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楼一段故事(每一座逸夫楼的背后都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座古楼一段故事(每一座逸夫楼的背后都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关邵逸夫名下的基金,主要有三个:香港媒体曾经报道,早在元配黄美玲病逝后,六叔就为儿女成立信托基金,保证孩子们一生富足,衣食无忧。邵逸夫曾说,他的儿女已过得很好,不用担心,他相信自己的财产,这辈子用不完,他的儿孙辈也用不完。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六叔的家庭关系: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父亲是旧上海有名的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经营漂染、财务等多种生意。邵氏兄妹八人,逸夫排行老六(成名后被尊称六叔)。邵逸夫一生共娶过两任妻子,与发妻黄美珍一见钟情于青年时期。1937年,二人结为夫妻,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至1997年,邵逸夫发妻辞世10周年,邵逸夫与第二任妻子方逸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当时邵逸夫90岁,方逸华66岁。
他曾是香港乃至全球最高龄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曾经掌管无线及邵氏两大媒体娱乐王国,他留下《大地恩情》、《千王之王》、《上海滩》等一部部经典的邵氏电影。
但是对于邵逸夫,年轻一代熟悉的可能不是那些曾经辉煌的电影,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邵逸夫共向祖国内地捐赠了34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目前,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
邵逸夫曾说“一个企业家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他也的确做到了,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美国旧金山市为表彰邵逸夫对该市的福利贡献,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从1985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即使百年之后,人们仍难忘这位乐善好施的老人。
其实就资产而论,“六叔”邵逸夫的财富虽然在香港非前列,但他在慈善公益上的贡献绝不比任何一个富豪差。这可能源于他处理财产的方式——透过信托基金管理财富。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六叔的家庭关系: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父亲是旧上海有名的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经营漂染、财务等多种生意。邵氏兄妹八人,逸夫排行老六(成名后被尊称六叔)。
邵逸夫一生共娶过两任妻子,与发妻黄美珍一见钟情于青年时期。1937年,二人结为夫妻,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至1997年,邵逸夫发妻辞世10周年,邵逸夫与第二任妻子方逸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当时邵逸夫90岁,方逸华66岁。
香港媒体曾经报道,早在元配黄美玲病逝后,六叔就为儿女成立信托基金,保证孩子们一生富足,衣食无忧。邵逸夫曾说,他的儿女已过得很好,不用担心,他相信自己的财产,这辈子用不完,他的儿孙辈也用不完。
有关邵逸夫名下的基金,主要有三个:
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
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
其中,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被普遍简称为邵氏基金,是最常见的捐赠主体,例如遍布大陆大学的“逸夫楼”基本均为该基金捐建。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则是为运营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而成立。
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则是“为儿女成立的信托基金”,是邵氏家族财产的最终持有者。这一基金,被委托给一个注册在百慕大的Shaw Trustee (Private) Limited的机构运营,以完成家族财产的增值保值。事实上,这个没有被普遍关注到的神秘机构,在多层架构之下,管理着邵氏家族全部的财产,为邵氏家族成员护航。
2008年底,邵氏兄弟在港股上市30多年后,宣布私有化。控股约75%的股东Shaw Holdings Inc.发出要约,以13.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公众手中的25%股份,完成对公司的100%控股,即私有化。
邵氏兄弟当时发出的公告透露,Shaw Holdings Inc.是一个投资控股公司,注册在瑙鲁共和国。公告同时指明,要约方Shaw Holdings Inc.不仅持有私有化之后的邵氏兄弟100%的股权,也是邵氏基金的全资母公司。按照合理的推论,运营邵逸夫奖的邵逸夫奖基金会,也极有可能是Shaw Holdings Inc.的全资子公司。如此,Shaw Holdings Inc.就成为了邵氏家族财产的控股平台。
继续向上追溯,公告又透露,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全资拥有Shaw Holdings Inc.。也就是说,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通过Shaw Holdings Inc.这个控股平台,在私有化后100%地持有了邵氏兄弟、邵氏基金、邵逸夫奖基金会的股权,从而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成为邵氏家族财产的最终持有者。
邵氏兄弟私有化的公告还披露,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的信托人为 Shaw Trustee (Private) Limited,指定人为邵逸夫本人,受益人则包括该公司根据信托契据挑选之任何人士或慈善团体。
根据邵氏兄弟、邵氏基金以及邵逸夫奖基金会三部分的规模,加之邵氏家族在新加坡的地产、百货,香港的部分影视资产等等,粗略计算下来,Shaw Trustee (Private) Limited运营的资产或接近百亿规模。据了解,邵逸夫很明智地选择了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打理这可观的信托资金,实现增值。这样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现代信托法之父 Austine W. Scott 曾这样评价信托:“作为处理财产之设计,其灵活性没有其他法律能匹敌,设定信托之目的就如同律师的想象力一样无限。”慈善信托作为信托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设立便捷、财产独立,并在慈善资产的管理上具备天然的金融优势,尤其是对于高净值人士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可以结合公益慈善信托与基金会各自的优势,探索多种模式,发挥其最佳的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过早地将大量财富交给子女,滋生其好逸恶劳的心态,现代人更希望有规划、有原则地将物质财富传承给子女 同时期待他们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家族财富 让财富成为生活、事业、甚至是践行社会责任的助力。由此,家族信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随着国内高净值客户财富的持续增长,高净值客户回馈社会,践行公益的需求也日渐增强。
2009年6月,平安信托受客户所托设立个人公益性信托,该信托的主要收益指定用于公益目的。该个人公益信托在平安信托组合管理与运作期间取得了稳定的投资业绩。2012年,平安信托成立国内首家家族信托,让家族信托这一在欧美已普及并拥有悠久历史的金融服务逐渐被国人所知。2015年初,平安信托又正式推出国内首个精准定位可投资金额在3000万以上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品牌——鸿承世家-家族信托。
为更好地实现财富传承与社会公益目的,前述客户成为平安信托鸿承世家家族信托客户,其个人公益性信托于2014年续约成为国内首个永续型纯公益目标的家族信托。该家族信托由平安信托对信托财产进行全权委托管理,信托的唯一受益人为一家公益慈善基金会,利用单一信托他益的功能充分实现了委托人长期持续回馈社会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