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4),孟浩然到长安游历,听说早年有些交情、引为知己的张九龄官拜丞相,他很想再求一求这位老友,推荐自己入仕。于是,他提笔写下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但是,《旧唐书》仅用44字概括了他的一生:“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不达而卒。”从中可见,孟浩然做过张九龄幕府,曾经有过一段深交。尤其是“不达而卒”四字,浓缩了孟浩然一生求官、始终未仕的极度郁闷。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也被称之为“孟山人”。唐开元年间,大唐王朝正在唐明皇的治理下走向巅峰。在这样前所未遇的盛世之下,很多仁人志士都想入仕报国。孟浩然也不例外,几次参加科举名落孙山后,他多次向当朝权贵献诗“干谒”(注:“干谒”是有所求而请荐的意思,用诗歌向当途的高官表

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北宋时期杭州府巡检小吏苏麟,都希望通过写诗,求得达官贵人赏识,能够谋取一官半职。不想,知名大诗人竟然输给了无名小巡检,一无所获!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1)

孟浩然:多次献诗“干谒”,均未得果,不达而卒!

最能让我们记起孟浩然的一首诗,当属小时熟背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位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交好齐名,不仅诗传千古,而且在其生活年代也广为人知,是不可轻视的才子。

但是,《旧唐书》仅用44字概括了他的一生:“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不达而卒。”从中可见,孟浩然做过张九龄幕府,曾经有过一段深交。尤其是“不达而卒”四字,浓缩了孟浩然一生求官、始终未仕的极度郁闷。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2)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也被称之为“孟山人”。

唐开元年间,大唐王朝正在唐明皇的治理下走向巅峰。在这样前所未遇的盛世之下,很多仁人志士都想入仕报国。孟浩然也不例外,几次参加科举名落孙山后,他多次向当朝权贵献诗“干谒”(注:“干谒”是有所求而请荐的意思,用诗歌向当途的高官表达自己求仕的心迹,并借以展示才华)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4),孟浩然到长安游历,听说早年有些交情、引为知己的张九龄官拜丞相,他很想再求一求这位老友,推荐自己入仕。于是,他提笔写下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3)

从借景抒情来看,这首诗视角独特、格局宏大、浑然天成。孟浩然极力描绘渲染洞庭湖的万千气象,意喻大唐治世圣明、百业俱兴,一片盛世景象,为下面讨官要官铺垫的天衣无缝。“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将孟浩然迫切入仕的想法委婉表达出来。谁料此诗虽好,却仍如泥牛入海。孟浩然仕途仍然未有起色。此时,距他走到人生终点,仅还有6年。

两年以后,孟浩然又遇到一次入仕的机会。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开元二十三年(735)正月,诏其有霸王之略,学究天人之际,及堪称将帅牧宰者,令五品以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

襄州刺史兼山南道采访使韩朝宗,就是后来李白自荐信《与韩荆州书》中“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那个韩朝宗,据说非常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打算举荐孟浩然去应制举,并要他一同进京。“五品以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这可真是天赐良机!

据说,临行那日,恰好一位老友来访,孟浩然只顾与友开怀畅饮,却未践约与“韩荆州”一起同行赴京。在《新唐书·孟浩然传》中,对此描述“浩然不悔也”。

苏麟:借由“两句诗”,顺利晋升,留名史册

如果问一百个人,是否知道北宋诗人苏麟,回答知道且能说上一二的人,估计寥寥无几。

如果问一百个人,是否听说过“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特别是前一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回答听说过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没错,这首题为《断句》的“两句诗”,就是由苏麟所作,而且他流传下来的诗作仅此一首,只有14个字。

相传,范仲淹镇守杭州期间,对属下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唯独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

苏麟看到身边同僚因为范仲淹赏识或举荐得到了提拔,心中很不是滋味。想到自己经常风里来、雨里去,常年奔波在外巡视检查,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范大人独独不举荐自己呢?想到此处,苏麟郁闷至极,苦思冥想能有什么办法让范大人提携自己。

一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听说,范大人精通诗词,写得一手好文章。苏麟就想自己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实际上去提醒他:千万别忘了自己!

奈何苏麟只是一个巡检小吏,拿出的诗难登大雅之堂。他绞尽脑汁,只想到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两句,干脆就将诗句呈给了范仲淹,虚心请教。

范仲淹读着苏麟的诗,完全懂得了苏麟的言外之意,露出了会意地笑容。

这就是宋朝俞文豹《清夜录》记载的:“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至于范仲淹是否欣然兴起,指点苏麟续写了诗句,我们不得而知。反倒是此事后不久,苏麟即获擢升,并因此成就史上一段佳话。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4)

“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气度恢宏、描绘细腻、毫无匠气,确是极品佳作。但是读他写张九龄的“干谒”诗,后面四句给人一种“怨”气,特别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更是流露出一种消极被动,似乎自己不受赏识的根源只是出在当朝权贵。反倒是苏麟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以印千川之月、生百花之阳比喻掌握自己命运的大人物,让人心里更感熨贴。

关于这一点,《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更加直白。

有一次,孟浩然在王维府中,千载难逢地被当朝皇帝李隆基撞见。这时已经在长安权贵圈里有些才名的孟浩然,见了李隆基仍然诚惶诚恐。当唐玄宗让他当场献诗一首时,他竟口不择言的呤道:“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急得王维在旁直搓手、干着急!

唐玄宗李隆基听罢顿时冷下脸来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可见,在献诗求官上,孟浩然输给巡检苏麟,一点也冤枉,怪只能怪其自持才高、怨天忧人!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清夜录》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