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曲靖高质量发展)
云南曲靖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曲靖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 吴俊雄促进曲靖现代物流发展曲靖要成为云南副中心城市,就必须建设国家级的区域交通枢纽,积极构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依托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建设大城市,发展枢纽经济,建设枢纽城市。发挥曲靖山水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曲靖高原水域“靓”城。打造宜居休闲度假城市,塑造爨文化魅力。曲靖是爨汉文化的发源地,具备打造宜居休闲度假城市的先决基础条件。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规划建设世界级的曲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塑造独特的爨文化魅力。打造高等教育强市,塑造发展动力之源。加快曲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曲靖师范学院创建地方综合性大学,积极支持曲靖医专、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高标准规划建设曲靖应用技术大学,积极争取云南体育大学落户曲靖。打造高新产业新城,塑造增长之极,曲靖具有的独特城市优势,又拥有航空、普铁、高铁、干线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这意味着曲靖有条件成为高新技
如何立足曲靖实际,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曲靖现场办公会精神,为曲靖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谋划路径?6月28日至29日,政协曲靖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围绕“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情况”“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工作情况”“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情况”“高原特色蔬菜产业建设情况”4个专题开展分组专题协商。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部分市政协常委和委员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曲靖高质量发展”主题作了发言。
打造滇中城市群曲靖副中心城市
市政协委员 刘东霞
确立滇中城市群曲靖副中心城市的总体战略定位,应借鉴省外打造副中心的经验,突破战略定位,走特色发展道路,高标准建设曲靖大都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曲靖特色、高点定位创造“曲靖质量”。
曲靖要成为云南副中心城市,就必须建设国家级的区域交通枢纽,积极构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依托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建设大城市,发展枢纽经济,建设枢纽城市。
发挥曲靖山水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曲靖高原水域“靓”城。打造宜居休闲度假城市,塑造爨文化魅力。曲靖是爨汉文化的发源地,具备打造宜居休闲度假城市的先决基础条件。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规划建设世界级的曲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塑造独特的爨文化魅力。
打造高等教育强市,塑造发展动力之源。加快曲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曲靖师范学院创建地方综合性大学,积极支持曲靖医专、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高标准规划建设曲靖应用技术大学,积极争取云南体育大学落户曲靖。打造高新产业新城,塑造增长之极,曲靖具有的独特城市优势,又拥有航空、普铁、高铁、干线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这意味着曲靖有条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天然载体和孵化器。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专业园区,打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强化产业园区集中集聚集群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承载能力,着力建设高铁空港商贸物流园区、战略产业园区、中央商务区、大健康智慧园区、文化创意园区、大数据人工智能园区、大学科创孵化园区、跨境电商试验区等特色功能园区。
促进曲靖现代物流发展
市政协委员 吴俊雄
按照云南副中心城市的构建要求,曲靖打造成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规模小、占比偏低,曲靖主城区的物流业规模都不大,规划滞后、大都集中在城中村,部分县区、乡镇、企业等有重工业、轻物流的认识倾向。发展层次不高,以提供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及电子商务运用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尚未形成。带动作用不明显,曲靖目前的实际运营情况看,经营层次低,带动作用不明显,市场竞争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形成垄断,导致运输成本高。
因此,建议认真规划和打造物流园区,高起点制定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产业空间安排、交通设施、土地利用和经营业态。招商引资,引进专业从事物流经营的大企业、大集团,推进曲靖物流园和工业园的发展建设,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技术和设备。持续推进物流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建立共享平台,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易平台,打造电子商务物流、区域仓储物流和电子结算中心非常重要。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可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进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重量级的曲靖本土物流企业。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开展以动产质押为基础的物流银行业务,助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从实际出发,走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道路。
关注碳达峰 实现碳中和
市政协委员 裴继红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更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实现碳中和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曲靖来说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开放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目前,曲靖市的能源消费煤炭占比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巨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广,基层尤其是县区不论是工作经验还是技术水平都比较薄弱。曲靖应对气候变化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省级低碳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由于现阶段专项资金的规模和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资金投入需要。
碳达峰、碳中和对曲靖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曲靖要紧紧抓住“十四五”这个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着重解决我们的能源消耗结构以煤炭为主的问题,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优化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助推曲靖市高质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省副中心城市。
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调整能源结构,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不是短期的、单一的部门行为,而是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推动千千万万的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成员节能降耗、减排治污。
建设高端食品基地 推动曲靖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 陈玲
建设高端食品基地是曲靖实现转型发展、催生新型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曲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县(市、区)的共同努力,曲靖市的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但科研力度相对滞后,导致我市高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仍然困难重重。食品企业有所发展,但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科学技术、设备及人才缺乏。产品极具特色,名优产品较少。
对此,建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响“曲靖品牌”。应对有一定知名度、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宣威火腿”“罗平油菜”“马龙苹果”“富源魔芋”等区域品牌及“山地蓝莓”“自然醇”“高原尚品”等企业品牌,进行重点培育,从优化存量的角度,进一步强化政策、资金、科技和税收等扶持,有效利用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
同时,增强高端食品生产能力,推动“曲靖智造”。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制定企业新产品研发、专利申报、品牌建设等的激励机制,突出建设生物研发平台。紧抓相关政策落实,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加强马铃薯、菜籽、魔芋、小黄姜等优势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和网络交易平台的建设 科学制定食用农产品的产业发展规划,有效应对产业发展难题。围绕精准扶贫,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坚持精准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从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协委员 李忠能
曲靖市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节点,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叠加覆盖区,是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建议科学谋划布局,打造综合交通网络。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建设,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强化区域交通枢纽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城市快速通道建设,织密快速道路网络,提高城市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提升快速通行能力。
发挥平台公司作用,助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注入优质项目资源,做强做优做大市级平台公司。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资源整合配置上高度衔接基础交通建设,拓展了砂石料开采、土地整理、加油站、充电桩、物流园区、商品砼、沥青砼拌合站、砼预制构件厂、城市立体停车场、城镇土地和房地产及市政道路融建投开发经营等,并积极拓展交通建设领域业务范围,包括咨询、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和第三方检测等工程业务板块工作。多方呼吁帮助协调,助推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建议发改、国土、林业、环保等各级各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助力全市交通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市政协委员 李永苍
今年4月8日,省委省政府曲靖现场办公会提出“十四五”期间曲靖全力打造先进制造基地的发展定位,为曲靖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
曲靖市作为云南省工业大市,制造业虽有一定基础,但重化工型、中低端型、小弱散型和内源型等特征明显。传统制造业比重过大,高能耗、高污染、升级滞缓问题突出。制造业体量规模小、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不明显,同型企业布点分散。制造业发展主要依靠本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领军企业缺乏,开放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
为此建议,强化硬环境,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以国家级曲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契机,完善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创新集聚区。围绕绿色硅光伏、绿色铝产业,建设相应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网络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建设科技咨询、评估、交易、转化、托管、投融资等科技服务平台,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元科技投入体制,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研发项目经费支持。
要优化软环境,营造创新生态,坚持创新发展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完善政策措施。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人才建设,多渠道多形式招才引智,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从传统的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区
市政协委员 范全军
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是曲靖市立足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落实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曲靖现场办公会精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打造曲靖“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区,从自身发展来看,基础扎实,短板突出。最大的短板在于当前产品主要集中于拉棒和切片,发展下游产业面临指标不够、就地消纳有限,终端产品向外输出运输成本过高,影响企业投资信心。从外部环境来看,机遇难得,挑战严峻,20余个城市将发展光伏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竞争空前激烈。
对此,要围绕造“都”造“核心”的应有内涵,做好科学规划。持续汇报沟通,争取光伏产业纳入全省重点产业予以扶持。推动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产能规模全球领先的光伏产业集群。高标准规划建设“光伏城”,打造国内一流的光伏产品应用示范区。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能力,形成国内一流的光伏产业发展软实力。进一步优化光伏产业发展环境,成立光伏产业生态圈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先建后验”“容缺审批”等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市政协办公室宣传科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