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向守志抗日第一战(向守志上将回忆)

向守志抗日第一战(向守志上将回忆)下午3时 检阅的时刻到了。军分区和地委、县委的领导来到会场。我向秦基伟司令员报告后 首长们开始检阅部队。检阅完毕 秦司令员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给部队讲话。他说“同志们!准备好了没有?”部队像山洪暴发般喊出一个声音:“准——备——好——了!”李川沟是太行1地委、1军分区所在地 位于河北省赞皇城西侧 四面环山。1945年8月下旬的一天下午 在李川沟的河滩上 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 绣着几个金黄色的大字——“太行军区1分区第10团”。红旗下面 指战员们穿着崭新的军装 排成整齐的队伍。队伍的后尾 是一列列头上系着白毛巾的民兵。长矛林立 红缨似火 和部队那雪亮的刺刀 恰成鲜明的对比。当时 我率10团参加在平汉路上的作战行动。8月22日 我团进行了扩编。过去 团直接指挥到连 现在全团扩编为3个营 每营3个连 加上团直特务连、侦察连和机炮连 共十多个连队 原来500多人扩编为2800余人 小团一下子变成了大团。

抗日战争胜利后 是内战?还是和平?中国面临新的选择。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 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为“心腹之患” 为夺取抗战的胜利果实 蓄谋发动反革命内战 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他们在尚未准备就绪的情况下 运用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一面邀请中国共产党派代表赴重庆商谈国家大计 一面加紧全面内战的部署。他们命令日伪军拒绝向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缴械;把形形色色的汉奸、伪军收编为“国军” 加官晋级 令其“就地维持地方治安”;调集国民党军主力抢占交通线 进攻解放区。

向守志抗日第一战(向守志上将回忆)(1)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前的组雕《太行山》

加强应战准备,保卫胜利果实

山西的阎锡山更是恬不知耻 竟要日军用坦克护送他进太原。国民党第11战区孙连仲部的3个军集结郑州 在战区副司令马法五、高树勋的率领下 于9月沿平汉铁路向北进犯。在抗日战争中畏日军如虎的这些国民党军 现在开始“下山摘桃” 放手来抢地盘、抢城市、抢胜利果实。中共中央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 在派代表同蒋介石集团谈判的同时 对其发动内战的阴谋保持高度警惕 领导解放区军民从各方面加强应战准备 保卫胜利果实。

当时 晋冀鲁豫解放区是国民党军北犯的要冲 也是国民党军进攻的重点之一。8月20日成立的晋冀鲁豫军区 在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领导下 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 采取了一系列的果断措施。首先 建立了野战兵团 将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分别编成支队、纵队 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仅太行军区就成立了太行纵队(不久改为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和3个支队。其中第1支队 由我所在的第10团、邢立团、5分区第1团组成 秦基伟任司令员 李震任政治委员。其次 在部署上作了调整:集中主力发起上党战役 消除心腹之患;以太行、太岳军区各一部 攻取焦作、沁阳等日伪军据点 控制黄河北岸广大地区 制止国民党军的机动;以太岳军区地方部队在同蒲路沿线破击铁路 阻击国民党军前进;以冀鲁豫军区主力和冀南、太行军区各一部 加紧肃清平汉线新乡以北的日伪军 务求控制一段铁路 为打击北犯的国民党军准备战场。

“为谁来扛枪,为谁来打仗”

当时 我率10团参加在平汉路上的作战行动。8月22日 我团进行了扩编。过去 团直接指挥到连 现在全团扩编为3个营 每营3个连 加上团直特务连、侦察连和机炮连 共十多个连队 原来500多人扩编为2800余人 小团一下子变成了大团。团党委号召群众积极参加对日最后一战 平定、昔阳、赞皇等地青年踊跃参军补充到我团 团里原来的老兵当班长 班长当排长 排长当连长 连长当营长。由于部队扩编速度快 装备一时跟不上 新参军的战士用的还是大刀、红缨枪,有的把炸药包背在身上。虽然装备简陋 但每个战士都是自愿参军 懂得“为谁来扛枪 为谁来打仗”的道理 依然士气如虹 斗志高昂 展示了正义之师不可战胜的威武形象。

向守志抗日第一战(向守志上将回忆)(2)

9月初传来上级命令 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要我们团转到平汉路上作战。我立即和副团长方文举、副政委方官富等一起商量 召开干部会议进行研究。秦基伟司令员亲自到会作动员。他要求大家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晋冀鲁豫军区首长的指示精神 以战斗的胜利 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 配合毛主席赴重庆谈判 保卫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经过动员 全团干部战士摩拳擦掌 迅速掀起了“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为配合毛主席和平谈判而战”的热潮。

千军万马,杀下太行山

太行山 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处 它东北、西南走向 绵延400多公里 南临波涛汹涌的黄河 北连气势宏伟的万里长城。自南至北 蜿蜒千里 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山间多陷落盆地和险要关隘。太行山有“太行八陉” 为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间的交通孔道。北部山地沿内长城有雁门关、平型关等重要关口。起伏连绵、耸立云霄的巍巍太行山,在抗战时期 一直是我抗日军民的根据地 一直是八路军前线指挥部的所在地 也是我在抗日战争时期战斗、生活的地方。

李川沟是太行1地委、1军分区所在地 位于河北省赞皇城西侧 四面环山。1945年8月下旬的一天下午 在李川沟的河滩上 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 绣着几个金黄色的大字——“太行军区1分区第10团”。红旗下面 指战员们穿着崭新的军装 排成整齐的队伍。队伍的后尾 是一列列头上系着白毛巾的民兵。长矛林立 红缨似火 和部队那雪亮的刺刀 恰成鲜明的对比。

下午3时 检阅的时刻到了。军分区和地委、县委的领导来到会场。我向秦基伟司令员报告后 首长们开始检阅部队。检阅完毕 秦司令员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给部队讲话。他说“同志们!准备好了没有?”部队像山洪暴发般喊出一个声音:“准——备——好——了!”

望着眼前浩荡的征人战马 真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

秦司令员在反攻动员报告中说:自从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我们太行军区就根据中央指示 组织起数路声势浩大的反攻大军。以7个团组成的西进支队 由军区李达司令员率领向西挺进;第7、第8分区主力组成的道清支队 向道清路的新乡、博爱一带进击;第2分区主力逼向太原;我1分区的任务是出击平汉路,抢占交通要点,阻止蒋介石篡夺胜利果实;其他分区部队和地方反攻部队 均向当面之敌展开进攻。总之一句话 千军万马 浩浩荡荡 杀下太行山……广大指战员们激动地喊起了“为党为人民和1分区争取新荣誉”等口号。当秦司令员最后向部队宣布说:这次反攻首先打赞皇。指战员和民兵们的情绪顿时就像烈火般的被点燃起来。部队高唱着战歌 浩浩荡荡地向赞皇城进发!

群众敲锣打鼓,欢迎自己的政府

就要离开并肩战斗了8年的太行山人民群众 我和战友们都有些依依不舍。太行山 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 也是英雄的山、胜利的山。我们爱太行山的群峰林立 雄关险隘 也爱这里的景物花木和太行人民。太行山养育的八路军都爱太行山 我们和太行山一样 既有山的沉稳 山的坦荡 山的胸怀和山的脊梁 也有山的内涵 山的思想 山的品格和山的雄壮。

下太行 军威壮 与8年前我们进军太行大不一样 我们的队伍兵强马壮 势不可挡。

赞皇城位于平汉路西侧。城里的鬼子早在几天前就仓皇逃跑了 守城的只有伪军一个保安团。我军开抵城下 白天,无数民兵围着城墙转;晚上 我军利用夜暗发动攻击,已成惊弓之鸟的敌人无心顽抗 我们乘势一举攻克了县城 歼灭了伪县政府和保安团全部。我们用缴获的敌人武器武装自己,进一步壮大了力量。

向守志抗日第一战(向守志上将回忆)(3)

赞皇人民重见天日 张灯结彩 庆祝胜利 全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城里 到处都挂起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巨幅画像 欢迎我军入城的标语贴遍了大街小巷。我们所到之处人群拢集 欢呼:“共产党万岁!”人们把对共产党的热爱 一下子都倾注在子弟兵身上。一个卖瓜果的小贩 喜得如痴如狂,把筐子里的桃子一个个向空中抛掷 跳着高喊:“不要钱的胜利果 请大家吃啊……”要不是一队队的俘虏不时从街头穿过 谁能想到不久前这里曾发生过战斗!

伪县政府的白牌子被摘掉了 赞皇县人民民主政府迁进来 群众敲锣打鼓 欢迎自己的政府。老百姓和民兵汇集在县政府门前 都好奇地想走进去转一转 看一看。县政府的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地接待了第一批来访的客人。于是 参观的人群鱼贯而入。在各科、室和县长办公的椅子上坐一坐 看一看 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我是自愿报名参加八路军 不是谁动员的”

抗日政府为了庆祝胜利 召开了军民庆祝大会。这天正逢集日 县城近郊的老乡都赶来了。我们团也参加了大会 与群众一起欢庆胜利。当王县长走上主席台时 台下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望着王县长那身褪了色的灰布制服 不住地交口称赞王县长的艰苦朴素。王县长向到会群众宣布了城市政策 并说今后实行减租减息 取消苛捐杂税 实行合理负担。他又号召大家平毁封锁沟、封锁墙 修整土地。群众静静地听着 人人笑逐颜开 称赞政府是人民的好政府。接着 县救联主席、分区武委会赵部长相继讲话 号召大家组织起来 参加各种群众组织 参加民兵和八路军 积极反攻 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刚刚宣布自由讲话,一个青年妇女就从人群中挤上台来,她稍带着胆怯和害羞的神情 向台下扫了一眼 然后说:“保卫胜利果实人人有份,我们妇女要动员男人上前线,绝不能拖后腿。刚才我已动员我男人啦……”下面的话还没有讲出口 从台下忽地跳上来一个年轻小伙子 把讲话的妇女往旁边一推 虎声虎气地说道:“哪个要她动员?我是自愿报名参加八路军 不是谁动员的!”

台下一阵哄笑 接着报名参军的青年男女鱼跃而上……

这天 报名参军的约有1000多人 母送子 妻送郎 兄弟争相参军 真是热闹!但部队一时要不了这么多人 经过我们反复动员 左说右劝 部队从中挑选了300人去主力部队 其余的参加县独立团和民兵 并答应他们以后将会分批输送到主力部队。至此,这场轰轰烈烈的参军运动才告结束。

本文系祖国网据《向守志回忆录》的内容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