让自己的言语更具权威,更为广大下属所信服,就必须管好嘴巴,慎重表态,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有限的字句增加更多“含金量”!
孙子兵法:谋略高手之间是怎么过招的?没有硝烟弥漫,却不寒而栗
(欢迎想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搜索并关注今日头条号:“谋略与兵法”,欢迎大家私信留言。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