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从反秦到白山上带兵(刘邦横扫天下又有韩信相助)
刘邦为什么从反秦到白山上带兵(刘邦横扫天下又有韩信相助)汉军衣衫单薄,许多人的手指和脚趾被冻伤,情况十分危急。陈平建议刘邦用厚礼贿赂阏氏(单于的夫人),刘邦应允。阏氏被汉朝的财物冲昏了头脑,于是对冒顿说,我们虽然攻占了汉朝的土地,但一时半会无法居住,再说也没有君主相互围困的例子,我们还是撤围退兵吧。此时天寒地冻,汉军后勤补给出现了困难,所以刘邦只能速战速决,对方则不然。求战心切的刘邦登上平城东边的白登山视察地貌,勘探匈奴军情。没想到被早有准备的冒顿单于重重围困于白登山上。匈奴是活跃在北方的游牧民族,秦汉之际其首领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实力强大,经常南下骚扰中原地区。匈奴人精于骑射,来去如风,作战方式飘忽不定,让韩王信吃尽了苦头。前201年,韩王信被冒顿单于重重围困,多次向匈奴求和未果,刘邦派援军前来。援军一到,看他被包围这么久还没啥事,刘邦便怀疑其和匈奴有密约,多次指责韩王信有二心。韩王信自知受到猜忌,死期将至,于是投降匈奴,一同进攻立国不久的大汉
前200年,刚刚横扫天下的汉高祖刘邦起兵北上平叛,却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险些全军覆没。而用兵如神的韩信仍然在世,他为何没有阻止白登之围的发生,当时韩信又在干什么呢?
韩信受到猜忌,被人告发谋反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人称“兵仙”。起初投奔项羽,但没有得到重用,于是转而投靠了刘邦,受到重用,为其击败项羽,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在垓下之围后,刘邦就趁势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封他为楚王,都下邳。
即便如此刘邦还是不放心,在白登之围的前一年,也就是前201年,以谋反为名将其贬为淮阴侯,控制在洛阳。韩信气愤的说,刘邦这是“兔死狗烹”之举。可见韩信这时在刘邦这里已经失宠了,能保住性命尚属不易,哪敢再向刘邦提出建议,甚至领兵作战呢?
何况韩信对刘邦的做法是很不满的,据《史记》记载,韩信以身体不适为由多次拒绝同刘邦出行,而且耻于同樊哙、周勃、夏侯婴等人为伍,不满情绪非常明显。除韩信之外,和他同名同姓的韩王信(受封为韩王,为和韩信区别,一般称为韩王信)同样受到刘邦的猜忌,把他从韩国故地打发到太原以北的苦寒之地去对抗匈奴。
匈奴是活跃在北方的游牧民族,秦汉之际其首领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实力强大,经常南下骚扰中原地区。匈奴人精于骑射,来去如风,作战方式飘忽不定,让韩王信吃尽了苦头。
前201年,韩王信被冒顿单于重重围困,多次向匈奴求和未果,刘邦派援军前来。援军一到,看他被包围这么久还没啥事,刘邦便怀疑其和匈奴有密约,多次指责韩王信有二心。韩王信自知受到猜忌,死期将至,于是投降匈奴,一同进攻立国不久的大汉王朝。
刘邦求胜心切,遂有白登之围韩王信投降匈奴,这对刘邦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前200年冬,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刘邦起大军北上平叛。韩王信和匈奴联军被汉朝的战车和骑兵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接连败退,刘邦乘势追击,一直到了平城(现山西大同)。
此时天寒地冻,汉军后勤补给出现了困难,所以刘邦只能速战速决,对方则不然。求战心切的刘邦登上平城东边的白登山视察地貌,勘探匈奴军情。没想到被早有准备的冒顿单于重重围困于白登山上。
汉军衣衫单薄,许多人的手指和脚趾被冻伤,情况十分危急。陈平建议刘邦用厚礼贿赂阏氏(单于的夫人),刘邦应允。阏氏被汉朝的财物冲昏了头脑,于是对冒顿说,我们虽然攻占了汉朝的土地,但一时半会无法居住,再说也没有君主相互围困的例子,我们还是撤围退兵吧。
冒顿经不住耳边风,再加上阏氏的私下安排,匈奴放松了对刘邦的围困。而当时天降大雾,刘邦便趁着大雾徐徐撤回了平城。等到冒顿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于是白登之围解除。
白登之围的教训与韩信的结局白登之围虽然解除,但给了刘邦两个深刻的教训。一是汉朝初建,百废待兴,国力尚未恢复,不宜与匈奴正面交锋;二是异姓诸侯王不可靠。所以刘邦回朝后立即采取了相应措施。
首先,刘邦认清了现实,改变了对匈奴的政策,以和亲手段来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为汉朝恢复国力争取时间,咱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其次,剪除剩余的异姓诸侯王。韩王信投降匈奴,让刘邦对剩余异姓诸侯王彻底失去了耐心,于是接连以谋反之名处死了韩信、卢绾、彭越和英布这四个势力比较强大的异姓诸侯王。赵王和长沙王因没啥能力,刘邦就饶过了他们。
而韩信因受到刘邦的猜忌和贬斥,确实有谋反之心。前197年,陈豨叛乱,刘邦前去平叛。而韩信则早早和陈豨暗中商议,只要他举兵,韩信就作为内应。这个消息被吕后得知,便设计把韩信骗到长乐宫中放置大钟的地方,将其斩杀。
刘邦剪除了异姓诸侯王后,便大封同姓诸侯王拱卫王室,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到汉景帝时期,同姓诸侯王竟然发动了“七国之乱”,可见分封制对强化中央集权、拱卫王室来说并无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