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鉴湖出侠客绍兴多志士(千古文人一东坡)

鉴湖出侠客绍兴多志士(千古文人一东坡)文化有很多定义,义项广泛而复杂,在辞书里,百科全书里,可谓众说纷纭。简而言之,就是文治教化。具体而言,不外乎运用文字的能力,以及具有的书本知识。再提升一个层次,可以视为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从抽象的文明,到具体的茶道、香道,存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比如诗书画艺,苏东坡的诗文画三绝,堪称北宋文化的代表。下面,再来看副标题——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什么是文化?我们当下的文化,最重要的,范围最广的,就是疫情文化,这是医学文化的一个范畴。研究古代文学,无论唐宋还是魏晋,无论哪个时代的文学现象,都离不开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像我们吃的粮食,这是经济基础,包括点点滴滴,身边的这些物体。我们研究的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虚拟的,抽象的,摸不到的,但是,在抽象的背后,支撑着文学家、文学作品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之上,才有文明和

鉴湖出侠客绍兴多志士(千古文人一东坡)(1)

陈才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

“朝内166文学讲座”从2013年开始,最早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发起,不定期邀请国内外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家为我们做文学讲座,宗旨是邀请一流学者为读者讲一流作品,这就是朝内166文学讲座的来由。

今年恰逢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七十周年,陈才智先生讲千古文人苏东坡是2021年人文社品牌活动“朝内166文学讲座”2021年的第一场。提到古代的文学家、诗人,我们说伟大的诗人很多,屈原、杜甫、李白、白居易,但如果说一位古代诗人,跟我们相距千年之久,仍然让我们觉得很可爱、很可亲,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苏东坡。苏东坡是一个艺术的天才,诗、文、画都是一流水平的艺术家、诗人,同时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有趣的人。网上有一句话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以下内容是陈才智教授的分享:

今天分享自己关于苏东坡研究的心得,我想用七个字——“千古文人一东坡”来概括。先来看,其中第五个字“一”。这个“一”字,非常重要。《说文解字》第一个字就是“一”,许慎的解说是:“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很富有哲理意味;下面的元(始也)、天(巅也),都是顺着“一”的节奏继续的,第一画都是“一”,都属于“一”部。许慎的解说,如果追溯其源,其实来自《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天地》所谓“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淮南子·原道训》所谓“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可见与“千古”相对的这个“一”,不仅是语言学,也是中国哲学重要的原初性概念。“一”就是万世万物的开始,万物莫不有始,“始”就是我们的初心,就是我们的起点。

如果从苏东坡这个点上,往前追溯,由宋返唐,再回到魏晋,像白居易,像陶渊明,都是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家;而往下顺流,苏东坡又对元代、明代、清代文人,继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从“一东坡”为起点,我们可以勾连起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历史长河。“一东坡”的“一”,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所谓“一者,独也”,扬雄《方言》曾说:“一,蜀也,南楚谓之独。”郭璞注:“蜀,犹独耳。”蜀人,具体到今天的四川眉山,这是苏东坡的家乡,苏东坡的起点。

920年过去,苏东坡的独一无二,已经可以确认,他确实是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千古一人。无论与前面的屈原、陶渊明、李白相比,还是与当代的,比如我们面前照片展示的众多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相比,苏轼苏东坡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千年英雄,千古文人,千古风流,都可以作为这个“一东坡”的注脚。这就是“千古文人一东坡”的这个“一”的解题,在这七个字当中,尽管它笔画最少,但位置和意义都至关重要。

下面,再来看副标题——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什么是文化?我们当下的文化,最重要的,范围最广的,就是疫情文化,这是医学文化的一个范畴。研究古代文学,无论唐宋还是魏晋,无论哪个时代的文学现象,都离不开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像我们吃的粮食,这是经济基础,包括点点滴滴,身边的这些物体。我们研究的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虚拟的,抽象的,摸不到的,但是,在抽象的背后,支撑着文学家、文学作品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之上,才有文明和文化。

文化有很多定义,义项广泛而复杂,在辞书里,百科全书里,可谓众说纷纭。简而言之,就是文治教化。具体而言,不外乎运用文字的能力,以及具有的书本知识。再提升一个层次,可以视为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从抽象的文明,到具体的茶道、香道,存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比如诗书画艺,苏东坡的诗文画三绝,堪称北宋文化的代表。

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哺育一代文人。北宋文化吸纳前此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皮毛落尽,精神独存,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更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立。苏轼诗歌,正是在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2700馀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清明上河图。在下面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想从六个方面做一个分享,加上最后的结语,一共是七个段落:

一、苏诗与北宋儒家文化

二、苏诗与北宋释道文化

三、苏诗与北宋书画文化

四、苏诗与北宋民俗文化

五、苏诗与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

六、苏诗与北宋文化的淡雅精神

七、结语

鉴湖出侠客绍兴多志士(千古文人一东坡)(2)

一、苏诗与北宋儒家文化

陈才智:坐在我身边的王文先生,府上是湖北黄冈人,在宋代的时候,名字是黄州,现在叫黄冈。在去年疫情期间,那里曾经产生过新闻,还是头条。不过在宋代,上了头条新闻的是——某年某月某日苏轼就任黄州团练副使。这是公元1079年那一年无可争议的头条。曾经风光一时的翰林院苏学士,在乌台诗案后死里逃生,从当时的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流放到长江边上的黄州,也就是王文先生的老家黄冈。

关于黄冈,现在除了黄冈小状元,最有名气的文化符号,可能就是苏东坡。苏轼号东坡,正是从黄冈开始的。之前是苏轼,字子瞻,为了向学习对象白居易致敬——这也是在黄冈这一人生最低谷,苏轼找到的精神支柱,于是,起了东坡这个名号。“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在黄州庄稼种好以后,苏轼开始享受每一个日子给他的快乐。

主持人:东坡在黄州种庄稼,一方面是为了效仿白居易,是不是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因为穷?

陈才智:对,要吃饱了肚子才能有精力做直播,饿着肚子,没办法做好任何事情。

主持人:您刚才来吃饭了吗?

陈才智:吃饭了,最近是两顿饭;就像古人,过午不食。

主持人:东坡在黄州的时候生活非常窘迫。

陈才智:窘迫到什么地步?要把每个月的俸禄,那些铜钱,分成若干份,掉在房顶上,每天只取一串钱来用的,不能超额,超额了,下次就要饿着。在这样一个点上,我们要谈一个问题,就是诗歌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肚子与精神,两者是什么关系?

主持人:月亮与六便士。

陈才智:对!生活和理想,缺一不可,毛姆笔下是这样,苏轼也是如此。苏轼的时代,中国文化思想的来源,主要是儒释道。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核心,而兼蓄释道。

主持人: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是不是就相当于现在的马列一样?

陈才智: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能更要无微不至。因为封建时代的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宗法社会,在孔子时代之后奠定下来,儒家经典不仅被纳入教学考试体系,而且直接指导社会运转,比如唐代的《唐六典》,就是儒家文化制度的一个具体体现。具体到苏东坡的身上,在黄州谪居时,他注释《易经》和《论语》,以自己的解悟、体悟、证悟,来撰写《苏氏易传》,定稿为九卷。在海南,又完成注释《尚书》,撰写《苏氏书传》,定稿为二十卷,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传递、传播、注释经典的任务,也使自己成为文人、官员和学者三位一体的文化通才。从黄冈写下第一笔,到海南最后成书,苏轼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和体悟,正是他的诗歌向儒家文化致敬的重要背景和来源。

主持人:儒释道三家,是不是相当于三教合流?

鉴湖出侠客绍兴多志士(千古文人一东坡)(3)

《苏轼传》王永照 崔铭

陈才智:对,三教合一的思想,在唐代已经开始了。佛教在东汉,从天竺(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六朝不断翻译,到隋唐五代不断消化,于是产生了完全本土化、东方化的佛教分支禅宗,用胡適(1891~1962)的话说,就是:“达摩的四行,很可以解作一种中国道家式的自然主义的人生观:报怨行近于安命,随缘行近于乐天,无所求行近于无为自然,称法行近于无身无我。”引庄入佛,杂交出禅宗,这是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大手笔,如果说,在唐代,禅宗还是披着天竺式袈裟的魏晋玄学,那么,至宋代,禅宗已经彻底本土化了。苏东坡自己有一个表述:

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海,有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儒释道三教,虽异源别派,而殊途同归。“孔老异门”,两位先哲不是在一个门儿里。“儒释分宫”,不在一个平台上:一个是抖音的,一个是视频号的。尽管不一样,但是苏东坡说,殊途同归。我们有一个概念,叫作苏海,我讲过“走进苏海”,意思是说,苏轼像大海一样,以苏海二字,喻指苏轼其人其作那种海涵地负的浩瀚气象。苏轼自己也提到“万人如海一身藏”,上面的“我见大海,有北南东”,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汇流到大海当中。“江河虽殊,其至则同”,所有思想的成分,养料来源不一,而融化则同,在苏东坡这里,在眉山苏轼这里,他有一个消化和容纳的能力。这是他对中国思想文化背景——儒释道三家的一个总体定性的认识,就是以这个为底色,但是不去有意摒弃其他,在三教之间,找到共同点。他跋苏辙《老子解》,充分肯定苏辙合三教为一的理路,并说“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也是此意。

主持人:也就是说苏东坡的思想核心还是儒家,传统中国的士大夫都要在现实生活中建功立业,想要做出一番事业,这是儒家的思想。但他同时也不排距佛家和道家的东西,甚至在苏东坡身上,儒释道的合流,他可以做一个代表或者典范,是这样吗?

陈才智:是这样,在这个典范的代表当中,儒家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但是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在中国的古人当中,有一个普遍出现的问题,就是贬谪。比如苏东坡、白居易,一个被贬黄州,一个被贬浔阳(今天的九江)。苏东坡是一贬再贬三贬,而白居易一贬之后就学乖了。无论怎样,当你身在仕途当中,肯定要运用儒家这套系统。退下来之后,佛教出世的观念、道家养生的观念,则形成很好的补充。

鉴湖出侠客绍兴多志士(千古文人一东坡)(4)

《斑斓志》 张炜 著

我们先来看:苏轼诗歌体现的儒家思想,不妨举个例子,他在自己的诗当中,有这样的表述。他说:“少年辛苦事犁耕”(《野人舍》),从少年时代开始,就亲自栽垦。不像现在有些担心菜品质量的人士,在郊外买块儿地,然后雇人去种;苏轼自己是有实际开垦经验的,而且发明改造过很多劳动工具,有些是标上了东坡牌,就像东坡巾、东坡肉、东坡肘子一样。对比一下白居易,他看到普通百姓很辛苦,只会在旁边,默默反思,反躬自省,不会亲自去下地,动手耕种。而东坡居士不是,因为是被逼到了这个份儿上,他不种地的话,就得饿死。所以,从“少年辛苦事犁耕”开始,苏轼始终未辍耕耘。

苏轼的少年时代,是从眉山走出来,眉山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主持人:四川眉山,苏东坡的老家。

陈才智:对,从今天的成都,往南再开一个小时左右,在到达乐山大佛和峨嵋山之前,肯定要经过眉山。眉山这个地方,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在宋代的时候,文化气息浓厚而独特。附近最繁华的成都,当时叫益州。眼下疫情最热闹的是扬州。唐代是“扬一益二”,一线城市不是北上广,第一个是扬州,第二个是益州(今天的成都)。益州文化圈就包含着眉山,益州到眉山的距离,相当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非常近。苏轼当年就是从眉山走出来,随他父亲,沿着长江,到汴京(今河南开封)赶考。他所接受的农耕文化,是在眉山奠定的基础,这些在他的诗里,尤其是在最早结集的南行诗里,已有所体现,比如《夜泊牛口》《入峡》《黄牛庙》等。

再举两句诗作为例子,苏轼的《庆源宣义王丈……为老人光华》:

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苏轼曾经作过八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太守,又前后八次进京做过朝官,可是,在这里,他说“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我是谁?我就是一个认字的,能够识文断字的普通农夫。在黄州,苏轼的标志性打扮是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今天留下苏东坡很多的形象,有戴帽子的,扶着犁杖的,还有笠屐图,海南最多。海南当地人为了调侃他,说当年的苏翰林、苏学士到我们这儿,这么狼狈,他说,我就是农民,和大家是一样的,可见苏轼已经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了。

主持人:他的心态特别好。

陈才智:是的,儋州春梦婆的故事,就是例证。

持人:您可以跟观众讲一讲。

陈才智:有一天,苏轼在头上顶着一个大西瓜,在田地里边唱边走时,一个70多岁的老太婆向他说:“翰林大人,你过去在朝当大官,经常跟皇帝一起,周围都是高官贵族,如今流落到海南儋州这样一个穷地方,现在想来,是不是像一场春梦?”苏东坡听到这个问话,如同顿悟一般,连呼大好,此后就称她为“春梦婆”。

主持人:这是苏东坡被贬到海南的故事。

陈才智:对。儋州现在已经开发得比以前好多了。

持人:儋州就在海南。

陈才智:对。“儋”这个字,原义之一,就是耳朵下垂,向刘备那样。《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郭璞注云:“其人耳大下儋,垂在肩上。”所以,儋州古称儋耳,苏轼《桄榔庵铭》就说:“东坡居士谪于儋耳。”除了儋州,我印象里,在地名上,好像还没有看到其他地方用过“儋”这个字,苏轼《峻灵王庙碑》也写道:“自徐闻渡海,历琼至儋,又西止昌化县。”这个字,字典当中,是和苏东坡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字,苏轼曾被称为儋耳翁,钱谦益《追和朽庵和尚乐归田园》之八就曾说:“和诗敢效儋耳翁”,指的就是苏轼。儋州距离海口大概两三个小时,现在尽管有环岛高铁,也有快速公路,但是依然比我们今天从北京到天津、从益州(成都)到眉山的距离要远一点。

主持人:在当时是一个蛮荒之地。

陈才智:非常蛮荒。“春梦婆”故事有多风雅,当时的儋州就多蛮荒。世事一场大梦,这是苏轼常用的表述,春梦婆的故事,则将其地方化、形象化了,很接地气,以致于人们以后就不说这个老婆婆的名姓,比如王婆婆、李婆婆了,就叫春梦婆,她俨然已成为苏轼的人生导师。可见苏轼和农民,和海南当地的农耕文化,联系非常紧密,而儒家思想基础就是农耕,吃饱了才能谈仁义礼智,因此,封建社会一直不鼓励商业经济,与苏轼同时代的王安石搞改革,搞变法,提倡国家资本主义,希望把国家的财政都集中到国家,集中到中央。

主持人:类似一种国家资本主义。

陈才智:对。苏东坡对此一直反对,站在王安石变法这一派的对立面。苏轼和王安石都主张改革,但是,不同于王安石的“理财”“富国”论,苏轼更倾向于“富民”“任人”的观点,他向宋仁宗皇帝提出的“安万民”的主张,核心就在于用儒家仁教礼义来教化万民。苏轼同情人民、关心国政、抨击时弊、干预时事之作,都是建立在这种思想基础之上的。

王安石变法这个事儿的曲折是非,姑且不论,只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有几个要点,其中之一是开明政治,不能一味盘剥百姓。再一个要点是尊主泽民。主就是皇上、圣上、天子,既尊重这样一个天子,同时也要爱护黎民。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君和民之间的和谐关系,避免张力和矛盾,希望在某个点上,尊主的同时,不忘爱民,这种思想是孔孟思想的核心之一。既讲究中央意志,同时老百姓也要有休养生息,有自己的空间。还有一个,就是仁政爱民,忠肝义胆。苏诗中体现着儒家文化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执着品格,其赋性刚拙,议论不随,忠规谠论,挺挺大节,楔而不舍,坚韧不拔,耿介正真,爱憎分明,坦率直爽,刚肠疾恶,坚守气节,坚持正义,绝不缄口随众,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诗中在在可见。苏东坡死后的谥号,是文忠公,证明除了文章之外,事功方面,他也得到了认可,忠就是对君主的认可,对政权的认可。

主持人:谥号就是对一个人死去的盖棺定论。

陈才智:是的,文忠公是官方对苏轼的盖棺定论,是宋孝宗在苏东坡去世后六十年所赠的谥号。官谥之外,还有一些是民间或学生搞的私谥。无论官私,谥号都是很重要的。在古代文化系统中,有姓,有名,有字,有号,这是成体系的。最近有一部再版书——吉常宏先生的《古人名字解诂》,原来是我们隔壁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这是古典文学文化研究的常用工具书),现在转到商务印书馆再版上市。这部书里面,也解释了苏东坡为什么字子瞻,轼与子瞻,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当然原始材料是苏洵《名二子说》里的解释。

以上我们分享的,是第一个问题——苏轼的诗歌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苏轼诗歌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再举个例子。苏轼在签判凤翔时说,“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签判杭州时说,“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出知杭州时,又无限感慨地总结道:“秀句出寒饿,身穷诗乃亨(《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什么意思呢?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仕途坎坷促进了诗人苏轼与人民更亲密更真切的接触。

如果多些人生阅历,我们就会发现: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诗人也是如此,好的诗人,生花妙笔写出来的,影响较大的诗歌,很多缘自穷苦,缘自寒饿,有时甚至是缘自奔逃和狼狈之境。无论是杜甫,还是李白。杜甫,大家可能多半没有疑问,那么李白呢?确实,李白有些诗,是顺境中,自然而然地喷出来的,但他的人生,也常有不如意,很多诗是喝不到酒,在逆境里写出来的,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的情形下挤压出来的。“秀句出寒饿”,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侧面。刚才我们讲,吃饱才能搞直播,文化建设需要经济做基础,但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还有一个“秀句出寒饿”。

主持人:那些好的诗句都是来自饿的穷困的生活,是这个意思吗?

陈才智:对,“诗穷而后工”,贾岛、孟郊,很多人没有真实的、刻骨的、上顿接不上下顿的体验,杜甫表达的“文章憎命达”,韩愈表达的“不平则鸣”,白居易表达的“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欧阳脩表达的“诗穷而后工”,和苏东坡诗对儒家文化的接受,有异曲同工之处。吃饱的时候,儒家思想会有效地给你正面滋养,但如果吃不饱,就是“秀句出寒饿”。无论签判凤翔,或做黄州团练,还是做杭州知州,苏轼始终都牢记着苦难和文学的血肉联系。

主持人:杭州那一段应该算苏东坡人生当中非常幸福的时候。

陈才智:首仕杭州,杭州通判时的苏轼,还没有经历乌台诗案,那时还算一帆风顺。他是从祖国西南来到东南,中间经过开封。江南的杭州在那个时候非常富庶,从东晋以来长期的文化积淀,到唐代对江南文化的开发,尤其是经过中唐白居易等文人的宣传,又经历了产生并流行着词体的五代时期,江南的杭州已经成为文艺青年想往的打卡地。今天的浙东唐诗之路,杭州也是难以略过的重要一站。

以上我们分享了苏轼诗歌与儒家文化的几个侧面,也举了一些例子。还可以再举一个,比较有名的,选入课本的《荔枝叹》。

主持人:日啖荔枝三百颗,……

陈才智:不辞长作岭南人。对,苏东坡这首《食荔支》里的名句,可能是历史上关于荔枝最有影响的一个硬广告了,地点就是在今天的广东惠州。除了这句之外,苏东坡还有一篇《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前十六句,揭露汉唐官吏争献荔支、龙眼的丑事,站在人民的角度,愤慨地希望老天爷不再出产那些为害百姓的“尤物”;后八句,点名道姓,指斥本朝官吏争新买宠的时弊。从古而今,从荔支而茶,而牡丹,全诗真是百感交集,寄慨万端。背后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影响印记。荔枝是好吃,但是,因为劳民伤财,在唐代曾经间接地改变了历史进展,甚至成为导致大唐王朝灭亡的一颗稻草。

主持人:所以,杜牧有诗说,“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实是讽刺反儒家的那种仁政观,您刚才说到儒家思想的几个要素,其中有一个就是开明政治。

陈才智:是的。杜牧的祖父是杜佑,杜佑跟白居易有过交集,他是编写过《通典》的,了不起的史学家,杜牧对荔枝的批判,也是诗人站在史学家角度写的咏史诗,无愧其史学世家的传统。苏东坡没有《通典》这样专门的历史著作,但他也文史兼通,《荔枝叹》开篇“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垢兵火催”,还原出一个具体的历史场景,后面从荔支而茶而牡丹的感叹,可谓一气呵成。

主持人:“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垢兵火催”,就是讲晚唐朝时候兵连祸结的场景吗?

陈才智:不是。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唐代传送荔枝的情形。《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盛唐时期,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于是,专门设立传送荔枝的官道。为什么能够这么快从南方,从广州、四川运到西安?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官道,五里一置、十里一堠,都是当时的驿站和官道。最后,诗人发表感慨,感叹汉唐向皇帝进贡荔枝的弊害,联系到当世向皇帝贡茶、贡花,同样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主持人:给皇帝送荔枝。

陈才智:对,这都点出姓儿了,可见是有具体所指的。“前丁”是指丁谓,字谓之,宋真宗时参知政事,封晋国公。“后蔡”是指蔡襄,字君谟,仁宗初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精通茶事。进贡姚黄花的“洛阳相君”,是指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俶之子,宋初以使相任洛阳留守。从荔枝又跳到茶、牡丹,你看,一切好的事物,美好的东西,一旦成为官家留意的对象,往往会走向反面,成为祸害。

主持人:这体现出苏轼儒家思想中爱民这一块。

陈才智:嗯,苏轼的爱民是真爱,真正能够跟黎民百姓做到无比亲切,所以,他说,我就是“识字耕田夫”。

主持人:苏东坡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卑田院乞儿就是指乞丐?“眼见得天下无一不好人”。我特别喜欢苏东坡这句话,在苏东坡看来,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什么人都可以交往,看《苏东坡传》的时候,可以看到他跟和尚、道士玩的来(陈才智:对,比如参寥),对于风尘女子也有同情心(陈才智:对,比如琴操),不管是被贬,还是升官到哪个地方当一方之主,都非常爱民。所以苏东坡离开杭州的时候,杭州人民都是非常怀念他。

陈才智:确实,因为苏东坡两人任职杭州,有德于民,所以,《东坡先生墓志铭》记载:杭州人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宋史》等正史,也采录了这一材料,作为苏轼任职杭州优异政绩的重要佐证。有的苏轼传还写道,离任之际,杭州百姓在路上拦住官道,哭喊着:苏太守、苏市长,能不能再留一任。在古时候,这是一个标准动作,白居易的时代,唐代的时候,也是如此。离任之际,还要立一个功德碑,做了哪些好人好事,立碑颂美,这都是一个标准化、程序化的规定动作,可能会有一些表演的成分。

主持人:但是对苏东坡而言,这个表演成分比较少吧?

陈才智:应该是的。这个细节,所谓苏东坡被杭州百姓挽留,在他弟弟苏辙给他写的墓志铭当中未见记载,但于情于理,毫无违碍。

主持人:还有一点,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关了一百多天,在下狱那段时间,两地的老百姓,他之前在杭州做官的,那边老百姓帮他焚香、祈祷,这种在史料里面也有记载。

陈才智:这一记载于情于理我也相信,可以推想,一是爱苏东坡的文采,再一个就是,喜爱苏东坡这个人的性格。

主持人:招人喜欢。

陈才智:是的,老少通吃,皇帝和卑田院乞儿通吃。现在已经没有卑田院这种机构了,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中国还有类似的机构,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基本衣食需求,国家有义务提供这样一个场所,这就是乞丐收容机构,这是文明社会很重要的慈善性机构。

主持人: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说爱民的文人、官、士大夫不少,但是像苏东坡这样,如果说爱民的话,他好像是俯下身的姿态来爱你,我来爱民如子。但苏东坡不是这样,苏东坡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就好像我和你是平等的,我和你是平视的,我把你当做和我一样的人去尊重,是这样一种爱,这点特别了不起。而且他并不是刻意要这样。这跟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平视众生,把自己当做众生当中的普通一分子,用现在网络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身份。

陈才智:对,他不端架子,不是后天的不端架子,而是骨子里对人生有一种平等意识,无论对人对物都是如此,他有一个说法,就是: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指以物来寄寓感情,从中获得审美愉悦;留意于物,指以物来满足欲望,实现占有目的。天下的物可以寓意于其中,在其中寄予自己的情意,而不必要去拥有占有。《赤壁赋》里,他也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天下好的东西非我所有,只要曾经拥有,不要一世占有。

所以苏轼对人民,对儒家体制,都有自己切身的体验和实践。我们可以用他去世时,他的弟子李廌的祭文加以盖棺定论,祭文中有这样两句,很像挽联,叫作:

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一生忠义之心,千古英灵之气,“一”和“千”可以对仗,就像千古文人一东坡,“千”与“一”的对应,千里挑一。苏轼的66年生涯,从开始写诗,公元1059年,24岁开始,沿着长江三峡,随他父亲到汴京赶考,一路写下最初的诗歌作品,到他临终遗言写道的“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经历荣辱穷达,命运多外,几上几下,而“不以一身祸福,易以忧国之心”,真足以称得上“一生忠义之心,千古英灵之气”,可谓实践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主持人:这个我们人人都能背,包括陈老师刚才概括的东坡的人生态度,只要曾经拥有,不要自己占有,我们都能讲都能背,但其实要做到真的非常难。

鉴湖出侠客绍兴多志士(千古文人一东坡)(5)

《李太白诗仙卷》苏轼撰

二、苏诗与北宋释道文化

陈才智:知易行难。我们今天看这些道理,有点像心灵鸡汤,不像是儒家文化。但儒家文化也有雅有俗,俗则三百千,雅则四书五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具体实践方面,形态可谓多种多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独善其身这一面,或者人生不如意时怎么办,这个市场,主要被释道文化占领了。所以,第二个问题,我们来分享一下,苏轼诗歌与北宋释道文化的关系,主要谈谈诗与禅。

主持人:就是佛教和道教,特别是禅宗这块?

陈才智:对,禅宗。北宋时期,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仍占有一定势力,但最有市场的,无疑是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著称的禅宗。禅宗之名称,始于唐代,又名佛心宗或心宗。禅宗盛行起来以后,其他宗派的影响逐渐式微,禅成为佛的别名,乃至同义语。

禅宗的根本精神,是超越,所谓空物我,同生死,等贵贱,一穷达,齐出处,泯主客,除是非,破对待,一切矛盾对立都在超越的对象之中。试想,中国士大夫多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以济世、救世、经世、拯世为理想,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求以“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但在封建社会,尤其是中央集权、积贫积弱的北宋,尽管日常生活相对安闲优越,能真正实现上述理想者毕竟凤毛麟角。

即使天之骄子如苏轼,也难免在风云变幻的仕途官场中,坎坷沉浮,偃蹇多舛。而禅宗以静虑敛心、深潜内省的“思维修”之途,定慧结合,修悟结合,极力以持善心,专念以夺浮想,使修持者止息杂虑,反观自照,心无所念,念无所求,藉以排除烦恼,缓解苦痛,渲泄情感,稳定思绪,安顿心灵。其“不生憎爱,亦无取舍”、“安静闲恬,虚融淡泊”的思想,与老庄精神不谋而合,其手段之方便,又大大简化了到达彼岸乐土的手续。安闲的个人生活,使其有参禅的可能,忧患的社会现实,使其有参禅的需要。于是,禅悦之风遍被华土,成为宋代文化一大景观——苏轼说是“近岁学者,各宗其师,务从简便,得一句一偈,自谓子证。至使妇人孺子,抵掌嬉笑,争谈禅悦。”司马光说是“近来朝野客,无坐不谈禅。”二程说是“今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也”。禅宗直觉观照、瞬间顿悟、活参妙解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北宋文化的各个领域。

对于东坡诗而言,北宋释道文化,尤其是庄禅精神,渗透在审美趣味、创作思维、语言运用、意象撷取、题材选择、意境营造上;渗透在其独具特色的旷放豪迈归于雅淡自然、清静幽远的艺术风格中;渗透在其机锋敏锐的议论、深邃透辟的思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种种翻案、妙喻和谐趣、奇趣中,可谓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主持人:可否举个例子。

陈才智:我们来看这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但凡苏轼诗选,这首诗极少会被漏选。这是苏轼最早的一首禅诗。诗写对命运无常和人生空漠的了悟。世间一切如雪泥鸿爪。虽然存在于某一时空下的踪迹,是真实而具体的,但是存在的本质,却是虚幻抽象的,不仅缥缈模糊,瞬间即逝,而且难以捉摸,不易把持;今日之踪迹尚历历在目,而前日之踪迹已茫然难寻,所谓“寄蟀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那么面对这永恒与短暂,无限与有限的矛盾,是行乐当及时呢?还是努力加餐饭呢?诗人虽刚入仕途,未经坎坷,只是因子由提及旧地重游,而有感于中,但却写出了对如何解决上述矛盾的探索。

主持人:有读者想问您,飞鸿踏雪和生死之间的关系。

陈才智:好。我们不妨站在王文诰的肩膀上,来往下分析。王文诰谓“凡此类诗,皆性灵所发。实以禅语,则诗为糟粕。”以注诗一般原则而论,固然不错,但苏轼熟于佛经,虽未必袭取佛典,不妨得之禅趣、禅意、禅机。要讲飞鸿踏雪,先要了解“空中鸟迹”与“水中月影”,这是佛经中用来譬喻空无虚幻、缥缈易逝的常见意象。如《华严经》:“诸佛觉悟法,性相皆寂灭。如鸟飞空中,足迹不可得。”“譬如鸟飞虚空,经百千年,所游行处不可度量,未游行处亦不可量。”《维摩诘经》:“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空中鸟迹。”禅宗灯录中亦屡见不鲜,如天衣义怀禅师云:“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德山慧远禅师云:“雪霁长空,迥野飞鸿。段云片片,向西向东。”柳宗元《巽公院五咏·禅堂》:“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也与苏轼此诗意境近似。

渑池怀旧中,与苏轼对话的老僧后来去世了,而真正跟苏轼可以对话的是参寥。参寥是苏轼以道相交的朋友,苏轼常称赞他的为人与文章,来看苏轼的《送参寥师》: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剑头惟一吷,焦谷无新颖。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新诗如玉雪,出语便清警。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诗的中心意思就是“诗法不相妨”,诗人认为,参寥之所以“文字争蔚炳,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这与视人生为苦为空的佛法教义在空静这一点上本不相妨。诗人作诗,应有空静心态,才能明察群动,“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而诗歌与书法的至高妙境,就是淡泊与至味。这是一个佛理的诗化表达,是诗禅合一的体现,跟刚才的“飞鸿踏雪泥”有得一比。

主持人:陈老师在这里引用苏东坡的诗为了要给大家讲解这样一句诗,特别能够让我们了解苏东坡诗当中的禅意,这句诗是这样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首诗叫《送参寥师》,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我们听陈老师为我们讲解这首诗,苏东坡诗当中的禅意。

陈才智:这里讲动与静、空与有的辩证关系,“静故了群动”,动和静是一个张力,“空”就是万法皆空,“空山不见人”那个空,也是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空和空后面的实境,形成一个张力。在这十个字当中,苏东坡想表达的,是对佛教空的认识,如果想了解动,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行。这首诗,将诗情与佛法、艺术与禅悟有机缔和,相互融贯,化禅为艺,融艺入禅,深得诗禅之妙。前八句谓参寥学佛,百念灰冷,又何必追逐我辈俗人,把诗写得如此蔚然炳耀,清警秀美。以下取旨于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论张旭草书笔骋不平,而高闲草书寄寓淡泊,但书迹能工,必禅心未定;禅之与艺,乃扞格不入,异趣殊途。但反其意,为翻案语以论之。最后,归结到“空静”的眼目之上,谓排除一切外界干扰,空心凝神,静默反观,联想方能驰骋,思维方能跨跃。这同庄禅所谓动以静括、空以实迹的精神是一致的。“阅世”一句,是说经历人世间风风雨雨,尝尽喜怒哀乐的万般情思之后,杂收广采,寂然澄观,才能悟得精神的最高境界。

主持人:这句诗对现代人特别有帮助,“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种禅意是说,我们现在好像每天都能接收到非常多的信息,但是我们好像越来越背离真实的东西。

陈才智:这就是眼下信息爆炸的社会现象,尤其人到中年,交际网、朋友圈、每天的信息量都成倍数增长,确实可以达到老子讲的“不出户知天下”,但同时,我们这种空的静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于是,红尘中的世人,格外向往充满禅意之静,充满诗意之静,希望在紧张的匆匆脚步中,找到一个驻足点,能够暂时慢一点,慢呼吸,慢品茶,慢生活。

主持人:在慢当中,在静和空当中,才能感受到本质。

陈才智:诗歌与书法,诗歌与人生,都需要我们静下来,慢下来,空下来,这是禅宗和诗歌的共性之一。在苏东坡的人生和诗歌这里,我们可以经常有所会心。

鉴湖出侠客绍兴多志士(千古文人一东坡)(6)

《苏东坡品古图》 作者 | 华冠

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直播互放界面

三、苏诗与北宋书画文化

陈才智:好,七个问题我们分享了两个,看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再讲下一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是苏轼诗歌与北宋的书画文化。

主持人:暂时还没有读者提问,读者朋友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在直播间留言,我们让陈老师现场解答。

陈才智:估计大家还在消化前面讲的内容。

主持人:现在已经有好几万人在观看陈老师讲座的直播。

陈才智:这个“万”,就是刚才讲的“空故纳万境”的“万”吧。

主持人:“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首诗非常经典。

陈才智:前面谈儒家,还有儒释道,这些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底色,相当于我们经常搭乘的滚梯,儒释道就像滚梯一样,带着我们往前走,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能够吸收到的,对宇宙人世的一些基本概念,往往难以跳出这个乾坤。

不过,我们不妨先跳出抽象的文化思想,转向具体的文化样态,比如说书法,比如说绘画,比如说民俗,比如说酒、食、茶、香。文化既有抽象虚拟的一面,也有具体实在的一面。我们讲一个人有文化,刚才讲,识字是一个标志;还有一个是什么?能写诗、能做文章,这是在中文系;能书法,能绘画,这是在美院。您觉得,我这个书法怎么样?

主持人:大家鉴赏一下陈老师的书法。

陈才智:这算是硬笔书法吧。在唐代选官标准中,身、言、书、判。书法是第三位的,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第二外表。你能写一手好字,无疑会增加选中的几率。倒不是说,非得能够达到像苏东坡那个程度,成为一家之体;但至少可以拿得出手。作为一种文化修养,书法是一个当时文化人的基本要求。

苏东坡对书法既有实践,也有理论。他是优秀的书法实践者,自成一体,有所谓苏体字,位居北宋书法四家(苏、黄、米、蔡)之首,数量上也很可观,留下来的书法作品特别多,苏轼书法字典搜集到的,就比黄庭坚多得多。苏轼一生酷爱书法艺术,自道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者,莫过于此。其书艺,师法王羲之、李邕、颜真卿、杨凝式,追踪魏晋风度。早年圆劲放逸,清雅雄健,晚岁藏巧于拙,态浓意淡,所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诗中有关书法之作,共30题33首,其中17首,是直接论书法的。在这些诗作中,苏轼表达了对书法文化的许多独到精辟的见解。《石鼓歌》和《诅楚文》是苏诗最早有关书法之作,论及对书史中石鼓文、诅楚文两种书体的认识。《次韵子由论书》是对书法艺术的整体认识,结合着自己从实践中得到的切身体会,诗云: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矉,璧美何妨橢。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体势本阔落,结束入细麽。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笥。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苏轼用诗歌的形式,和弟弟苏辙来论书道,苏辙有《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诗,苏轼次其韵而作此诗。此诗作于嘉祐八年(1063),苏轼时任凤翔府签判,他说“吾虽不善书”,对书法实践很谦虚,他不知道自己的书法美名会和黄庭坚、米芾、蔡某某并列,但是对书法理论很谦虚,“晓书莫如我”,在实践上可能不如与他同时的米芾、蔡襄等,但是他对书道、书法文化有独特的见解。书法理论史、书法实践史,是两个不同的平台,两个不同的门儿。有些人会吃,但是他不会炒菜,有些人会评,但是他自己不写。苏东坡是既能写,同时又精通书法理论;他的书法理论,今天看来仍富有实践意义。

苏轼关于书法的精辟美学见解,包括学书贵在“通其意”,要抒情表意,掌握其艺术规律;书法艺术风格应多样化,对立的风格应该相互吸收补充、调节渗透,使“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书法体势要疏阔,笔墨收束时要精细。东坡推崇张芝、钟繇书法古朴自然,反对骄矜平俗,提出宁拙勿巧等。这些议论,已超越了论书法的范围,具有更普遍的哲理意味,启人心智。此诗多用散文句法和辞语,诗意灵活自如,表达充分;又多用诙谐笔墨,如将书法比作美人,加以嘲讽或赞美,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其中“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体势本阔落,结束入细麽”,“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都是论书至理名言。

我们再来看绘画。书法和绘画是一家的,兄弟关系,姊妹艺术。

主持人:苏东坡的书、画都是双绝。

陈才智:不是双绝,是三绝——诗、书、画三绝。我们讲这个三绝,有一个专门的概念。最早是指唐代诗人郑虔,他的诗书画并擅,所以《新唐书·郑虔传》说他“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在艺术史上,苏轼的三绝,则专指题画诗的诗书画一体,就是在一个平台上,自己写的诗,用自己的书法书写出来,题在自己或朋友的画上。等于你这个平台上,不仅会说,还会唱,还能舞,展现出的,是全方位的才艺。在这个才艺当中,题画诗可谓是三位一体。题画诗是指根据绘画的题材、内容、思想、格调等,有所感而创作的诗歌。或即兴,或酝酿,或自题,或他题,或题画内,或题画外。应该说,题画诗是诗歌与绘画两门艺术共同孕育出来的奇葩,受润着诗画艺术共同的滋养,是联系两门艺术关系的最佳纽带。

广义的题画诗,除题在画上的诗外,还包括可以脱开画面独立存在的咏画论画赞画诗,早期的“题画诗”大多属于此类。这类诗作,或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或抒发审美观感,或借画抒怀寄寓家国身世之感,或分析画风而议论画理,或开拓画面而深化意境。

狭义的题画诗,专指画家在画幅完成之后、抒发画中意境所赋、题写在画幅上的诗作。这类作品以书法为媒介,把诗直接题写于画面上,诗与画相融合,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同时也便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题诗于画,集诗、书、画为一体,是中国特有的文艺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在硕士论文中做了一个统计,在所有苏轼2700多首诗歌当中,从诗歌的总题,到题下面具体的首数,统计下来,苏轼题画诗共计102题157首。根据苏轼题画诗所题画科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人物、山水、马牛畜兽、竹石花鸟虫鱼及其他五个类别。可以说当时北宋绘画的几大门类都有所涉及。

主持人:苏东坡都有画过?

陈才智:不是画过,他是题画,在这些绘画上,题上自己对这个画的感受,比如《惠崇春江晚景》(也有作晓景)。这个画拿来了,不能像我这样,还得准备三天,第一个提纲,第二个是全文。他是当场就题,就像启功先生,要有当场落笔的急智,急中生智。

主持人:这是一种非常敏锐的艺术的洞察力。

陈才智:这种修养,可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

主持人:常人可以学会吗?

陈才智:我看不容易,现在书法家很多,画家更多,但是能够在现场作题画诗的,恐怕并不多见。苏轼工诗擅画,联想开阔,思维敏捷,请他品画赏画题画者经常络绎不绝,而苏轼对过目之画,无论今古,也是有感必发。他的题画诗,或借题发挥,联系时事;或咏画寓意,寄情感慨;或着眼于画迹,重在再现画中景物;或落脚在画艺,重在阐发观画所悟画理;或由图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或因画思辩,品谈艺理,得其意思所在。内容不同,运用的方法也因之各异,随物赋形。而核心就是抓住所题画作的特点,根据其风格、意境、内容、技法等的不同,施以不同的写法,从不同的角度传达画意、画境和作者观画所感。如《惠崇春江晓景》是写意诗,旨在悟画,故重在联想;《韩幹马十四匹》是释画诗,旨在阐画,故重在说明;《王维吴道子画》是析画诗,旨在评画,故重在比较。无论以何种写法表达何种内容,苏轼的题画诗都能诗中有画而不拈于画,诗传画意而不囿于画;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诗兴画境各臻其致。

主持人:能够把诗、书、画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是很少见的。

陈才智:前面有杜甫,但是很可惜是,他这个诗书画不是三绝,我们知道他的诗是题画的,内容是某某某画家做的某某某画,诗歌题目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已经看到杜甫本人的书法作品了。会不会有朝一日从地下挖出来一个?今后不好说,至少目前没看到。而苏东坡的书法真迹,有幸流传至今的还不少,而他的题画诗,我打一个比方,可以说,苏轼的题画诗这朵花中之王,正如哥德巴赫猜想之于数学王国一样,是北宋题画诗这顶皇冠上最夺目的珍珠。苏轼的题画诗,不仅从形式上改变了诗画分离的状况,而且使诗画本一律、异迹而同趣,诗画本一道、异体而同貌的艺术真髓得到了充分体现。

主持人:陈老师,我们插播一下读者的提问。有一位读者想请您着重讲一讲东坡在黄州的故事,他是怎么种地的,怎么生活的。

陈才智:东坡在黄州怎么生活,可能我身边的王文先生更有发言权。黄州,据说今天市面上还有东坡肉。东坡肉的诞生地,好几家都在争,有人认为在黄州,也有人认为在杭州。今天的眉州东坡酒楼,在我们脚下的北京也有分店。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开发出来的饮食,很多都充满诗意,后面我们还要讲他在民俗文化当中对饮食、茶道、香道的贡献。这里就黄州这个点来说,苏东坡可讲的太多了,我们可以专门作一讲,名字就叫苏轼在黄州。

主持人:这个东坡肉,您觉得是在黄州?

陈才智:去年深圳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这个节目其中有一个主题就是苏轼与饮食,其中就谈到这个问题。

主持人:也是他艺术的爆发期,他的《赤壁赋》就是作于黄州。

陈才智:《赤壁》二赋,《念奴娇·大江东去》这些词。

主持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就是在黄州这一段时间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写出来的。

陈才智:对。在这里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可谓穷而后工。在这个地方没事可干,没有直播要去做;每天面对的,除了江,就是月;相伴的,有几个和尚,还有几个不离不弃的好朋友,还有他的妻子,人生至此,夫复何言?尽管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低谷,但却是中国文学史的高峰,所以,黄州值得我们单独开一讲。

我们谈完了儒释道,谈完了书法、绘画,都是匆匆而过,我们的游览,只能是速览,人生苦短,时间有限。

主持人:现在已经五六万人在线。

陈才智:好,喜爱苏东坡的朋友,希望能够踩在我的肩膀上,通过这个桥梁,去了解真正的苏东坡。

鉴湖出侠客绍兴多志士(千古文人一东坡)(7)

苏轼 《寒食帖》

四、苏诗与北宋民俗文化

陈才智:下面我们来看第四个问题,苏轼的诗歌与北宋的民俗文化,首先,不可不提“风雅”二字。唐代,叫做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而宋代,可以叫做讲究风雅的时代,最近看到一本书,叫做《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如何风雅?邓小南老师等宋代历史专家,从十个侧面谈论、议论、评价了宋代的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风雅的反面就是通俗,白居易是通俗的代表,在通俗这一点上,苏东坡完美继承了他学习的对象白乐天。尽管苏诗在风格上号召高雅之致,但在内容上,其丰富的风土民情描写,却不愧是北宋民俗文化的一面镜子、一扇窗户;其生动形象,是绘画如《清明上河图》、笔记如《东京梦华录》所无法替代的。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比如,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龟山》),极为重视各地之风土人情。《荆州十首》写出荆州的形势、历史、特产、风土、习俗,如“游人多问卜,伧叟尽携龟”,尚可想见楚人巫风之遗存。《画鱼歌》:“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写出三吴水乡冬天捕鱼的特色。《於潜女》“青裙缟袂於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