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乔致庸放弃金榜题名的机会(乔致庸曾写过四幅对联)

乔致庸放弃金榜题名的机会(乔致庸曾写过四幅对联)这幅对联的核心在于“善”和“勤”,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善”,即通过语言表达和行为做到与人为善,以及积累善德。乔致庸的一生广积善行,如果哪年发生了天灾人祸,他总是率先开仓赈济灾民。因此,他不仅被称为“善人”,还多次得到清廷的褒奖和赞誉。第二幅:受荫祖先须善言善行善德,造福子孙在勤学勤俭勤劳。乔家大院内的对联很多,最具代表性有四幅,也都是乔致庸亲笔书写的,可见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但与乔致庸的书法相比,对联的内涵更值得我们细细研读和品味,因为其中暗藏乔致庸发家致富的秘诀,如果您能读懂其中的十分之一二,也定能受益无穷:第一幅:铭先租大恩大德,恒以礼义传家风; 训后辈务实务本,但留清白在人间。这幅对联是乔家家训,其意思不难理解,告诫子孙要懂得“感恩”和“务实”。值得一提的是,感恩不仅仅包括先祖,也包括生活中有恩的人,不过最重要还是“务实”,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才能得到良好的口碑,最后留下好的名声,如此让

提到山西您会想到什么呢?是煤老板,还是老陈醋,亦或晋商。其实,这些都是山西的特色,不过最能代表山西精神的还是后者——晋商。在晋商代表人物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乔致庸,也就是如今闻名中外的乔家大院的主人。在乔家大院内,还保存了四幅乔致庸亲手书写的对联,传说中,谁读懂了对联深藏的意义,便明白晋商的“生财之道”。究竟是什么对联呢?如果您也对乔致庸的发财秘密感兴趣,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乔致庸放弃金榜题名的机会(乔致庸曾写过四幅对联)(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乔致庸是乔家次子,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据当地百姓口耳相传,在乔致庸出生之前,乔父梦见天降火球落入乔家,因此乔致庸出生之后便得乳名“亮儿”,所以后来也就有了“亮大哥”和“亮财主”等一系列称呼。乔致庸长大后饱读诗书,还考中了秀才,但因为其兄早逝所以他不得不继承家业。从此,乔家也就在乔致庸的努力之下,开始在商场斩露头角,最后成为晋商中的巨富之一,比如当时北方最大的票号大恒德和大恒通都是乔家的产业,而且还承接了清政府的官银和军饷等业务。

乔致庸放弃金榜题名的机会(乔致庸曾写过四幅对联)(2)

随着乔家的发展,乔致庸也准备扩建乔宅,将原来简单的筒楼改建成占地约8700多平米的院落,包含6座大院落和19座小院落,共计313件房屋。值得一提的是,乔家大院体现了清代山西民居的特色,四面封闭的砖墙高约10米,还有掩体的女墙和瞭望的探口,整体形如坚固的堡垒,被誉为“古建明珠”。如今,参观乔家大院的游客络绎不绝,其内部的对联也让人津津乐道。

乔家大院内的对联很多,最具代表性有四幅,也都是乔致庸亲笔书写的,可见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但与乔致庸的书法相比,对联的内涵更值得我们细细研读和品味,因为其中暗藏乔致庸发家致富的秘诀,如果您能读懂其中的十分之一二,也定能受益无穷:

乔致庸放弃金榜题名的机会(乔致庸曾写过四幅对联)(3)

第一幅:铭先租大恩大德,恒以礼义传家风; 训后辈务实务本,但留清白在人间。

这幅对联是乔家家训,其意思不难理解,告诫子孙要懂得“感恩”和“务实”。值得一提的是,感恩不仅仅包括先祖,也包括生活中有恩的人,不过最重要还是“务实”,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才能得到良好的口碑,最后留下好的名声,如此让子孙后代铭记于心。

乔致庸放弃金榜题名的机会(乔致庸曾写过四幅对联)(4)

第二幅:受荫祖先须善言善行善德,造福子孙在勤学勤俭勤劳。

这幅对联的核心在于“善”和“勤”,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善”,即通过语言表达和行为做到与人为善,以及积累善德。乔致庸的一生广积善行,如果哪年发生了天灾人祸,他总是率先开仓赈济灾民。因此,他不仅被称为“善人”,还多次得到清廷的褒奖和赞誉。

乔致庸放弃金榜题名的机会(乔致庸曾写过四幅对联)(5)

第三幅:居家莫享清福,淡饭粗茶有真味;处事须知艰难,临深履薄是常情。

乔致庸除了“为善”外,还提倡勤俭持家,摈弃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即便是“粗茶淡饭”也有真味。当时,与乔致庸财富相当的晋商还有很多,但是他们却都将大把的银子花在生活享乐上,唯有乔致庸保持着朴素的生活,即便扩建乔宅也尽可能简单和节俭。

乔致庸放弃金榜题名的机会(乔致庸曾写过四幅对联)(6)

第四幅:惜衣惜食非是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要求自己莫求人。

这幅对联不太好理解,上联表示珍惜衣服和食物不是吝啬财物,而是珍惜自己有这样的福气,下联表示追求名利要靠自己的真本事,而不是去求人托关系。由此可见,我们要先学会珍惜自己当下所有,而不是抱怨什么都没有,同时还要端正态度,提升能力。

乔致庸放弃金榜题名的机会(乔致庸曾写过四幅对联)(7)

总的说来,乔致庸的生财之道便是“家风”,“行善”,“勤俭”和“惜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良好的家风,即源于父母的教导,同时我们也都怀着一颗善心,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成功了一半,至于最后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就看是否懂得“勤俭”和“惜福”了。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