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客观评价(好声音终于把自己玩儿)
好声音客观评价(好声音终于把自己玩儿)2012年《中国好声音》播出,一度爆火,红到发紫,是毫无疑问的国民综艺。但如果说起国内音乐综艺的“老前辈”,那浙江卫视曾经推出的《中国好声音》绝对当之无愧。再比如《我们的歌》,大胆尝试前辈歌手、中生代歌手和新生代歌手的碰撞火花,吸引了观众注意,新鲜感爆棚。除此之外,《乘风破浪的姐姐》等一系列选秀成团音乐综艺更是掀起了新一代选秀热潮。从这些节目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综艺的尝试方向之广和创新之多。
如今国内有很多娱乐综艺自成一派,吸引着观众的众多注意力。
在这些综艺中音乐类目又是很大一个方向。
举几个例子,《天赐的声音》曾经获得过不错的收视率。
这档节目打破了歌手单独演唱或是歌手和素人合作演唱的表演模式,通过寻找“音乐合伙人”的方式,让歌曲有了更加专业的呈现。
再比如《我们的歌》,大胆尝试前辈歌手、中生代歌手和新生代歌手的碰撞火花,吸引了观众注意,新鲜感爆棚。
除此之外,《乘风破浪的姐姐》等一系列选秀成团音乐综艺更是掀起了新一代选秀热潮。
从这些节目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综艺的尝试方向之广和创新之多。
但如果说起国内音乐综艺的“老前辈”,那浙江卫视曾经推出的《中国好声音》绝对当之无愧。
2012年《中国好声音》播出,一度爆火,红到发紫,是毫无疑问的国民综艺。
那一季的《中国好声音》被大家戏称为“神仙打架”,造就了一众实力派歌手的成功。
在10年的时间里,《中国好声音》不断播出。
只不过今天的好声音已经辉煌不再、口碑不再、看点不再,再也不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甚至受到了很多批评。
与第一季相比,好声音一直在走下坡路,最后到了接近自毁的地步。
那么,曾经的国民现象级综艺,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自己玩毁的呢?
01 国外引进,大获成功
其实《中国好声音》并不是中国本土综艺节目,而是引进的外来综艺。
荷兰有一档节目叫做《荷兰之声》,这档节目在当地大获成功,吸引了荷兰全国18.2%的观众。
因为这档节目的爆火,众多国家开始引进这档综艺节目。
2011年,美国引进《荷兰之声》并将其改名为《美国好声音》,一度收视爆棚。
《美国好声音》的成功,让很多资本开始心动了,
至今为止,《荷兰之声》已经出口到64个国家地区,从这就可以看出这档节目到底有多受欢迎。
而国内电视台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于是浙江卫视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说起浙江卫视引进它的背景,也绝对不只是想靠它增加收视、收入那么简单,更多的原因,在于浙江卫视与湖南卫视的竞争。
虽然当年浙江卫视靠着《中国好声音1》一跃挤入几大龙头卫视之列,
但在它没制作播出之前,浙江卫视只能被湖南卫视远远落在后面。
原因无他,只在于湖南卫视的独家选秀节目超女、快男的大热。
作为“远古”现象级综艺,超女、快男系列综艺从04年便开始交叉举办。
当时这档综艺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综艺,几乎没有人不看。
作为货真价实意义上的全民选秀,它的选手不仅有年迈的阿姨,还有小学生妹妹。
年龄不是问题、唱法不是问题,“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成为了一句广受推崇的宣传词。
05年的超女更是创造了可怕的粉丝经济,收视率超过春晚。
观众用的是小灵通投票,全国巡演的选手被围得水泄不通。
从超女中脱颖而出的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实力超群,至今仍旧活跃在歌手舞台上。
因快男一夜成名的张杰、魏晨、俞灏明、华晨宇等人,粉丝仍然不减当年。
在当时那个网络不算发达的时代,超女快男创造的粉丝经济就连如今的《创造101》、《青春有你》都要靠边站。
可想而知,湖南卫视当时赚得盆满钵满。
除此之外,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热播综艺更是让浙江卫视眼红不已。
于是浙江卫视迫切想着分湖南卫视一杯羹,斥巨资引进外国节目,并改名为《中国好声音》,希望可以借此与湖南卫视一决高下。
而事实证明,浙江卫视这步棋,走对了。
事实上在没什么大火音乐综艺的当时,《中国好声音》作为相对来说第一档音乐选秀综艺,地位卓然。
它的爆火不是没有依据的。
《中国好声音》展现的看点就是“不看脸,只看实力”的导师盲选模式。
一旦选手的歌声打动了导师,导师便会按下按钮为选手转身,
这种新颖的选人方式颠覆了以往的音乐节目形式,在当时令观众耳目一新。
第一季的导师也都赫赫有名,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每一个都是跺跺脚乐坛抖三抖的大人物,更为节目增添了不少看点。
再加上如果有多个导师有选择意向,学员可以自己选择心仪的导师,这种前所未有的“双向选择”,让节目有了更多趣味性。
更别说导师为了“抢人”针锋相对、花样百出,又个个风趣幽默。
总之,《中国好声音》的爆火有迹可循。
评判一档综艺节目的要点有三条,收视率、影响力和造星能力,而这三点,《中国好声音》恰恰都有。
《中国好声音1》的前三期收视率分别是百分之一点几、二点几、三点几,随后便一直居高不下。
节目还捧红了不少实力歌手。
比如个人风格突出的吴莫愁、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吉克隽逸、摇滚风浓郁的梁博。
还有把high歌唱到极致的张玮、凭借一首《为爱痴狂》赢得喝彩的金志文、实力歌手姚贝娜、袁娅维……
第一季的好声音是货真价实的“神仙打架”,无数好歌手、好声音出现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而它给浙江卫视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与浙江卫视联手制作好声音的灿星文化借此身价飙升,估值过百亿。
浙江卫视本身捞金无数,地位上升,稳坐省级卫视头把交椅,甚至让“老大哥”湖南卫视都不得不出招从韩国引进《我是歌手》应对。
由此可见,当初的《中国好声音》到底为浙江卫视带来了多少价值。
在此基础上,浙江卫视趁热打铁推出《中国好声音》第二、三季。
只不过,似乎巅峰之后便是落寞的开始,《中国好声音》的下坡路从第二、三季就隐隐有了预兆。
02 弊端出现
二、三季的《中国好声音》开始暴露出过度商业化的弊端,被网友质疑有剧本,还被爆料有黑幕。
比如学员过海选要交钱、导师转身要交钱、晋级要交钱……甚至这一切都是明码标价。
2018年,一条揭露《好声音》黑幕的视频爆出后,瞬间引爆网络。
视频中的选手称自己是《中国新歌声》(改名后的中国好声音)驻马店赛区选手,前不久刚刚接到节目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只要给钱就保证能晋级。
出面爆料黑幕的选手不止一个,根据中国日报报道,曾有多个选手接到过类似的节目组电话,
通过内容大同小异,有的说选手需要包装,所以要收费;
有的直接表示,只要钱到位,甚至可以买断决赛前几名。
起初,这些素人选手的实名爆料也曾被质疑过,
还是有人不相信,这么大一个节目,冠名费动则3个亿的综艺,怎么会从选手身上赚钱。
直到节目曾经的导师陈奕迅说漏嘴,这件事算是实锤了。
也就是说,在这个节目上实力和机遇是统统可以靠边站的,可以重复登台、可以操作结果,可以被安排晋级。
虽然我们无法判断陈奕迅所述的这背后有没有钱在作怪,但敏锐的观众已经从这些爆料中嗅到了一些符合节目播出情况的蛛丝马迹。
于是,好声音的观众缘已经开始了消耗。
除此之外,导师和学员的绯闻也愈演愈烈。
虽然第一季就已经有导师学员的绯闻,比如庾澄庆和吴莫愁的绯闻。
杨坤和学员丁丁的绯闻;
但那时好声音正如日中天,绯闻也不过是为这档节目增添热度罢了。
这时的好声音,仍旧有张碧晨、周深这样的神仙学员,热度也还没完全消散,所以观众也能继续看。
所以浙江卫视的捞金能力依旧可观。
只不过这块蛋糕自然也引起了其他势力的关注。
03 版权纠纷
中国好声音第五季时,灿星文化、浙江卫视和《荷兰之声》版权授权方在版权问题上产生了纠纷。
好声音版权被荷兰授权方以四个亿的价格转卖了唐德影视。
在这场“版权争夺战”中,浙江卫视大约是自认为前几季的好声音已经为自己积累了足够的名气和观众缘。
于是拍板决定将《中国好声音》改名为《中国新歌声》。
只不过这一次,浙江卫视走了一步错棋。
更名后的好声音不但logo有所改变,
导师盲选阶段的转身也不再保留,而是改为了导师面前一堵墙,拍按钮往下冲的姿势,
转椅变战车这种山寨风一出,好声音便备受诟病。
表面上,新导师周杰伦的加入让节目有了热度和看点,实际上这恰恰是好声音热度、口碑下滑的最好例证。
因为不再有热度和口碑,才需要周杰伦这种全民偶像的加盟帮助。
虽然争夺后浙江卫视拿回了版权,但这次风波已经让好声音元气大伤,不复从前的辉煌。
而拿回版权也不是好声音起死回生的开始。
作为一档元老级综艺节目,曾经创造的辉煌不能吃一辈子,然而好声音的主创团队似乎没意识到这点。
好声音的呈现模式早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老旧不堪,海选、导师选人、主持人的开场白……
一切都是换汤不换药,根本没有任何创新。
在各种节目花样百出的时候,原地踏步就意味着注定消亡。
频繁的导师更换也消磨了观众的熟悉感和支持度。
而曾经“万事要交钱”的爆料似乎也得到了印证,因为有实力的学员都避开了《中国好声音》,参加了另一档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
当然没有好学员参加的原因可能不仅是钱的干扰,还有节目组用心程度的降低。
要知道前几期的学员是导演组费尽心机从各地“求”来的,例如第三季的周深就曾爆料,早在第一、第二季时《好声音》的导演组就去找过他,
但第一次他以为是骗子,第二次又因声音自卑而拒绝了导演,直到导演“三顾茅庐”才答应去参加节目。
而如今的节目组再也没有了各地找寻学员的初心和耐心,也许这也是实力学员消失的原因之一。
但《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最初的看点就是“不看脸,只听唱歌实力”。
如果连有实力的学员都没有,最大的看点不再,究竟还能支撑到几时呢?
更别说今天各类综艺百花齐放,音乐综艺花样百出。
如此,看点不再的好声音就算再怎么努力,也翻不出更多的水花了。
04 落寞“凉凉”
第十季时,元老级导师那英更是声称档期不便退出了好声音。
一个陪伴好声音一路走来的好伙伴都走了,好声音究竟没落到何种地步不言自明。
总之,好声音的道路似乎走到了尽头。
2022年,是《中国好声音》开播的十周年。
《2022中国好声音》原本可以借此好好宣传一波,却最终把牌打得稀烂,耗尽了观众对它的留恋。
节目继续尝试了之前试水过的“4 2”模式,也就是节目一共有四位导师加两位吃瓜群众。
除此之外,节目开播前一直宣传刘德华会加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毕竟这可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首次参加内地综艺。
谁知首播的那天观众才知道自己被耍了,因为刘德华根本不在现场,只是用3D投影录了段视频!
最新一季好声音的广告植入也让人匪夷所思。
某酸奶品牌不仅要求节目开头、中间插播广告,甚至在选手的个人介绍中也要说广告词。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品牌方竟然要求歌手直接为酸奶唱歌。
“酸奶加气泡,美味口感好”,歌手唱这个怎么听怎么尴尬。
如今学员的实力、特色也开始趋于普通。
在应该借经典作品展现自己声音的舞台上,学员们反倒追求起了原创。
要知道好声音挑选的是好嗓子不是好原创,过度关注原创也许会影响舞台效果,让观众没有代入感和熟悉感,云里雾里,反倒本末倒置。
而且好声音原本纯素人的看点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来参加的人全都是小有名气的歌手、网红、老学员。
如果舞台上都是这样的人来刷流量、镀金,真正的素人还有机会表演好声音吗?
有,但也没有。
例如在《中国好声音2022》的全国五强节目录制当中,导师李玟在现场咆哮着质问导演组:为什么73分的有第二次机会,88.3的没有第二次机会?
虽然李玟很快发表声明称已经解除误会,但根据修改记录的表情来看,这又是一场粘贴复制的公关案例。
原以为,这些年《好声音》可以深刻自省,没想到,它仍走在一片漆黑的错路上。
种种来看,好声音都差不多与自毁无异了。
曾经的好声音能火,凭借的是创新、真心和实力,
今天的好声音失败,同样败在没有创新、失去初心、和实力的消散、内幕的遮掩。
似乎开局即巅峰的事物都逃不过衰败没落的结局,节目动态仅有个位数的互动,更加讽刺了它的失败。
在漫长的10年中,好声音原本有很多机会更上一层楼或是尝试新方向,但它没有,于是最终也只能在娱乐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至今为止还没停播,已经是个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