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深圳这次抗疫经验总结(战疫中的福田智慧)

深圳这次抗疫经验总结(战疫中的福田智慧)疫情初期,面对管控对象基数大、范围广以及一线人力资源紧张等难题,福田区第一时间用上AI产品。战疫,是一场跟病毒的较量,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徐峰智能服务“互联网 AI”让防控力度更强

深圳这次抗疫经验总结(战疫中的福田智慧)(1)

智能机器人在健康驿站当起了“送餐小哥”。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大年初二收到区领导关于开发疫情每日一报系统的紧急任务,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上线一个全新的防疫信息报送系统,48小时后便在全区进行了推广……这是福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李晓明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首个任务。

事实上,不仅是大数据,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智能清扫机器人、线上自助登录申报、非接触式政务服务等福田区的新技术、高科技防疫产品层出不穷,在疫情发现、预警、防治等方面,纷纷展现出了中心城区科技防疫的“硬核”力量。

如今,科学防疫已经贯穿城区防控战线的每个环节,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场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手段,为科学防治打造“科技引擎”,也已成为福田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最鲜明的特色。

●徐峰

智能服务

“互联网 AI”让防控力度更强

战疫,是一场跟病毒的较量,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疫情初期,面对管控对象基数大、范围广以及一线人力资源紧张等难题,福田区第一时间用上AI产品。

如何跟进隔离重点观察人员行踪?福田区通过无线AI摄像头、感应门禁磁条以及定位手环等,对居家隔离人员实现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探测移动、自动报警,实时掌握追踪重点对象动态。

如何精准识别异地返深人员情况?福田区运用公安智能门禁系统,进行门禁人脸识别和数据比对,精准反映重点地区来深人员信息、到达辖区时间、出入住所情况。

没有强制锁门封门、没有耗费过多人力,在AI助力之下,福田区顺利实现了管控的识别性、针对性、实效性。

如今,走在福田区香蜜湖、市民公园等大型公共场所,可以看到有不少环卫清扫机器人奋战在各个角落。它们中有无人全自动清扫机器人,也有半自动小型高温高压冲洗车以及半自动小型智能清扫设备。而这得益于福田区如火如荼的环卫现代化改革,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不但实现了大范围的机械化作业,初露锋芒的智能清扫设备还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疫情期间,福田区在重点路段投入了10台无人环卫清扫机器人、27台小型智能清扫设备和35台小型高温高压冲洗车,无人环卫清扫机器人在规划好路径后便可自行清扫,无需人工操作;而半自动智能设备只需1—2名环卫工人操作便可完成清洁作业。原来需要1000余名环卫工人才能完成的环卫工作量,在智能机器人的帮助下,只需700多名环卫工人便可完成,近300名环卫工人可解放双手,不仅减轻了工作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卫工作人员之间的接触。

“6622号客人,您的菜在第一层托盘,请取餐……”一段清脆悦耳的声音在福田区华富街道“健康驿站”响起,当住户们一探究竟时,发现原来是长相呆萌的智能机器人在这非常时期当起了“送餐小哥”,为福田区疑似病例者和密切接触者送上一日三餐。

为减轻驿站人员工作负担,降低人员接触感染风险,华富街道主动联系了深圳相关科技企业,企业免费捐赠了5台送餐机器人投入健康驿站使用。据介绍,送餐机器人承担了驿站内送餐、送药及送物工作。医护人员只需要将食物依次放置在机器人的托盘上,并在其触摸屏上选择对应房间号,送餐机器人就会自主追踪房间号,将食品和药物送达,有效降低了人员接触的频次,为降低传染风险提供保障。

精准可视

“互联网 大数据”让防控效率更高

战疫当前,精准的数据尤显珍贵。科技防疫、精准防疫,均离不开大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来到福田区智慧城市智慧中心,你可以看到调度屏幕上显示着一张福田区地图,地图上标注了福田每一个社区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居家隔离人员的数据。地图左侧显示福田区十个街道的病例数据,右侧则以折线图呈现出福田区的疫情趋势,而这就是福田区依托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所形成的疫情“大报表”。

在这张“大报表”中,福田区基层所有需要的信息皆可体现,基层每日一报、指挥部每日一调度、区里每日一发布,使这张“大报表”的信息清晰明了。同时,每日一报系统在PC、移动端都可使用,确保了基层信息填报简单、便捷。

“我们将疫情排查、上报的信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等进行疫情信息入格、入块化,建设疫情决策调度可视化分析系统,使得福田区相关单位能够及时掌握准确信息。”福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余杰表示,福田区通过将各种重点的数据,例如确诊病例、居家隔离人员、集中隔离人员等数据与相关人员配备进行配组,从而实现政府的防疫力量精准投放。

疫情期间,福田区还依托网格员信息采集系统,以一个“人口库”直接定位标识各类人员,迅速建立春节外出人员、临时来深人员、14日内到过疫情发生地人员等“四个台账”,为分析研判重点人员分布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依托线上自助登录申报系统,重点运用“一扫清”系统核查所有新抵辖区旅客在疫情期间的行程,累计完成自主申报170.51万人。

城能入、家能进,大数据不仅为福田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抓手,也顺利保障了辖区居民平稳有序的日常生活。

便民透明

“互联网 云服务”让非接触也温暖

不见面,也能办。疫情发生后,“非接触式”成为办公热词。为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不少政府推出非接触式服务,福田区也不例外。

从2月初开始,福田区便引导群众通过“智慧福田”APP等线上渠道办理业务,运用新开通的“我来跑”小程序,线上即可办理区级以下的全部政务事项,对于部分业务需要提交纸质材料或领取办事结果的,福田区也建议采用“邮寄办”方式办理,全程免跑腿,以减少公共场所交叉感染。

同时,福田区还在各学校开设“空中课堂”,发布延期开学期间在线教学指导意见,借助福田“一心六云”智慧系统,组织名师统一录制高考备考学法指导等课程,保障全区各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此外,福田区科技防疫还打造深圳市首个AI居家隔离系统,平台依托健康福田微信公众号,开设移动服务窗口,包括今日体温、智能问询、快速问诊、在线服务四个模块,近万名隔离人员在线自主申报了体温。该系统还可以在线申领福田暖心礼包,在线向社区三人组等发出求助、购物、垃圾清理等无接触服务“工单”,让数据帮服务跑腿。平台还创新引入了电子签章,截至目前,已超过1000名隔离人员在线签订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承诺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