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十大奇书(天书素书讲了什么)
素书十大奇书(天书素书讲了什么)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第一章、原始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素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纵横四合,谋定江山。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挖掘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
《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却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书中语言高度精炼,字字珠玑,句句名言。书中对人性把握精准独到,对事物变化观察入微,对谋略运筹恰到好处。
图片来自网络:授书张良
第一章、原始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
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图片来自网络
译文:
道、德、仁、义、礼五者,不可分割,融为一体。
道,是人人都在遵循的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也是如此。
德,就是使人各有所得,依德而行,可使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欲求得到平衡满足。
仁,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能关心、同情别人,才产生了各种善良的愿望与行动。
义,是被人认定的某种符合道德观念的行为,人们根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以建功立业。
礼,是规范的社会行为法则。人人必须遵循礼的规范,夙兴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顺序行事。
这些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
贤能之人,都能看清国家盛衰存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辨别社会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
一旦时机到来而有所行动,常能建功立业位极人臣。如果所遇非时,也不过是淡泊以终罢了。
也因此,这样的人物常能树立崇高的典范,名重于后世!
图片来自网络
解读:原始就是本文“宗旨”的意思。黄石公认为:道、德、仁、义、礼五者,不可分割,融为一体。一个人处世,必须有此五者,然后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到最好的时机到来,必能成就一番功业!
第二章、正道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图片来自网络我
译文:
品德高尚,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笃定,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道理充分可以得到属下的拥戴。才识杰出,可以借鉴历史,聪明睿智可以知众而容众。这样的人,可称为人中之俊。 行为端正,可以为人表率。足智多谋,可以解决疑难问题。讲究信用,让人守约而无悔。廉洁公正,且疏财仗义。这样的人,可称为人中之豪。克尽职守,而无所废弛,恪守信义,而不稍加变改,被人嫌疑,而能义无反顾,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这样的人,可称为人中之杰。
解读:黄石公在正道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标准,分别是人俊、人豪、人杰,成王成帅成将还是仅仅成人,自己比对比对,或许有所启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