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压接标准对照表(压接方面的要求)
端子压接标准对照表(压接方面的要求)6.导体铜丝不能扭曲或捻成线束。5.绝缘层被剥除后不能有铜丝散乱或分开。2.压接前必须将电线绝缘层剥除。剥皮长度必须按照要求,保证导体与绝缘层在端子压接时的位置正确。绝缘层必须剪得整齐、均匀。3.不允许有绝缘皮残留在已剥的导体上。4.在剥线时不能损坏或剪断铜丝。
关注线束 ↑,让我们一起进步!
(压接端子解析图)
兼容性和导线准备
1.端子、导线和压模必须是兼容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使用正确的组件。导线截面面积与外径必须符合端子配套要求。
2.压接前必须将电线绝缘层剥除。剥皮长度必须按照要求,保证导体与绝缘层在端子压接时的位置正确。绝缘层必须剪得整齐、均匀。
3.不允许有绝缘皮残留在已剥的导体上。
4.在剥线时不能损坏或剪断铜丝。
5.绝缘层被剥除后不能有铜丝散乱或分开。
6.导体铜丝不能扭曲或捻成线束。
7.如果剥好的线不马上压接,必须对剥好的导体末端进行保护防止铜丝散乱或弄脏氧化,比如剥线时半剥。
8.断好、剥好的线必须在8周内压接完。
导体末端
1.导体必须水平放置在端子压线框内,导体末端必须超出压线框且最长超出不能超过1mm。
2.导体刷不能妨碍端子的插拔和锁定功能,不能影响安装后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3.导体刷不应当延伸到端子接插区域。
绝缘外皮末端
绝缘外皮末端必须伸出绝缘外皮压接框,但是不允许有绝缘外皮延伸到芯线压线框内。
喇叭口
压接后在芯线压接框的边缘必须具有一个喇叭口,喇叭口的尺寸根据电线直径变化。
芯线压接框的前端喇叭口不是必须的,但是最大尺寸要求必须参照后端喇叭口的要求。
切尾
1.切尾明显且最长不能超过端子材料厚度的1.0到1.5倍。
2.切口毛边(毛刺)不得超过0.03mm。
3.切尾、毛刺不得妨碍端子的安装和连接,不能损坏电线的绝缘外皮,不能超出安装壳体从而影响整个接插件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导体压接
1.压接尺寸和公差
⑴压接高度是压接连接中最重要的质量特性之一。
⑵压接高度测量是一种快速的、非破坏性的、适合批量生产控制的测量方法。压接的高度根据导体和压接方式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最佳压接高度。
⑶压接高度的公差范围取决于导体的直径,见下表:
⑷压接高度包括它的公差确保了导体的良好压接和足够的拉脱力,不考虑压接框的公差和导体横截面积的公差。
⑸压接宽度是由压接工具横向尺寸来决定的。
⑹压接宽度必须测量压接部位的底部宽度,且必须是在使用正确的工具前提下执行。
⑺压接高度的测量必须是测量芯线压接框的双半径中心,不要在芯线压接框喇叭口附近测量。
⑻在压接操作过程中必须持续不断地测量高度,并且在每一生产批次和端子的变更后/线束变更/压接工具的设置变更后,都要进行压接高度控制测量。见下图:
2.切片检测
⑴ 要求
①为评估压接工具的压接质量,定期进行芯线压接框的切片检测。
②切片必须是芯线压接框的双半径中心位置。
③切片时不能影响或改变压接导体内部的结构,必要时我们可以使用填充物(树脂或其他材料)来保证压接部位的稳定。
④切削和磨削的方向必须与端子开口相反。
(切片放大图)
⑵ 压接
①芯线压接框内必须被导体完全充满,所有的导体铜丝都必须在芯线压接框内,并有明显的挤压感。由于不规则导致压接框内存在空隙是允许的。
②压线框内侧的形状与导体吻合,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有存在的导体铜丝都应该是在压线框内,不允许有任何导体铜丝在压线框外。
如果内部铜丝的压紧感不是很强或有松动感,必须检查导体铜丝的数量。
③避免过度压紧,测量压接过后的压线框底部厚度,见下表,底部厚度SB必须大于¾端子材料厚度。
⑶ 压线框压缝
①过粗的导体/过大的压力/错误的压模,会损坏端子的锁定装置。
②压线框必须有良好的接缝。两边的包体必须连接在一起并互相支撑。
③支撑长度L必须大于¼端子材料厚度,但最小不能低于0.1mm。
⑷ 卷边的对称性和深度
①如果支撑长度和支撑角度保持良好,压接框的卷边可以允许稍许不规则形状。
②卷边不能碰到压线框内壁。
③支撑角度W可以小于30°。
⑷ 挤出(外展)
①挤出的高度GH不能超过端子材料厚度。
②挤出的宽度GB不能超出端子材料厚度的¾。长挤出的宽度不能超过½的材料厚度。
③压线框底部不能出现破裂。
3.拉脱力
拉脱力测试必须是脱离绝缘外皮的测试,这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保证端子的良好压接。
绝缘外皮压接
1.绝缘外皮支撑
⑴在给定的最大电缆外径范围之内,绝缘压接部分能完全包裹住绝缘层。绝缘层压接要保证绝缘外皮压接框的两边卷边,必须互相接触重叠,且重叠部分至少要有一个端子材料的厚度。
⑵最小的电缆外径范围之内,可能绝缘外皮和压接框有一定的间隙(取决于最大外径电缆和最小外径电缆的差距)。但是,绝缘层压接框的卷边重叠部分,必须超过一半的卷边周长。
⑶绝缘层压接框的卷边,可能会变形、压破绝缘外皮,但是绝对不能刺入到导体铜丝内。
2.绝缘外皮压接的倾斜度
绝缘压接部位可以有向上的5°倾斜和向下的3°倾斜。见下图:
3.验证
⑴测量绝缘外皮压接高度和宽度时,必须检测相对平坦的部位。绝缘层压接宽度是由压接工具所决定的,无法调节。公差一般为-5%到 15%。
⑵由于电缆外径的变化比较大,所以不规定绝缘层压接高度。
⑶在经过几次弯曲试验以后,保证绝缘外皮压接不松动、脱落。
其他要求
1.损坏
端子的连接,特别是端子的锁定装置,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坏或变形。端子应该非常轻松地安装进配套壳体中。
2.弯曲和扭曲
⑴端子压接区域的任意方向弯曲度不能超过3°。
⑵端子压接框的扭曲度不能超过5°。
《线束智造》技术交流群,为行业精英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资讯交换的渠道!如果你需要入群,请:
关注我们
公众号:线束智造
聚焦线束智能制造相关资讯
共享线束行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