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团圆路我们来守护(闵行的他们却在千里之外)
万家团圆路我们来守护(闵行的他们却在千里之外)闵行区中心医院的潘智裕跟随上海医疗队援藏抗疫半月有余,经过前期的努力,日喀则方舱医院工作进入了平稳运行阶段。离家多日,每晚十几分钟的视频电话是他工作之后的最大期待,和爱人聊聊家中琐事,与孩子说说学习情况,以解对家人的思念。“不用担心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日喀则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大后方充足的物资,给了我们最大的保障。不能和家人共赏圆月,相信他们一定能理解,只有尽早战胜疫情,才能让更多家庭早日团圆。”是我的职责来自闵行区中心医院的全勇援疆近3年,每年的中秋节只能在线上与家人云团聚。“中秋来临,确实挺想念在上海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他说,对口援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很多干部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疫情防控等长期默默奉献着,相比他们自己做得还不够。全勇(右二)守护人民健康
中秋节,一个团圆的日子。但有这么一群闵行人,他们由于工作原因,与家人隔着千山万水,只能把思念藏在心底。他们就是闵行的援建医务人员,在这万家团圆的节日里,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相比他们
自己做的还不够
作为一名援疆医务工作者,来自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邹彪说:“虽然过节不能回家,但我在泽普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到泽普县人民医院后,邹彪在临床实践、人才培养、医疗管理、医院等级复评审、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做了⼤量⼯作,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好评。每次和妻儿通话,邹彪总是报喜不报忧。“泽普的天气很好,上海很热吧,这里像开了天然空调,只有20度。这边的水果也很甜,香梨、苹果、西瓜……”
来自闵行区中心医院的全勇援疆近3年,每年的中秋节只能在线上与家人云团聚。“中秋来临,确实挺想念在上海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他说,对口援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很多干部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疫情防控等长期默默奉献着,相比他们自己做得还不够。
全勇(右二)
守护人民健康
是我的职责
闵行区中心医院的潘智裕跟随上海医疗队援藏抗疫半月有余,经过前期的努力,日喀则方舱医院工作进入了平稳运行阶段。离家多日,每晚十几分钟的视频电话是他工作之后的最大期待,和爱人聊聊家中琐事,与孩子说说学习情况,以解对家人的思念。“不用担心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日喀则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大后方充足的物资,给了我们最大的保障。不能和家人共赏圆月,相信他们一定能理解,只有尽早战胜疫情,才能让更多家庭早日团圆。”
从参加采样到转战方舱医院,五院王建辉到西藏20多天了。他说,今年的中秋节是个特殊的节日,虽然不能家人在一起,但是身边有同事有队友,有和他一样因疫情无法回家团圆的患者。“正值团圆佳节,对家人的思念越发深厚。这个中秋不能与家人一起度过,深感愧疚,但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守护人民健康是我的职责。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我们能够早日团聚。”
带着爱的力量
奋勇前行
8月底,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许晓蓉来到绥江县人民医院,展开为期半年的医疗帮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这里生活已进入正轨,工作也已有序开展。不能与家人过中秋难免遗憾,但共饮长江水,同赏一片月,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每到深夜便会思念家人,大病初愈的大儿子,还有读小学的小儿子,所有重担都落到爱人肩上,心中很是不舍。”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林延昆支援永善县人民医院,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一边努力适应新的工作模式,一边积极融入工作团队。“我会带着爱的力量奋勇前行,圆满完成援滇工作。”
遥遥千里暂未聚,
但邀明月代传情。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记者:陈美玲
图文:区卫健委
编辑:陈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