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仓央嘉措下一任活佛(是活佛还是情圣)

仓央嘉措下一任活佛(是活佛还是情圣)”想她想得放不下注:松石,藏族人喜欢的一种宝石,通常是绿色的,其中绿里透白的是上品,据说有辟邪护身的作用。他把那位姑娘的美比作是松石,说明她的美让人欢喜。拾起来又抛到路旁“选自《仓央嘉措情歌》这首诗歌讲诉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仓央嘉措匆匆地走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漂亮的姑娘。这个姑娘被仓央嘉措的俊朗所吸引,不觉感到心跳加速,便娇羞的低下了头,脸上飘起粉红的花,之后又害羞的走了。仓央嘉措显然有几分遗憾,没有与这个姑娘相识,但也只能作罢。

仓央嘉措下一任活佛(是活佛还是情圣)(1)

仓央嘉措,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仓央嘉措下一任活佛(是活佛还是情圣)(2)

”路上遇见的姑娘

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恰似白色的松石

拾起来又抛到路旁“

选自《仓央嘉措情歌》

这首诗歌讲诉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仓央嘉措匆匆地走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漂亮的姑娘。这个姑娘被仓央嘉措的俊朗所吸引,不觉感到心跳加速,便娇羞的低下了头,脸上飘起粉红的花,之后又害羞的走了。仓央嘉措显然有几分遗憾,没有与这个姑娘相识,但也只能作罢。

注:松石,藏族人喜欢的一种宝石,通常是绿色的,其中绿里透白的是上品,据说有辟邪护身的作用。他把那位姑娘的美比作是松石,说明她的美让人欢喜。


仓央嘉措下一任活佛(是活佛还是情圣)(3)

”想她想得放不下

如果这样去修法

在今生今世

就会成个佛啦“

选自《仓央嘉措情歌》

这首诗有几种译法:

1、于道泉:若以这样的精诚,用在无上的佛法。即在今生今世,便可用肉身成佛。

2、曾缄: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身成佛有何难。

3、我也有一种译法:爱得拿不起也放不下,无奈也是一种境界,修得虔诚的是想她的那颗心,在今生今世,若果这般去修禅会不会成佛?

注:有人认为这是一首佛法诗,因此,以”艳情“为主的刘希武译本,没有翻译。


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到了仓央嘉措感情色彩丰富的一面。爱情与宗教也许本不该有矛盾,但在春心泛动的情与欲里,是一个泛滥,也是一种相悖。所以,才有仓央嘉措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感慨。


仓央嘉措下一任活佛(是活佛还是情圣)(4)

在西藏,说到仓央嘉措,那是家喻户晓,他是一个传奇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15岁时在拉萨举行坐床仪式而被立为活佛,从此卷入了复杂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他在位将近十年,西藏的政治局面还能保持表面的平静。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仓央嘉措在这期间写了大量情诗,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三百多年来,他的情诗一直在西藏民间广为传唱。他的风流浪漫并不妨碍他的达赖喇嘛的身份,被称为“迷失菩提”。仓央嘉措23岁那年,西藏统治者桑结嘉措和执掌西藏实权的拉藏汗斗争激化,活佛本人也陷入了这场权利斗争的漩涡之中。此后拉藏汗诛杀了桑结嘉措,并污蔑仓央嘉措是一个“假达赖”。并召集拉萨三大寺住持开会,指控仓央嘉措行为不检,有违清规,并上奏康熙皇帝要将他废黜。但住持们却认为这不过是“性迷菩提”,没有认同拉藏汗的意见。因为复杂的政治斗争,康熙为了维护大清江山的全局稳定,以及长远的军事计划,不得不暗中默许将仓央嘉措解送京师,但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安置这位活佛。在正史中记载,仓央嘉措走到青海湖畔的时候被杀,年仅25岁。


仓央嘉措下一任活佛(是活佛还是情圣)(5)

仓央嘉措写了多少情诗,流传到今天的又有多少呢?没有明确的答案。我国藏族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佟锦华教授对仓央嘉措的诗歌数目做过详细的统计,他在《藏族文学研究》一书中曾提到:“解放前即已流传的拉萨藏式长条木刻本57首;于道泉教授1930年的藏、汉、英对照本62节66首;解放后,西藏自治区文化局本66首;青海民族出版社1980年本74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本124首;还有440多首的藏文手抄本,另有人说有1000多首,但没见过本子"。


仓央嘉措下一任活佛(是活佛还是情圣)(6)

1693年,正月十六,仓央嘉措诞生在西藏南部的门隅。

1685年,仓央嘉措被确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桑结嘉措派人将他迁居夏沃,暂住措那宗寺庙。据说,这些行动都是严格保密的。此后,他的生活在格鲁派僧人的照料下,修习佛法,连父母都不能接近。

1690年,仓央嘉措在当地的巴桑寺中开始正式学习佛法。

1697年,4月,仓央嘉措从措那启程,前往拉萨,途中暂住浪卡子。9月,仓央嘉措与约好的五世班禅会晤,受沙弥戒,取法号仓央嘉措。这期间,他的父亲去世。10月25日,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

仓央嘉措虽然身居西藏政教首领的位置,却不能掌握政教大权,实际上是桑结嘉措找来应付康熙皇帝的傀儡。年轻的仓央嘉措,在华丽的布达拉宫里整天翻阅枯燥无味的经文。

1698年,仓央嘉措开始学习更多的经典,他的老师都是各教派的著名学者,精通多种学问的桑结嘉措也亲自教他。

1703年,仓央嘉措年满20岁,五世班禅从后藏来拉萨为他授比丘戒,但已经投入爱神怀抱的年轻达赖,回绝了班禅的授戒。不仅没有接受比丘戒,连过去的沙弥戒也不愿意遵守了。他穿上俗装在拉萨的公园和居民游玩,接触了许多歌手和女友。在这些所谓的“下流社会”来往,生活也变得富有色彩。

1706年,拉藏汗面斥六世达赖。5月27日,六世达赖动身启程被押解京师。行至青海湖畔去世。

1757年,9月,阿旺多尔济的《仓央嘉措秘传》成书,声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并未故于青海,且曾在1716年收他为徒。至此,仓央嘉措生死成谜。


仓央嘉措离开人世已近三百年。然而,在雪域高原这片高天厚土上,有关仓央嘉措及他的情歌的研究却争论不休。他是活佛,还是诗人,亦或是情圣?人世间的逗留,仅有短暂的25年,仿佛就是为了留下这些诗篇。

仓央嘉措拥有渊博的学识与飞扬的文采,他写有《无生缬利法》、《黄金穗故事》、《答南方人问马头观音法》等佛教著作。在他短暂的宗教、政治生涯里,他以惊人的才华谱写了千古流芳的诗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仓央嘉措情歌》。

在仓央嘉措种种情思的背后,是坚忍不拔的抗争精神和巨大的勇气。在众人匍匐在佛主脚下时,唯有仓央嘉措独醒,独省,独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