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贾让,西汉末期人。汉代虽对黄河进行过多次治理,但黄河仍频繁决溢。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绥和二年(前7),汉哀帝下诏“博求能浚川疏河者”,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 古城济南因居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乃四渎之一,发源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曾三隐三现。至唐代,东平湖以下改称大清河,公元1855年黄河于河南兰考决溢改道,夺大清河入海,于是便有济南黄河。3、贾让治河三策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1)

1、母亲河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2)

黄河乃中华民族之魂,炎黄子孙之根,她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宛如腾空巨龙,蜿蜒曲折,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注入渤海。、

2、济南黄河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3)

古城济南因居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乃四渎之一,发源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曾三隐三现。至唐代,东平湖以下改称大清河,公元1855年黄河于河南兰考决溢改道,夺大清河入海,于是便有济南黄河。

3、贾让治河三策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4)

贾让,西汉末期人。汉代虽对黄河进行过多次治理,但黄河仍频繁决溢。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绥和二年(前7),汉哀帝下诏“博求能浚川疏河者”,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

治河三策提出了以“宽河行洪”思想为主的全面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种不同治理对策。上策是实施人工改河;中策是在黄河狭窄段分水、分砂并灌溉农田;下策是历代一直沿用至今的整治河道、加高培厚堤防。贾让的治河三策,是中国最早对黄河下游兴利除害的治河文献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4、大禹治水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5)

传说,大约4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庄家、土地都被淹没了,百姓的房子、财产也被冲毁了。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无法生存。尧决定派部落首领鲧负责治水,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没有成功。禹长大后成为新的部落首领,接替父亲鲧的职责,继续负责治理洪水,禹吸取父亲的教训,改“围堵障”的治水方法为“疏顺导滞”。 三过家门而不入,从而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完成了治水大业。大禹治水的神迹故事很多地方都有流传。黄河干流上的“龙门”和“三门峡”传说就是禹开凿的。

5、黄河神兽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6)

黄河神兽,是2004年拆改坝时从泺口险工坝下出土的文物,经文物部门鉴定为元末明初的石刻,在当时像如此精美的石刻还是为数不多的。此兽为狮头、龙身、虎尾巴,威风凛凛,身上的鳞片表明它确为水中神兽,腿部刻有火纹,寓意黄河水情十万火急,两眼炯炯有神,坚定的注视着波涛滚滚的黄河水。原品已有文物部门收藏,这是根据原石刻放大三倍的复制品。

6、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7)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黄河历史上灾害频繁,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建设等关系重大。1952年10月,毛主席第一次出京视察,先后到济南、兰考、开封、郑州、新乡等地对黄河进行实地考察。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10月27日,毛主席考察了济南历史上决口频繁、灾害严重的泺口险工,当山东省领导说到这里的黄河底要比济南城地面高出6至7米时,毛主席心情沉重地说,这很危险,你们一定要把这里的大坝修好、修牢固,千万不能出事,雨季发大水时,你们要发动群众到堤坝上防守,密切观察水位情况,如果有险情,就要把军队调上去,坚决守住大坝,决不能让黄河水漫出来淹了济南城,不能出事。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既是人民领袖满怀深情的嘱托,也是代表国家对治理黄河发出的伟大号召。

7、泺口险工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8)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9)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10)

泺口险工位置险要,素有济南黄河防汛“北大门”之称。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当时为秸埽坝,后逐步改为石坝。由于建设标准低又屡遭战乱,工程日渐破损,以致不堪汛防。为提高工程强度,1948年后始得加高、加固或改建。1952年以来,又续建乱石坝2段,今工程长3613米,护砌长3854米,坝岸87段,其中坝33段,岸54段。

该工程南临市区,位势险要,1992年被列入“三口”(花园口、柳园口、泺口),现已建成为防洪、观光、旅游、交通等于一体的特色工程景观。

8、泺口九烈士纪念碑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11)

1933年8月18日,国民党反动派为维护其法西斯统治,在济南泺口刑场残忍地枪杀了中共济南市委书记李春亭、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伟仁、共青团山东特委代理书记孙善帅、中共山东省委巡视员张福林、中共郯城县委组织委员孙善师、中共益都县委书记段亦民、中共鲁南特派员唐东华、中共益都县委书记郑心亭、中共青岛市委秘书王常怡9名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史称泺口九烈士。李春亭、孙善帅等9人被捕后,不畏敌人严刑拷打,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在狱中,他们同敌人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气节。1933年8月18日,凶残的敌人将李春亭、孙善帅等9名共产党员干部押赴济南泺口刑场杀害。

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人,2005年4月在烈士英勇就义的地方建成“泺口九烈士”纪念碑,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12)

黄河故事山东篇(黄河故事知多少)(1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