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信任一句谎言(一个谎言三个人生)
一个信任一句谎言(一个谎言三个人生)她或许想起了先前自己跳进池塘证实了罗比对自己的在意时掩不住的窃喜,但当青年忘情地看着姐姐,她能想象得出那双明亮蓝眸里满满都是塞西莉亚的影子。陶瓷花瓶碎块掉进水里,布里奥妮透过窗口看见姐姐在青年面前湿身裸体曲线毕露。在一个夏日午后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假装不经意地问管家的儿子罗比能不能来观看表演。年少的心事曲折得抽丝剥茧才能窥见一二:也许是暗恋,她至少对这个阳光俊朗的青年有着好感。导演乔怀特的电影美得像每一帧都像是精心打磨的诗句,夏日里明快的光影,在爱情里拉锯暧昧的男女,一切梦幻得不真实。
偶然一次看到《赎罪》这部电影。
塞西莉亚一袭绿色长裙置身暗夜,美得惊心动魄,罗比的深邃蓝眸随时能让人溺毙其中。
而印象最深的是布里奥妮,这个十三岁的姑娘让我恨得牙痒痒。
01 关于布里奥妮布里奥妮,一个喜欢文字和幻想、立志成为作家的十三岁女孩。
在一个夏日午后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假装不经意地问管家的儿子罗比能不能来观看表演。
年少的心事曲折得抽丝剥茧才能窥见一二:也许是暗恋,她至少对这个阳光俊朗的青年有着好感。
导演乔怀特的电影美得像每一帧都像是精心打磨的诗句,夏日里明快的光影,在爱情里拉锯暧昧的男女,一切梦幻得不真实。
陶瓷花瓶碎块掉进水里,布里奥妮透过窗口看见姐姐在青年面前湿身裸体曲线毕露。
她或许想起了先前自己跳进池塘证实了罗比对自己的在意时掩不住的窃喜,但当青年忘情地看着姐姐,她能想象得出那双明亮蓝眸里满满都是塞西莉亚的影子。
旁边蜜蜂嗡嗡地叫人心烦,布里奥妮可能也觉得不真实,那封言语露骨的信,书房里“不堪”的一幕……
盛夏的高温蒸腾着一切,鲜活黏腻的爱情不像剧本上按部就班的动作和台词,看得让人害怕又莫名生气。
那时她还来不及察觉这种不知名的情绪,叫嫉妒。
这份年少的嫉妒使得当天夜晚表姐劳拉的性侵事件发生时,这个小女孩莫名的憎恶和扭曲事实的指控变得有因可循。
导演的镜头和创作者的笔触一般精准,愚钝懦弱的表姐、将错就错的富商......
那些隐私的人性被细腻描绘,不是大奸大恶却让人咬牙切齿。
布里奥妮在灯下重复:“Yes,I saw him with my own eyes。”
斩钉截铁 带着让人毛骨悚然的快意。
前途光明的罗比进了监狱,本应幸福的恋人分离,后来二战爆发,罗比参军,塞西莉亚与家人断绝关系当了护士。
再后来的故事就像电影的镜头:现实、回忆、梦境交错,美好是花海里转瞬即逝的幻影,只有绝望和荒芜是真实的。
02 无法收场的悲剧《赎罪》实在不是一个让人观感畅快的电影。
不只是它让人悲怆无力的结局,还有那不断转换的人物视角和间或穿插闪回的剧情。
这种没有条理、梦呓般的叙事方式,很容易让人分不清到底哪一部分是真实的,哪一部分只是主角的臆想。
电影标题是“赎罪”,故事糅合了记录、回忆、“戏中戏”小说,还掺杂了主角的误解、嫉妒、悔恨和期翼等复杂的感情色彩。
如何呈现这个故事?这是最考验导演功力的地方。
视角的转换伴着急促的打字机音效,导演乔怀特精妙的剪辑让重复的、真假交织的叙事分外流畅,但再富有诗意的电影语言都缓和不了原著作者伊恩·麦克尤恩在小说中传达的冷峻和寒意。
回到悲剧开始的地方——那个不同寻常的夜晚。
当布里奥妮说出“I know who was it”时,在没有确凿证据、“嫌疑人”不在场的情况下,父母、兄长、审讯官、警察、医生,一群体面理智的成年人正襟危坐,以一副正义凛然的阵势助长小女孩谎言的气焰。
仅凭一面之辞和一封信件给罗比定了罪,不容辩驳地、轻率地否决了一个年轻人的一生。
试想一下如果是真凶马歇尔被指认,他们的表情会是如何精彩:
富有的巧克力大亨,怎么会看上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那个有着卑劣基因的下人儿子还有可能。
很多时候,人们看见的真相往往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人们想看到的真相。
而所谓的追寻事实,不过是在寻找可以佐证、确认这个“真相”的东西而已。
这个所谓的“真相”,不过是人们自身的执念与偏见的产物罢了。
人性如此,成年人尚无法避免,更何况是一个带着嫉妒、恐惧的十三岁女孩。
一个谎言,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18岁的布里奥妮开始明白这句话。
强烈的歉疚使她放弃了剑桥大学成为军队护士,并不断给塞西莉亚写信请求见面。
当黑夜里罗比叹息着默念爱人的名字,悠长沉郁的配乐响起,悲伤早已埋下伏笔。
关于战争,电影中五分钟的长镜头是影史经典。
没有硝烟弥漫血淋漓的战争场面,狂欢、迷茫的人群,喧闹又颓丧,犹如末日般的气息.....
敦刻尔克大撤退,这场被称为“二战史上的奇迹”、给了英法联军喘息之机的军事行动,是历史的转机,也是主角罗比命运的终点。
影片对战争的讽刺和控诉不言而喻。
个人的命运被裹挟进时代的洪流里,不可控的外界因素下,悲剧一发不可收拾。
03 布里奥妮是谁?看到后半段布里奥妮鼓起勇气找到姐姐,发现罗比生活在塞西莉亚的小屋时,我和她一样松了口气,庆幸她还来得及对他们说一句“对不起”。
但这终究不是现实,这只是她人生里漫长赎罪仪式的一部分。
“I gave them the happiness。”
片尾,镜头前白发苍苍的布里奥妮声音颤抖。
她在书里编撰美好的结局,又撕开真相,还原自己一手导致的悲剧:
塞西莉亚和罗比的爱情只有阔别三年后的那短短半小时的温存,之后,一人死于战场上的败血症,一人在空袭中丧生,再未得相见。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那场战火没有给布里奥妮丝毫余地。
她把自己的歉疚写成文字,形成书籍,命名为“赎罪”。
她把余生供无数人评论、分析、指责,活成谨言慎行的反面教材。
她将自己钉上十字架,排除一切阶级的隔阂和生活的不确定,不留一丝侥幸。
她和人们一遍又一遍想象塞西莉亚和罗比没有被那个小女孩横加干涉的美好人生,仿佛这样就能消解哪怕一丝一毫午夜梦回的空洞和惊悸。
但整个故事中,阶级、司法、偏见、战争无一不是“罪人”,布里奥妮只是多米诺骨牌方阵中小小的一个。
十三岁的布里奥妮不只是她自己,她是我们每个人年少无知时一次不加思考的莽撞和不自觉的恶意。
年少的我们充满好奇,也坚信自己看到的世界,只是那个世界太小,装不下那么多思虑和考量。
一个仓促的谎言太容易在不自知的嫉妒里成形,所幸它们大多变成多年后回忆里无伤大雅的“年少无知”,只有那极少数的罪恶感会随着时间延续,慢慢织成密不透风的牢笼。
善良的人往往背负着更深重的愧疚。
就像《追风筝的人》里少年时背叛友情的阿米尔,多年后万般艰险也要回到满目疮痍的故国寻求救赎。
布里奥妮是谁?
年少的布里奥妮是年少的我们那不幸的小部分。
布里奥妮是我们每个人。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小小的怯懦卑劣,但你永远不知道,一个谎言、一个评论、一次微不足道的恶意,会给别人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惊涛骇浪。
比起布里奥妮的没有转圜无法赎罪,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成长来觉察来反省来道歉。
所以,在生活中保持温暖与善意吧。
正如《奇葩说》的陈铭所说:只有一生温暖纯良了,才能谈论爱与自由。
作者:二汀,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