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不会说话能听懂是语言迟缓吗(2岁只会说两个字)
2岁不会说话能听懂是语言迟缓吗(2岁只会说两个字)敏感期真的这么“关键”吗?心理发展学提出了孩子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只是表示在这个时期给予恰当的帮助,可能会达到最佳效果,并不是说一旦错过了孩子就永远学不会这种能力。网友的私信中还提到了一个词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语言敏感期”。“敏感期”一词经常被各大育儿专家提起,现在很多家长也被灌输了这样的概念:孩子在某些时期会告诉发展某些能力,这个时期就是敏感期,一旦错过孩子就落后了。但是,闺蜜家的孩子却另有特长,那就是更“懂事”,虽然2岁的他不善于模仿大人发音,也不愿意贸然开口,却能清楚的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这是我孩子2岁时候达不到的。所以当这个孩子发育到他愿意开口的时候,语言组织得十分流畅,表达的意思也清晰精准。这样两个孩子一做对比,你能仅从开口时间早晚来判断孩子语言能力吗?二、什么是“语言敏感期”
有网友私信向我咨询:家里孩子2岁多了,还只会简单地说两个字,别人家的宝宝1虽多都比他家孩子话多,这是语言能力差吗?这是错过了语言敏感期吗?
一、说话晚≠语言能力差
我家宝宝和闺蜜家宝宝年龄只相差2个月,当初我们也是在孩子们说话上较劲儿了一番。我家孩子开口特别早,善于模仿大人发音,逐渐从模仿两个字到模仿三个字、五个字、一句话,吐字发音都特别清晰,也就是大家眼中“早说话”的孩子。但是我闺蜜的孩子开口就晚一些,到2岁左右也只说两个字,直到2岁半才突然“开窍”,跟上其他同龄小朋友的步伐。
开口说话早晚不能与语言能力强弱划等号,这与每个孩子的特点有关。根据我切身的经验以及观察发现,我家孩子开口早其实是因为他模仿能力很强,善于捕捉大人的发音、表情和动作,因此1岁时候就孜孜不倦的学习大人“说话”,这种模仿行为就让孩子愿意“早开口”,显得是“语言能力强”。
但是,闺蜜家的孩子却另有特长,那就是更“懂事”,虽然2岁的他不善于模仿大人发音,也不愿意贸然开口,却能清楚的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这是我孩子2岁时候达不到的。所以当这个孩子发育到他愿意开口的时候,语言组织得十分流畅,表达的意思也清晰精准。
这样两个孩子一做对比,你能仅从开口时间早晚来判断孩子语言能力吗?
二、什么是“语言敏感期”
网友的私信中还提到了一个词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语言敏感期”。“敏感期”一词经常被各大育儿专家提起,现在很多家长也被灌输了这样的概念:孩子在某些时期会告诉发展某些能力,这个时期就是敏感期,一旦错过孩子就落后了。
敏感期真的这么“关键”吗?心理发展学提出了孩子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只是表示在这个时期给予恰当的帮助,可能会达到最佳效果,并不是说一旦错过了孩子就永远学不会这种能力。
家长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敏感期概念的理解,往往会认为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在1-2岁,因为绝大部分孩子会在这个时期开始学说话,所以一旦有的孩子接近两岁、甚至是2岁多了还不怎么说话,家长就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但是,心理学家们给出的儿童学习语言的时间窗极为宽广:从1至12岁都算儿童的语言发展敏感期。这与一些家长的想象有很大的出入,也就是说只要排除孩子本身的疾病影响(例如某些脑科疾病)、不适宜语言发展的极端环境(深山老林的狼孩)的可能,无论孩子有没有在2岁时候开口学说话,都不会影响语言学习。
三、正确对待敏感期,消除焦虑
了解敏感期不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恐慌”,而是为了让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知道教育都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就是犯了纸上谈兵的错误。儿童发育的敏感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极端,错过就再无发展可能;也不是稍纵即逝,让人无法捕捉。家长往往没有真正的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孩子的状态,急于按照书本、网贴上说的各种标准去对照,让焦虑影响掩盖住有效的行动。
有的孩子开口晚,可能因为属于喜欢观察的类型,那么只要等到他语言已经不足以跟上他的思维时,必然会选择开口学说话;有的孩子不开口,还有可能是因为家长本身就和孩子交流不多,要么白天忙于工作,要么晚上回家埋头玩手机,这又怎么能怪孩子错过“敏感期”?与其害怕错过孩子的敏感期引起不必要的焦虑,不如用心地挖掘孩子的特点,耐心地引导孩子说话、思考以及学习各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