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引魂幡上招魂来(不是招魂是前驱喝道)

引魂幡上招魂来(不是招魂是前驱喝道)中国人心目中的宇宙也是和《易经》不可分割的,其影响涵盖哲学、宗教、医学、天文、艺术、饮食,甚至武术各方面。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各路神明在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领域里,延续了两三千年,甚至更久远。人们相信天命难违,神不可测,但术数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神的意志。书中有一章讨论世俗化的宗教,从弥勒信仰、观音、地藏到几位台湾著名的高僧和比丘尼。佛道的宗教信仰,加上孔孟“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训,使得中国人有了自我监督的心态。许多人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一向注重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讲求天人和谐。人生于自然,养于自然,天地人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虽然也谈到利用厚生,但主张“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及万物和谐共处,不以万物为刍狗。中国人了解宇宙奥妙无穷,人类知识有限。西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如果不爱护地球,不保护大自然,人类

引魂幡上招魂来(不是招魂是前驱喝道)(1)

引魂幡上招魂来(不是招魂是前驱喝道)(2)

◎鲍家麟

许倬云教授是一位著作等身的著名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授。他推出的新著《中国文化的精神》,意在厘清一般中国人对于宇宙人生和自然所持有的若干观念。从古代延续到今天,这些观念也影响着中国人安身立命、处世做人的日常生活和原则。

许教授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巨细靡遗地洞察一般老百姓的心态和作为。他悲天悯人的胸怀,以及对东西文化的熟悉,使得这本雅俗共赏的书能提供诸多发人深思之处。在人类面临现代文明危机之际,是明道救世之作。

西方所主导的文明,其精神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基本上是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这种浮士德精神,已经在物质层面上,污染整个地球,其后果非仅竭泽而渔而已,且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在精神层面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分割,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一向注重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讲求天人和谐。人生于自然,养于自然,天地人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虽然也谈到利用厚生,但主张“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及万物和谐共处,不以万物为刍狗。中国人了解宇宙奥妙无穷,人类知识有限。西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如果不爱护地球,不保护大自然,人类就没有生路。

在中国文化里,人与自然彼此启发。中国人对季节特别敏感。中医的理论也相当注重天人感应。中国医学中有此一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许教授说,他试图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精神,谈论的题目从开天辟地的传说、八卦、命相、风水、阴阳五行,到各种宗教思想。不但有神祇、妖精和神鬼传说,并有专章讨论其在江南家乡和台湾看到的“守护人间的众神”,从天神地母、山神水仙、祭司神媒、祖宗牌位,到民间崇拜的特殊人物,均有涉及。

许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以“人”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神”为主体。这里也许应该强调一下中国人相信“人可以成为神”的信念,可以修炼成圣贤,甚至可以成为神。从佛祖、孔子、关公到妈祖,都是由“人”而“神”的例子。

书中有一章讨论世俗化的宗教,从弥勒信仰、观音、地藏到几位台湾著名的高僧和比丘尼。佛道的宗教信仰,加上孔孟“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训,使得中国人有了自我监督的心态。许多人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中国人心目中的宇宙也是和《易经》不可分割的,其影响涵盖哲学、宗教、医学、天文、艺术、饮食,甚至武术各方面。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各路神明在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领域里,延续了两三千年,甚至更久远。人们相信天命难违,神不可测,但术数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神的意志。

《易经》中祸福相倚,世事无常的观念也使得中国的老百姓更坚韧,更能应付灾难。否极泰来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信念,能帮助老百姓于恐惧不安中得到慰藉,产生希望。在个人的层面上,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易经》的道理真能使人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不幸的命运。在国家的层次上,中国历史也是多灾多难的,天灾人祸历代都有,但中华民族仍然挺立于地球上。抵御外侮的抗战,如果没有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祸福相倚否极泰来的信念,怎么能撑到胜利的到来?

西方工业革命是一种突破,西方人在领先世界以后,奉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圭臬,相信自然淘汰,物竞天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西方大国以东方国家为落后的他者,建构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仗着船坚炮利,扩张压榨。而事实上,西方国家之所以能有工业革命,绝不能将中国的贡献一笔勾销。

许教授有一章讨论共生共存的人际网路。他推崇前人的研究,他延续并发扬了费孝通的理论。费孝通研究中国东南农村,强调中国人因为注重家族观念而产生的亲缘凝聚力,以通婚保持亲密关系,并有各种亲缘团体。这种大型共同体,称为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在所谓“差序格局网”中,由亲缘扩及地缘,每一个人在这大网络之内都有所归属,依靠网络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凭借网络贡献自己的力量。个人既有权利,也有义务。

许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中,差序格局的特色与今日西方文明中个人主义极度高涨相对比,可以救济个人主义的孤独,也可以防止因为个人主义高度发展,社会所面临的碎裂与瓦解。而且中国的这个共同体并不是出于利益的合约,而是基于人性的感情,并不会因为利益之有无而断绝。这是中国文化中超越性的价值,也可以扩充成为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以补现代文明之不足。

由于几部通俗小说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深入人心的,许教授也有专章讨论小说所传达的世界。他选了四部广受大众喜爱的通俗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小说中所传达的一些观念,不知不觉地潜入人心,确实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姜太公、诸葛亮、关公、三太子、孙悟空都是英雄。玉皇、东狱、观音,以及封神榜的众神都成为主宰人们生活的神祇。市井江湖上,也常以“义气”为人际交往的要件,以“良心”为做人处世的根本。这些作品未必来自民间,却已融入民间,构成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

总之,许教授说“本书不是招魂,而是迎接(全球化)新文化的前驱喝道”。许教授的宏愿是以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写这本书,得失在所不计。

书中有不少予人启发的卓见,也有一些题目可以进一步探讨研究,甚至独自成书。也许许倬云教授的这本书能给“向钱看”的通俗文化一记当头棒喝。大家应该要“向前看”,寄望于中国文化的新生,笔者也愿宇宙万佛护佑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使新生的传统中华文化在这个世界上遍地开花。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荣休教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