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后半段(父与子大午教子)
父与子后半段(父与子大午教子)撰文|吴春辉(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 研究员)指导|施星辉(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 院长 )
慧谷观点即使是最成功的企业家,面对子女教育都会少了面对企业的那份从容,不仅仅是因为父亲的责任,还有对孩子情感与寄托。尤其是在家族企业中,说白了,爹不好当,当儿子也很难,在双方的责任与愿望中间找到完美平衡点则非教育莫属。教育也是要规划的,从孙大午的教育方式来看,不仅有企业家的战略内核,而且有父与子之间的情感流动。综合起来看,孙大午教子可以分为身教、言教、事教、境教、人教五个层面,每一方面都精心准备,有意而为。启迪下一代的成长在孙大午的人生历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昔孟母,择邻处”。古人早就把教育的方式看做教育成效的通路,父辈总是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重视,教育也好、传承也罢,往通俗里说就是父辈希望把什么留给孩子。孙大午对孩子的培养“从来不只是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塑造。”
(孙大午个人传记《风雨孙大午》)
结语曾让儿子如沐春风;曾让儿子如履薄冰;曾和儿子横眉泠对;曾和儿子划拳干杯。孙大午的真性情让他对于“大午教子”并没有多少华丽的设计,就像他说的话“我要真,不要纯”,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言传身教,为人、处事看似不经意的行为都会被子女所模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生的学习榜样。在孙大午的个人传记《风雨孙大午》一书的封皮最上方有一句话“大午城,桃源梦”,这可以解读为孙大午的奋斗梦想,桃花源内的祥和、平等的大同社会让孙大午要在这块“憋闷疙瘩”盛开文明之花。孙大午知道桃源梦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北山愚公意识可能让梦想得以天堑变通途,大午教子是其中重要一环。
撰文|吴春辉(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 研究员)
指导|施星辉(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 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