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简介和诗文(人间诗话第二十二章)
张九龄的简介和诗文(人间诗话第二十二章)张九龄生于唐朝,是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聪明敏捷,善于属文。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他直言敢谏,不附权贵。他发展了五言古诗,诗风清淡,朴素质练,他是唐朝山水诗的鼻祖,被誉为“岭南第一人”。他那“超凡天赋”、“动天墨砚”、“智谏唐明皇”、“凉茶命名”的轶事,广为流传。他那开辟岭南文明的故事,永载史册。他为开元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知道思乡和相思都了无益了,倒不如好好地望月怀远一番。正所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古人在明月里倾注了太多的情感,所以每当我们凝视明月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某些故事,而故事里的人,也会因为明月的存在而让我们轻易的想起来。而今夜,我想起了张九龄。南方的秋天与北方的秋天是不同的,北方的秋天是秋风飒爽、落叶纷飞的样子,而南方的秋天与夏天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变化,除了天气不再那么潮湿、闷热之外,草木依然是郁郁葱葱的,而且它们还没有一丝丝要泛黄的迹象。今日中秋,这是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张九龄(673年~740年) 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我在南方上学,已有两个多月,每逢遇到特殊的日子,我都会写点东西作为纪念,而这其中,既有我从骨子里对南方的喜爱,又有我对未来和过去的很多期许,还有一种我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里面。
南方的秋天与北方的秋天是不同的,北方的秋天是秋风飒爽、落叶纷飞的样子,而南方的秋天与夏天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变化,除了天气不再那么潮湿、闷热之外,草木依然是郁郁葱葱的,而且它们还没有一丝丝要泛黄的迹象。
今日中秋,这是我在南方过的第一个中秋,也不知道我此生能在南方过上几个中秋,但不管有几个,我都特别珍惜。
饮酒归来,已是天黑,我站在阳台上凝视着明月,明月好像也在凝视着我。说真的,我在北方过中秋的时候,还从未如此长情的凝视过它,或许是因为,人在他乡,才会思乡,人在他乡,倍感相思吧。
知道思乡和相思都了无益了,倒不如好好地望月怀远一番。正所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古人在明月里倾注了太多的情感,所以每当我们凝视明月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某些故事,而故事里的人,也会因为明月的存在而让我们轻易的想起来。而今夜,我想起了张九龄。
张九龄生于唐朝,是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聪明敏捷,善于属文。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他直言敢谏,不附权贵。他发展了五言古诗,诗风清淡,朴素质练,他是唐朝山水诗的鼻祖,被誉为“岭南第一人”。他那“超凡天赋”、“动天墨砚”、“智谏唐明皇”、“凉茶命名”的轶事,广为流传。他那开辟岭南文明的故事,永载史册。他为开元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才华盖世,9岁知属文,13能写好文,30岁登进士第,35岁任秘书省校书郎,40岁任左拾遗,45岁开大庾岭,51岁任中书舍人,61岁任宰相。他一生尽忠职守,极富远见和胆识。尽管仕途波折,几经沉浮,但他始终不改谏官的本色。
月华如练,时空里的种种美好,愈发让人怀念。张九龄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词采清越,遒劲朴素。他的诗歌受张说影响较大,在创作精神上有一脉相承的感觉,但是他的风格与张说又有很大的不同,张说是直抒胸臆,而张九龄是委婉含蓄,并兼有“风”、“骚”的情韵,还大有屈原的志向。
他的诗歌十分注重意象,有象外之象和意外之意的境界,他不工于形似,不单于景物,而是将主客观的情感与景物交加融合,给人以情致深婉的神韵,他的景语好似情语,他的情语又好似景语,情景交融,意境浑然,蕴含深厚,高雅超逸,主要表现在他的月夜诗、山水诗和感怀诗当中。
如月夜诗《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细腻之内藏无尽相思,干净之外含无限深情,美好如月,婉约清华。
如山水诗《题画山水障》,“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主观的景物与客观的情感越融越浓,浑然一体,既兴寄,又蕴藉,托物言志,情韵契合。
如感遇诗,《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刚劲无华,寄慨遥深,恬淡从容,旨意深刻,师古但不泥古,既坚贞,又清高。
美人如月,月似清华,夜幕下的楚地,云淡风轻。恍惚间,我看到了张九龄,他正站在荆州望月台上,吟诗弄月,望月怀远。
他的《望月怀远》,情韵悠长,隽永柔美,恰合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首千古绝唱,让人相思无尽。而这相思的情绪,既澄澈,又婉约,仿佛情人就是明月,明月亦是情人。
我喜欢这清澄的美感,爱这入骨的相思,因为一路走来,可以想念的人,不是前缘旧梦,就是今生所爱,而爱到深处,便如这当空明月,哪怕耗尽一生,也要爱得静美。
我在明亮的月光下喃喃呓语,寻思古人,为何同是赏月,却有诗人把酒轻吟的雅致,又有离人见月怀远的情绪,更有过客抚今追昔的感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缕诗心,穿越千年,飞度而来,抵达今世,了我相思之情,慰我思乡之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明月,每个人心里的明月千差万别,一轮明月照进心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今日,我一剪时光里的美好,带着隔世的夙愿,遥望岭南的天空,不知那里的人们,是否还记得张九龄,我想他们一定记得,就像记得中秋的明月一样,记得既清楚,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