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  ——在“青岛·上街里”招商场景发布会上,承载市井烟火的劈柴院,体验慢调生活的四方路街区,充满时尚艺文的黄岛路新片区,充盈浪漫元素的海誓山盟广场,展示百年历史的青岛商会旧址,尽显欧韵文化的圣心修道院,宜居宜业的三江里人才公寓,纵享品质生活的复兴里成为市南区集中推介的8大招商场景。八个片区尽显老城特色,尽彰历史底蕴,尽呈厚重文化。  ——在三江里片区,通过线下、线上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构建起“老建筑 新消费”“旧里院 新经济”“原场景 新体验”的业态场景,历史城区更具人气和吸引力。  2022年初,青岛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中山路区域作为城市更新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作为青岛未来规划部署的关键一环,在城市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山路的再发展和再振兴,要综合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多种自然人文要素来充分考虑。这一过程中,为了促进老城区的复兴,在城市更新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嘉宾 青岛报道

  老城区作为一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承载着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代乃至几代人不可磨灭的城市记忆。而随着城市中心的转移,老城区衰退与复兴无可避免的成为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

  老城的复兴,不止于修缮建设,更要通过产业的导入,注入新的长效活力,能否真的让老城区活起来,考验着城市的规划和治理的能力。

  承载着青岛城市文明烟火的中山路片区,在城市更新和建设中,正成为一个老城区复兴的样本。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1)

  2022年初,青岛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中山路区域作为城市更新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作为青岛未来规划部署的关键一环,在城市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山路的再发展和再振兴,要综合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多种自然人文要素来充分考虑。这一过程中,为了促进老城区的复兴,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的开局之年,中山路片区在多维度的筹划下,复兴之路已初见端倪。

  百年“烟火气”聚拢“大流量”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展越来越迅猛,青岛如何重新塑造中山路这一百年老街?如何增强其独特的生命力?在中山路,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正以丰富的项目建设和品牌打造,连接着历史与当下,逐渐架设起一座人文与现代的沟通桥梁。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2)

  ——在三江里片区,通过线下、线上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构建起“老建筑 新消费”“旧里院 新经济”“原场景 新体验”的业态场景,历史城区更具人气和吸引力。

  ——在“青岛·上街里”招商场景发布会上,承载市井烟火的劈柴院,体验慢调生活的四方路街区,充满时尚艺文的黄岛路新片区,充盈浪漫元素的海誓山盟广场,展示百年历史的青岛商会旧址,尽显欧韵文化的圣心修道院,宜居宜业的三江里人才公寓,纵享品质生活的复兴里成为市南区集中推介的8大招商场景。八个片区尽显老城特色,尽彰历史底蕴,尽呈厚重文化。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3)

  ——今年7月,2022青岛•市南首届上街里啤酒节成功举办,时隔31年啤酒节再次回到市南区,中山路成为全市的“流量担当”,周边商超、餐饮等服务业营业额翻倍。

  ——在中山路百盛,1400平方米的裸眼3D大屏幕开屏亮相,结合了当下青岛特色、时尚元素、前沿科技于一体的视觉体验,让这里成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国庆前夕,中山路城市记忆馆正式开馆,沉浸式影院、百年商街变迁光影巴士等多层次的媒介手段,为游览者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国庆期间入围山东十大热门景区。

  ——银鱼巷从去年开始便已成为潮玩热街,老里院、老房子的改造利用,新和旧在此碰撞,让老街里成为活力四射的潮流地,不久前,黄晓明、黄渤、马伊琍、林允、毛晓彤等多位明星更是纷纷前来自发打卡、休闲放松。

  不难发现,在中山路片区的众多举措中,对于历史建筑、文化内涵、人文情怀等现有历史资源的运用更为灵活,对于新鲜业态、消费场景等现代热点的结合更为紧密。这一系列举措,首先为沉寂多年的中山路带来了人气,引来了“大流量”,仅上街里啤酒节期间就累计吸引市民游客近百万人次,节会盛况使人仿佛重回千禧年跨年之夜。上街里啤酒节的成功举办为激发老城区活力提供了良好样板,在业态的丰富与提升中活化了文化内涵,使市民游客在此体会城市脉络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老城区新兴的勃勃生机。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4)

  今年以来,市南区历史城区6条攻坚战线31项任务齐头并进,10大战区90个项目建设全面展开,通过“品牌示范 流量导入”项目落地,“老街里”加速焕新,一个以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正在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数字科技重塑老城发展新格局

  当下,处于风口期的数字科技已经成为各大旅游城市宣传的热点,处于青岛旅游资源核心地带的中山路老城区在这条新赛道上也展开了积极的产业布局。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5)

  今年,市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强化沉浸式VR技术在老城区应用”,无论是老建筑投影秀夜游、上街里啤酒节还是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开馆,AR、MR等均作为核心技术手段被运用其中,以可视化的数字技术为老城区赋能,使文化和历史“可视化”的同时,老城区更显时尚、现代,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事实证明,“地标建筑 文化创意 数字科技”这一形式的运用是值得推广和复刻的,以今年中秋节期间胶州湾跨海大桥AR秀为例,通过数字技术与创意设计的加持,为胶州湾跨海大桥这一青岛地标打造出了现象级融媒体传播作品,据不完全统计,该作品播放量已超两亿次。而以中山路为代表的青岛历史城区核心区面积达6.3平方公里,涉及商业、历史文化、商务、旅游等多种业态,如此之大体量、业态丰富的地标区域,在未来数字科技的应用必将更为广泛。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6)

  从宏观上看,通过数字科技手段赋能的老城区,在此阶段内流量不断飙升,这一老城复兴发展的新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技术手段寻找到了老城复兴的“增长点”,提升了老城区的吸引力,也为系统解决老城区复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从微观上看,中山路老城区围绕数字文化创意展开的一系列举措,可以进一步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入驻与融合服务,这一手段可以为老城复兴打开新的市场,营造新的场景,最终以科技和创新之力,为区域发展增加内在活力。

  而归根到底,老城区的核心是文化,以文化为根的老城区可以为数字科技持续输送丰富的内容养分,科技手段有了文化内容做根基,可以营造出充沛的表现形式,这对于重构中山路历史片区新格局提供了更多可能。

  以城市更新项目破局老城复兴难点

  诚然,老城复兴非一朝一夕,从当前的大环境来看,制约中山路复兴的因素还有很多,但在青岛城市更新建设的大背景下,新阶段的中山路发展方向更显可持续,不少难题正在解决当中。

  例如近期开始改造提升工程的劈柴院,作为中山路区域的核心地标之一,多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的经营规划,很难看到整体性成规模的营销活动,这是市民游客一直所诟病的一点,也导致劈柴院的旅游影响力多年来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升。在根据相关规划,该片区将以特色美食为流量入口,配合沉浸式非遗体验、潮品潮物等新式体验,营造可消费、可体验、可参与的市井生活场景,打造有历史内涵、商业氛围、生活气息和文化故事的民俗风情体验区,整体改造项目有望在明年3月底竣工。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7)

  再如众多城市老城区的共同“痛点”——停车难问题。今年以来,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禹城路人防停车场、六街口地下机械停车库等智慧化停车场陆续投入建设和使用,充分活用了闲置资源,多渠道增加老城停车供给,缓解了停车供需矛盾。

  对于老城区极为重要的人才问题,市南区则充分挖掘了老城区里院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打造了济宁支路人才公寓、“才来市南”人才旅社等为代表的人才项目,为青年人才提供集居住、文化、商业、休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共享社区,以提升区域内的人才吸引力、要素聚集力和产业承载力,为青年人才提供了舒适便捷生活空间和创业成长空间。

青岛复兴历史街区(老城区复兴的样本)(8)

  随着城市建设项目在老城区不断落地生根,这条交汇着历史与现代的中山路正逐渐恢复着往日生机,在城市化的未来进程中,这里必将焕发出新的色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