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凤姐要真聪明,就该趁早帮着她早日落成金玉良缘,彼时,自己还可以赏她一口热饭吃。倘若凤姐执迷不悟,一味抱着老太太的大腿支持什么“宝黛姻缘”,那可就别怪我彼时不讲姐妹情分了。”虽然目前凤姐有老太太护着,一旦老太太不在了,凤姐立刻就得靠边站。论长远看,凤姐靠的是冰山,宝钗靠的却是“泰山”。这个家,终究有一天是姨妈说了算的。实际上,虽然宝钗是客人,但人家的后台硬,她是作为王夫人“未来接班人”的身份入府的。虽然目前没根基,但“后劲儿十足、前途无量”!在宝钗看来,凤姐虽能威风一时,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等她的婚姻成型,凤姐立马就得下岗待业、等着自己赏饭吃。面对一只秋后的蚂蚱,宝钗何所畏惧?作为表妹的宝钗,自从进了荣国府,就从没喊过凤姐一声姐姐,开口就是“凤丫头”,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着”凤姐。凤姐碍于薛姨妈的情面,也不好挑她的理,索性不与她一般见识,横竖不搭理她也就完了

导语: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宝钗与凤姐的关系其实是有点“畸形”的,在荣国府里,堪称最亲近的竞争对手。所以,这对姑表姐妹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全程无交流,彼此之间还有一些抵触与戒备。

宝钗甚至曾间接的、无数次的贬损凤姐,给她挖坑、引她入瓮。凤姐虽从未正面回应过,却用一种“诛心不见血”的方式给予了强烈的反击。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1)

这对表姐妹的“嫌隙”随着剧情的深入逐渐白热化,最终发展成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不但十分尖锐、而且还有一触即发的可能。

很多读者可能不理解,认为不管怎么说,凤姐也是荣国府的“坐地霸”,又是大权在握的当家人,而薛宝钗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外来客,哪里来的自信与勇气敢明里暗里的与凤姐叫板呢?

实际上,虽然宝钗是客人,但人家的后台硬,她是作为王夫人“未来接班人”的身份入府的。虽然目前没根基,但“后劲儿十足、前途无量”!在宝钗看来,凤姐虽能威风一时,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等她的婚姻成型,凤姐立马就得下岗待业、等着自己赏饭吃。面对一只秋后的蚂蚱,宝钗何所畏惧?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2)

1:宝钗轻狂自负溢于言表

作为表妹的宝钗,自从进了荣国府,就从没喊过凤姐一声姐姐,开口就是“凤丫头”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着”凤姐。

凤姐碍于薛姨妈的情面,也不好挑她的理,索性不与她一般见识,横竖不搭理她也就完了。可是,宝钗偏偏不甘寂寞,你不来惹我,并不意味着我就能放过你。在宝钗看来,自己才是荣国府未来的“掌权人”。

虽然目前凤姐有老太太护着,一旦老太太不在了,凤姐立刻就得靠边站。论长远看,凤姐靠的是冰山,宝钗靠的却是“泰山”。这个家,终究有一天是姨妈说了算的。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凤姐要真聪明,就该趁早帮着她早日落成金玉良缘,彼时,自己还可以赏她一口热饭吃。倘若凤姐执迷不悟,一味抱着老太太的大腿支持什么“宝黛姻缘”,那可就别怪我彼时不讲姐妹情分了。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3)

因此,薛家人进来后,宝钗只管看着姨妈的脸色行事,为表达自己的忠心,宝钗甚至不惜帮着王夫人颠倒黑白、指鹿为马。金钏明明是投井自尽的,宝钗为了取悦王夫人,却硬说是“失足落水”的。由此可见,宝钗这昧着良心说瞎话的功夫,也真是强大到没谁了。

再比如,宝玉跟王夫人要三百六十两银子给黛玉配药这件事,宝玉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虚,还说出薛蟠也曾用过他的方子,果真是药到病除的。

王夫人当场呵斥:“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说白了,王夫人是觉得黛玉的健康不值这么多钱,心里舍不得。倘若这是给宝玉配药治病,别说三百六十两了,即便三千六百两也使得。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4)

是,王夫人却又不能直接说黛玉不配吃这么贵的药,于是就说宝玉在胡诌。宝玉辩解道:“不信你问宝姐姐。”

宝玉还以为宝钗一定会为他作证呢,只要宝钗肯为他做证,就证明自己没瞎扯。然而,令宝玉没想到的是,宝钗为了取悦王夫人,竟说自己‘不知道这事’——硬生生把宝玉晾在那里了。连“薛家人”都不知道的事”,显然就是宝玉在自说自话、凭空捏造了。

本来这件事可以这样蒙混过去的,不过就是让宝玉受些“窝憋”气。可偏偏那个不看火候的凤姐,居然现身说法,当场证实宝玉所言不虚,还声称:薛老大曾亲自来向她淘换过配药的珍珠。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5)

局面瞬间反转,倒显得宝钗表里不一、撒谎骗人了。毕竟,连“外人”都知道的事,你作为薛老大的亲妹妹却声称不知道,谁信啊?

这下可把王夫人和宝钗气坏了,王夫人心里暗骂凤姐:“你个死丫头,要你多嘴多舌的?这不是当着黛玉的面打我的脸吗?非要把我这个国民好舅妈的人设毁了才算完?你到底是姓林还是姓王呀?”

其实,类似的戏码演了也不止一两回了,宝钗与王夫人前面“联袂演出”,凤姐随后就跟着“穿帮拆台”。

恰如薛家与王夫人这边宣扬金玉良缘,凤姐就在那边当众催促黛玉:“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6)

宝钗好不容易盼着宝玉和黛玉大吵一场,正暗自窃喜并期盼他们就此分手呢。不料,凤姐奉命去劝架回来,当着宝钗的面就这样说:“我说不用劝,老祖宗还非要我去。谁知我一进门就看见俩人正手拉着手对赔不是呢,就像黄莺抓住鹞子的脚,都扣了环了。”

这不等于在当面警告宝钗:“你别做梦了,还想横刀夺爱、强行插足?人家俩人好着呢,感情牢固的就像焊在一起的。所以,你还是省省吧。”

这让王夫人、薛姨妈与宝钗情何以堪?内心里岂能不暗恨凤姐“胳膊肘子往外拐?”作为王家的女儿,不帮着王家撮合金玉良缘也就罢了,反倒帮着外人来泼冷水?活脱脱一个叛徒啊!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7)

虽然暗地里恨得咬牙切齿,但宝钗的心理素质还是极好的,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的恼怒之色,依然气定神闲,悠然自得。因为她很清楚自己是来荣国府干什么的。且让凤姐得意几日好了。存大志者,不争朝夕之长短。毕竟,她也没有几年的蹦跶时间了。

宝钗与凤姐的较量,就等同于新锐势力与现有势力的较量。注定会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2:宝钗见缝插针贬损凤姐

薛姨妈和王夫人也看出来了:凤姐是打定了主意要与她们势不两立、一决雌雄的。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她都想一直把控着荣国府的当家大权。因此才会如此抵触“金玉良缘”。凤姐对王夫人和薛姨妈不过是面子上的恭敬和敷衍,阳奉阴违、两面三刀。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8)

王夫人内心里怨恨,却又不能表现地过于明显,毕竟,凤姐身后还站着老太太呢。没有充分理由,她是不能把凤姐怎么样的。可宝钗不一样啊,宝钗与凤姐是平辈,又客居在此,即便姐妹俩有什么“意见不合”也无伤大雅。

于是乎,宝钗开始在凤姐面前展露锋芒了。意在警告凤姐:“你不要欺人太甚,我也不是好惹的。不给你一点颜色看,你还以为我好欺负呢。”

最明显的一次,就是宝钗当着众人的面奉承贾母:“我进来这几年,留心看来,凤丫头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

宝钗这招真的很损:“以贾母之矛,攻凤姐之盾”,挑拨离间饱含恶意。凤姐明知宝钗居心险恶,却又找不出合适的话来回击,只能吃个哑巴亏。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9)

但“老奸巨猾”的贾母却不吃这一套,一句话就轻松化解了凤姐的尴尬,还把宝钗打过来的拳头顺势递给了王夫人:“凤丫头虽不如我,却比你姨娘强多了,你姨娘跟木头似的,公婆面前就不显好。”

贾母言下之意:你的奉承我可以接着,但你贬低凤丫头不行,她虽然比‘上’不足,却是比‘下’有余。横竖比你姨娘强,你姨娘才是干啥啥不行的废物一个

王夫人无辜躺枪,却又不敢反驳,只能私心里埋怨宝钗:“这丫头今日怎么这么多话?还不如不奉承呢,好端端的让我去垫背!”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10)

宝钗对凤姐的贬低和挑衅可不止这一次,还曾当众说凤姐没文化,是个文盲,诗词文墨一概不通,即便开个玩笑也是那种‘浅显低俗’的玩笑,没内涵没深度,倒是黛玉的笑话更耐人寻味……

这是宝钗惯用的技俩,总是拿着一个人去攻击另一个人。不是踩着凤姐去奉承贾母,就是踩着凤姐去恭维黛玉,或踩着凤姐去吹捧探春。总之,她会千方百计地把另一人的快乐建立在凤姐的“痛苦”上。而她却只做一个置身事外的“裁判员”。

宝钗贬低凤姐的例子有很多,大家仔细读原著就会发现了,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自从宝钗踏进荣国府那天起,她与凤姐就是不共戴天的“政敌”,无论表面上如何“客气”,竞争对手的本质是改变不了的。

为啥凤姐不喜欢宝钗(宝钗与凤姐的矛盾为何如此尖锐)(11)

凤姐一次又一次地公然表明立场支持宝黛恋,就是对宝钗最狠的打脸。宝钗自然也不甘心受此羞辱,自以为这荣国府的天下迟早都是她的,所以,也没必要一味忍让,该出口时就出口,不服走着瞧,看谁能笑到最后吧!

所以说,尽管俩人都知道彼此“不合”的症结在哪里,却都不敢说出口,也只能相互不服、暗中较劲了。令人惋惜的是:表姐妹争斗的最终结果却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以至于白白耗费了彼此那么多的精力与心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