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全文及翻译(南北朝鲍照发后渚古诗欣赏及解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全文及翻译(南北朝鲍照发后渚古诗欣赏及解析)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后渚(zhǔ):地名,在建业(今南京)城外江上。始:初。发后渚注释: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江上早寒,仲秋时节就已经霜结雪降。
创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十月,临川王刘义庆由江州徙刺南兖州,镇广陵。作为刘义庆的幕僚国侍郎,鲍照先从义庆还都省家,然后道出京口,赴任所。从后渚出发后,一路上的见闻令作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鲍照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发后渚注释: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江上早寒,仲秋时节就已经霜结雪降。
后渚(zhǔ):地名,在建业(今南京)城外江上。始:初。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我要从军远征,却又缺衣少粮,严冬已渐渐逼近,却不得不与家人分别,挥滑北上。
方:将。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离乡背井,心情落寞凄怆,乘船从后渚出发,驶向远方。
背:离开。
凉埃晦平皋(gāo),飞潮隐修樾(yuě)。
征尘飞扬,弥漫了前方的高地,浪潮高高地卷起,遮住了长长的树影,一片水花茫茫。
凉埃:尘埃。皋:水边的高地。飞潮:飞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飞扬的尘土。修樾:高树交成的树荫凉。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孤独的太阳,在空中缓缓地移动,漫漫江雾,时而在前面飘聚,时而又消失空中。
孤光:指日光。空烟:江面上空的雾气。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眺望前方的山峰,倍觉路途的遥远,回顾身后的阴云,更添离别的优伤。
结:聚集。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美好的志向,就在这终年的奔走劳顿中消失,青春的容颜,因惊叹于季节的变化而变得惨淡无光。
华志:美好的志愿。分:分散,消失。韶颜:美好的容颜。节:节序。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每念及此,总要引起先尽的叹息,只好推开瑶琴,不让那揪心的琴声再响。
三起叹:反复叹息。三,言其多。君:黄节说是作者自指。
鲍照的主要作品有:
咏史、芜城赋、拟古诗、梅花落、学刘公干体五首·其三、拟行路难·其一、拟行路难·其六、赠傅都曹别、发后渚、代白头吟、拟行路难·其四、玩月城西门廨中、代出自蓟北门行、春日行、从登香炉峯诗、代放歌行、代东武吟、代东门行、门有车马客行、拟行路难十八首、过铜山掘黄精诗、拟行路难、代朗月行、松柏篇、代贫贱苦愁行、拟古诗八首 其一、侍宴覆舟山诗二首 其二、侍宴覆舟山诗、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字谜等。
《发后渚》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