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掘西平县丁庄商周遗址的盗墓者(新乡市原阳县古博浪沙遗址)
盗掘西平县丁庄商周遗址的盗墓者(新乡市原阳县古博浪沙遗址)康熙二年(1663年)阳武县知县所立石碑,原阳县即原武县和阳武县合并而来看起来环境不太好的样子顺着文保碑走进去第一眼看见的却是观音寺观音寺内部桥上三个字是“跪履桥” ,桥看着有点年代,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建的
古博浪沙遗址,亦称张良刺秦处,位于现新乡市原阳县东郊。
古博浪沙遗址文保碑 位于大路边
文保碑背面
沿着文保碑右侧的小路走进去
顺着文保碑走进去第一眼看见的却是观音寺
观音寺内部
桥上三个字是“跪履桥” ,桥看着有点年代,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建的
看起来环境不太好的样子
康熙二年(1663年)阳武县知县所立石碑,原阳县即原武县和阳武县合并而来
碑亭
不知道为什么旁边有个城隍殿
张良殿
张良殿内部
张氏先祖 右起第四、第五为张良祖、父
大概看了一圈,感觉很萧索,临走时航拍看一下周边环境
文物古迹,主要还得靠听故事。
张良,字子房。原韩国贵族。祖父、父亲曾是韩国的丞相。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张良因韩国亡国破家之恨,于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经过博浪沙时谋划刺杀行动,就为一个大力士打制了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按照天子驾六的礼仪,刺杀目标就是六匹马拉的车驾。但秦始皇出巡准备了多个六匹马拉的车驾作为伪装,最终铁锤击中的是伪装的车驾,刺杀失败。
历史上有记载的刺秦有三次,都失败了,荆轲和高渐离身死,张良却成功逃脱,至于大力士后事如何,没有任何记载。
刺秦失败后,张良流亡下邳,发生了“圯桥三进履”的故事。黄石公三次故意把破破烂烂的鞋掉到桥下,让张良捡来给他穿上。张良通过他的考验后,被授予《太公兵法》,得以辅佐汉高祖刘邦时运筹帷幄,建立汉朝,成为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成语孺子可教典出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