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道沟的由来(九河下梢天津卫)
天津三道沟的由来(九河下梢天津卫)有人说,你白乎半天,这也才是七河啊,也没有九河啊?众位别急,待我慢慢道来。这话说得不全对,这海河的上游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等七条河流,最后都汇集在三岔河口,贯穿天津市区后,到了大沽口,才注入渤海,而天津这个城市又正好在这河流会和支出的尽头,所以才被叫做九河下梢。说完天津的由来,接着咱就得说说海河了,海河被天津人称为母亲河,可其实它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的水系,亦是中国的七大河流之一。那海河是不是九河之一呢?它又和九河有什么关系呢?对于九河,有的人说这九不过是泛指,意指海河岔流较多。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流落在民间的野史杂谈更是犹如恒河沙数,所以文字记录的不只是心情,更是当下的时刻,犹如相机记录下那一刹那的精彩,而我,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希望我的故事,也能在当下给大家带来一些精彩,今天咱就来讲讲天津为什么叫天津,九河又是哪九河?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说起天津,这两句话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水有源,树有根,九河是哪九河?三道浮桥在哪儿?两道关又是什么关?
本人令狐,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的家乡。
说到天津,咱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明成祖朱棣,在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当朱棣登基称帝之后,为纪念由此起兵的“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就是公元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为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史称天津卫。
说完天津的由来,接着咱就得说说海河了,海河被天津人称为母亲河,可其实它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的水系,亦是中国的七大河流之一。
那海河是不是九河之一呢?它又和九河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九河,有的人说这九不过是泛指,意指海河岔流较多。
这话说得不全对,这海河的上游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等七条河流,最后都汇集在三岔河口,贯穿天津市区后,到了大沽口,才注入渤海,而天津这个城市又正好在这河流会和支出的尽头,所以才被叫做九河下梢。
有人说,你白乎半天,这也才是七河啊,也没有九河啊?众位别急,待我慢慢道来。
其实九河是真真正正存在的,归总起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根据三国时期的《水经》和《水经注》中的记载,书中称“九河”为清、淇、漳、洹(xuan)、滱(kou)易、涞、濡、沽、滹(hu)沱,这九条河同归于海。
第二种说法是出自乾隆时期的《天津县志》中康熙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御制九河故道说》。
在文章中指出“九河入海之处,在今天津之直沽”,这九河之名也是康熙引经据典从《禹贡》、《尔雅》等古藉中列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九个古老的河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河流改道,或干涸,或汇流,这九河,也就不再真的是有九条河了。
说完了九河,就该说说三道浮桥两道关了,首先咱先说说这三道浮桥,在《天津县志》中明确记载了三道浮桥的历史。
第一座就是西沽浮桥,距离天津城三里,建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 年,据说1708年,康熙巡游江南。回到天津,见西沽附近桃花堤桃花盛开,提御笔作《点绛唇》,“前过浙江,桃花已放,今回銮至津门,复见桃花盛开。调寄《点绛唇》词:“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似两春报。锦缆仙舟星夜眄,辰晓情缥缈。艳阳时袅,不是重阳老。”
后来随着西沽地面的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为维系交通畅通,就在大清河西沽渡口修建了西沽浮桥,这也是天津兴建的第一座浮桥
第二座是钞关浮桥,在北门外半里左右,建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到了1888年,李鸿章在天津,以巡盐御使署为行辕,就将临近署东院门口的浮桥,改建为可以开启闭合的西式铁桥,就是由英国技师在北大关修建的“金华桥”,成为天津第一座钢结构桥梁,俗称“老铁桥”。
第三座浮桥,盐关浮桥,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 年,在东门外半里左右,清光绪三十一年,就是1905年,为了方便电车通行,由津海关道与奥租界、意租界领事署、比利时电车公司合资在桥南新建全长76.4米、用电力启动的永久性钢桥,建桥耗银二十万两,桥面宽10米,用其中的4米铺设单轨电车道。沿岸一时车水马龙,繁华异常。由于坚固无比,始以“金汤”命名,这就是现在的金汤桥。
两道关指的就是钞关和盐关,那在当时都是政府重要旳财税部门。
首先咱先说什么是钞关,说起这个钞关还得把时间再往前倒一倒,回到明朝,其实说到“关”,顾名思义,就是收税的部门,因为明朝发明了纸币,叫做“钞”,所以交税的的地方就叫做“钞关”,在宣德四年,也就是公元1429年,明朝就在天津的河西务设立了“钞关”,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由于当时河西务一带的水运发达,像什么进贡的南方大米和丝绸,民间做小买卖的都要汇经与此,之后再进北京,这个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漕运”,而设立钞关,意义在于检查船货和征收税捐,说白了,就是不允许你偷税漏税,夹带私藏。等到了清朝,这一机构隶属户部,改称“工关”,到了清朝中期又改称“户关”,晚期叫“常关”。这常关一直叫到了民国初期,后来一点点地才变成被外国人管理的“洋关”。
钞关衙门在哪儿呢?就在咱们刚提到的钞关浮桥的北岸路西,那衙门是雕梁画栋,高大巍峨,当时的老百姓俗呼为北大关,这个叫法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您到天津,一提北大关,那可以说是尽人皆知。
那盐关又是什么呢?自古以来,盐都是归朝廷管,不允许民间贩卖私盐,而天津自古就是“退海之地”,因为大陆性气候的原因,海水退潮时,打湿的土地经强烈照射分离了海水中的盐分,伴随着上游带来不断的泥土,便形成了一片片的盐碱地,在天津历史上有两处盐坨:一是新开河南岸,被称为北坨;二就是海河东岸的盐坨地,而在盐坨北边设立的官署,就是专收盐课的盐关厅。
等到了康熙年间,天津的盐业发展更是快速,所以朝廷实行“引岸专销”垄断制度,即由朝廷发给制销精盐的“引票”,规定了盐的产量、销量和行销地,其实早在明代,新开河南岸的开阔地,就是存放精白贡盐的地方,被天津百姓称为官盐场,到了雍正年间,长芦盐运使由沧州迁到天津,在海河东岸设立盐关口,对往来盐漕课税,这就是所谓的盐关。
这就是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