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由于毛细管柱的阻力很小,其长度可为填充柱的几十倍,其总柱效比填充柱高得多。一般来说,一根 30m 长的毛细管柱很容易达到 100000 的总理论塔板数,而一根 3m 长的填充柱却最多只有 4500 的总柱效。毛细管柱内径较小,一般为 0.1-0.7mm,内壁固定液膜极薄,中心是空的,故阻力很小,而且涡流扩散项不存在,谱带展宽变小。填充气固色谱柱其固定相为颗粒状的固体吸附剂,而填充的气液色谱柱其固定相为涂覆在惰性固体颗粒(载体或称担体)上的固定液液膜。毛细管气固色谱柱一般专指多孔层开管柱(PLOT),其内壁上仅涂渍有一层多孔性吸附剂微粒。其他各类毛细管色谱柱均属于气液色谱。相对于填充柱来说,毛细管柱一般具有更高的分离效能,原因如下: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

检测狮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份关于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知识要点汇总文章,供大家细细品读。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2)

问题描述:

气相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部件之一。在气相色谱分析时,色谱柱的选择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待测组分的性质、实验条件(如柱温、载气流速的大小)等。气相色谱柱分为毛细管色谱柱和填充色谱柱,在分析工作中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解答:

填充气固色谱柱其固定相为颗粒状的固体吸附剂,而填充的气液色谱柱其固定相为涂覆在惰性固体颗粒(载体或称担体)上的固定液液膜。

毛细管气固色谱柱一般专指多孔层开管柱(PLOT),其内壁上仅涂渍有一层多孔性吸附剂微粒。其他各类毛细管色谱柱均属于气液色谱。

相对于填充柱来说,毛细管柱一般具有更高的分离效能,原因如下:

毛细管柱内径较小,一般为 0.1-0.7mm,内壁固定液膜极薄,中心是空的,故阻力很小,而且涡流扩散项不存在,谱带展宽变小。

由于毛细管柱的阻力很小,其长度可为填充柱的几十倍,其总柱效比填充柱高得多。一般来说,一根 30m 长的毛细管柱很容易达到 100000 的总理论塔板数,而一根 3m 长的填充柱却最多只有 4500 的总柱效。

毛细管柱的分析速度约为填充柱的数十倍。由于液膜极薄,分配比 k 很小、相比大,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传质速度极快,因此有利于提高柱效和分析速度。它可在 1h 内分离出包含 100多种化合物的汽油成分。

可在几分钟内分离十几种化合物。所以毛细管色谱柱对于复杂的样品分离更为有利,如农产品中的农药多残留同时检测、环境样品的有机物污染检测、化妆品中香精检测等。当然,毛细管柱也有其局限性。因其内径小、柱容量小,且对进样技术的要求更高,载气流速的控制要求更为精确。进样量越小,意味着对检测器的灵敏度要求就更高。

所以考虑到分析工作中成本和经济效益,在进行简单的永久性气体分析和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分析时,建议采用填充气相色谱柱。

目前填充色谱柱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毛细管色谱柱所代替。在实际 GC 分析中,90%以上均使用毛细管色谱柱。

甚至在进行永久性气体分析上,填充柱也逐渐被多孔层开口管(PLOT) 色谱柱所取代。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3)

问题描述:

色谱检测时,有时基线不稳定,应该怎么处理?

解答:

A、不进样单独走程序升温如果没有的话,可能是样品带入的杂质。如果有,考虑老化色谱柱或者清理进样口。

B、不接色谱柱点火,如果基线不稳,就要考虑一下喷嘴以及载气辅助气体流量是否有异常;如果基线还好就要考虑色谱柱或进样口是否有污染。喷嘴脏,或收集极接触不良,柱出口漏气等。清理收集极,还有用脱脂棉蘸点溶剂擦擦喷嘴口。

C、一般情况下,净化管中硅胶失效会导致基线漂移增大,而且向上漂。换掉硅胶之后基线就会恢复正常。

D、衬管污染,换柱子之后,衬管又将柱子污染,将导致基线不稳定。此种情况下需要更换衬管。

E、色谱柱接进样口、检测器端的石墨垫,时间长了会有破损现象,会出现漏气,进样口石墨垫破损,峰面积会减少,检测器端石墨垫破损,在图谱上明显的特征是进溶剂,基线噪音大,进标液有负峰,解决时可更换石墨垫。

F、氮气质量不好,氮气纯度未达到 99.999%,容易出倒峰。一般来说,由于杂质多或者污染问题导致 ECD 基线高的时候,进烃类溶剂就容易有倒峰。相当于有东西进去之后,污染物的浓度实际上是降低了,所以表现为倒峰。

G、柱子用一段时间后,会受到不同污染,轻污染可采取老化柱子或切柱头的方法来解决,重污染要将接检测器端切多些,切一两米甚至更多,柱子可能还能再用一段时间,但切柱头后,一定要及时设定正确的柱子长度。柱子尺寸要输入气相色谱仪中,它根据长度内径来确定柱压与线性流速,而这两项决定了基线是否平稳,来回更换柱子后,一定要检查柱子的长度与内径设定是否正确,否则会出现基线不稳的情况。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4)

问题描述:

对于使用液体固定相的气液色谱柱和毛细管色谱柱来说,都有柱流失的现象,这是由于固定相的正常分解。当发生柱流失时,对检测会有影响 有什么补救措施?

解答:

对于使用液体固定相的气液色谱柱和毛细管色谱柱来说,都有柱流失的现象,这是由于固定相的正常分解而产生的被洗脱物质。

柱流失是不可避免的,柱流失程度与固定相种类和色谱柱规格有关,一般固定相的量越多,柱流失则相对较高。

柱流失与柱温以及载气中氧气的浓度有关,高温下,固定相的分解会加快。氧气是许多固定相分解的催化剂,特别是在高温时段,强调载气的纯度和色谱柱安装的气密性,一方面就是出于氧气会加剧柱流失的考虑。

此外,色谱柱随着使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固定相的稳定性最终也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导致柱流失的增加。

色谱柱柱流失严重情况多出现在进样的溶液类型,SLB-5MS 的柱子是非极性的,当使用极性溶剂时,就会发生反应而导致大量柱流失,在做测试时一定要留意样品的性质。

诊断色谱柱是否存在流失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安装色谱柱后,在设定的条件下,做一次空白色谱图,并保存。

必要时,将最近的运行和空白运行色谱图对比;如果空白运行中产生了很多峰,则色谱柱性能改变了,如果有 GC-MS,则可以通过离子峰的质荷比来判断相应离子是否来自于柱流失。

色谱柱固定相的流失是连续的,一般不会产生一个一个的“流失峰”。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杂峰或鬼峰是来自于色谱柱之外的污染,故障排查可参考以下方法:

A、将进样口温度降至室温,设置柱箱温度为较低温度如 50℃,恒温约 20min,观察基线;将进样口温度提高到高温,如 250℃,再在 50℃恒温观察 20min。如果杂峰信号增加,说明有来自进样口或载气的污染,可重点检查进样口隔垫和衬管,必要时更换新的。样品瓶隔垫有时也可引入聚硅氧烷类物质的污染,可检查样品瓶里是否有隔垫的碎屑,或比较使用不带隔垫的样品瓶进行排查。

B、检查检测器是否污染。具体步骤是:断开并取下色谱柱,用堵头封住检测器入口。打开检测器,如果继续出现杂峰,则应该立即考虑清洗检测器,并检查检测器所用气体管线的清洁度。

若是色谱图看到有明显的基线波动现象。较高的流失并且基线波动,通常是色谱柱被污染的征兆,样品中的挥发性差的组分可能不在第一次程序升温流出,而在后面的温度循环中缓慢流出,从而导致较高的波动的基线。遇到这种情况,建议维护和更换进样口衬管与隔垫,色谱柱进样口端切割掉 0.5-1m,重新安装并在高温老化色谱柱 2-3h,观察基线是否恢复正常。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5)

问题描述:

气相色谱柱的使用过程中,哪些操作会影响色谱柱的使用寿命?为最大限度的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又如何确保气相色谱柱的分离效果?

解答:

A、正确的安装和操作

气相色谱柱一旦受到损伤之后,想恢复其分离效能往往是极其困难的,因此要使一根气相色谱柱能够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最根本的是在于能够正确地安装和操作,形成良好的使用和维护习惯。

如定期对管路和压力调节器进行检漏、定期更换隔垫、用高纯度载气、安装氧净化器以及不要待载气钢瓶完全用空再进行更换等,以免系统和氧接触而受氧化损坏;严格和彻底地净化样品,以减少半挥发性和不挥发性残留物对色谱柱的污染。

B、使用预柱

为了延长色谱柱的寿命,除合理选择柱类型和固定相外,减少柱的活化或再生频率,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是较佳的方法。有时使用预柱是不可缺少的。

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中,可以使用一段 1-10m 的去活石英毛细管作为预柱,减少污染物对色谱柱的损伤。这段去活石英毛细管又被称为空保护柱,它连接在毛细管柱前面。

去活石英管没有涂渍任何固定相,只是对管壁表面进行了去活处理,以便减小和溶质的作用,大多数的情况下,空保护柱内外径和色谱柱相同,如果管径不同,最好使用内外径大一些的保护柱,要比使用直径小的效果更好。

当样品中含有不挥发组分时,使用保护柱可免污染色谱柱,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残留物和样品之间的作用。因为空保护柱不会保留溶质(没有涂渍固定相),且残留物不会覆盖在固定相的上面而导致不好的峰形。空保护柱常为 3-5m 长,当有峰形出现问题时,保护柱应当进行再处理或更换了。

空保护柱也常用于某些样品,以改善峰形。在大体积进样(>2μL) 的不分流进样、大内径柱直接进样和柱头进样情况下,对溶剂和固定相极性不匹配时很有用,它对靠近溶剂前沿流出的峰或溶质的极性和溶剂很相似的色谱峰,会有很大改善。

C、色谱柱必须再生处理的几种情况:

1)一段时间,柱效明显下降;

2)柱被污染,特别是在程序升温时,基线漂移和噪声超过容忍程度或出现“鬼峰”;

3)柱头塌陷,柱床短路或断位(在玻璃柱中容易发现),而出现尖峰或双重峰;

4)峰形展宽,保留时间明显变化;

5)待分离组分和固定相表面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引起保留时间较短的峰拖尾或出现双峰。

D、毛细管柱再生的几种方法:

1)载气将色谱柱污染物冲洗出来;

2)将柱头截去 100mm 或更长一些;

3)若使用交联的色谱柱,可在仪器上反复注射溶剂进行冲洗(常用的溶剂依次为丙酮、甲苯、乙醇、氯仿和二氯甲烷,每次可进样 5-10μL);

4)交联柱在仪器上冲洗无效时,可把柱拆下来用二氯甲烷或氯仿冲洗,溶剂用量视柱的污染程度而定,一般 20mL 左右。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6)

问题描述:

检测过程中,由于石墨密封压环的漏气,会对基线和样品分离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这些现象,可以快速判断出是否是石墨密封压环的故障造成的?

解答:

以瓦里安气相GC450,PFPD 检测器,DB1701 色谱柱(30m*0.25mm*0.25μm)为例分析,其基线见图 4-1: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7)

图 4-1 DB1701 色谱柱(30m*0.25mm*0.25μm)基线图

可判断有微漏现象,将色谱柱与检测器接口螺丝拧紧,走基线见图 4-2;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8)

图 4-2 色谱柱与检测器的接口拧紧后基线图

进溶剂丙酮,出现负峰,判断仍有微漏现象见图 4-3: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9)

图 4-3 色谱柱与检测器的接口拧紧后进丙酮溶剂图谱

配制毒死蜱与甲基对硫磷的标准溶液 0.1μg/mL,进样,出峰前出现负尖端见图 4-4: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0)

图 4-4 毒死蜱与甲基对硫磷的标准溶液 0.1μg/mL 的图谱

而且毒死蜱与甲基对硫磷分离度不好,见图 4-5: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1)

图 4-5 毒死蜱与甲基对硫磷的标准溶液 0.1μg/mL 的图谱

将色谱柱与检测器的接口卸下,发现铜螺母底端的孔大,石墨密封压环从孔里出来,引起漏气,重换铜螺母,重换石墨密封压环,将色谱柱与检测器接口拧紧,进丙酮溶剂,见图 4-6: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2)

图 4-6 更换铜螺母和石墨密封压环后,进丙酮溶剂图谱

进毒死蜱与甲基对硫磷的标准溶液 0.1μg/mL,两种农药分离度较好,见图 4-7 与图 4-8: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3)

图 4-7 毒死蜱与甲基对硫磷的标准溶液 0.1μg/mL 的图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4)

图 4-8 毒死蜱与甲基对硫磷的标准溶液 0.1μg/mL 的图谱(局部图)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5)

问题描述:

出现与所测定的样品没有任何关系的色谱峰。这类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空白运行(没有进样)时出现的峰;另一种是样品中本该出现的色谱峰之外的多余峰。

解答:

鬼峰可能来自隔垫流失、载气杂质及被污染的气路管线;其次可能来自载气中微量氧气、水或其他物质等与固定相的反应产物;以及前次进样的高沸点残留组分流出,污染的进样口和柱头等。主要的原因如下:

A、载气不纯,杂质在低温时凝聚,当温度升高时就会流出;

B、前次进样残留的高沸点组分流出;

C、液体样品中的空气峰;

D、样品使色谱柱,上以前吸附的杂质解吸出来;

E、样品在进样口或色谱柱中高温下分解;

F、样品被污染;

G、高温下或程序升温时进样口隔垫分解;

H、样品与固定液或载体相互作用产生杂质;

I、玻璃棉或进样器带入的污染物。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6)

问题描述:

前沿陡峭、后沿较前沿平缓的不对称峰,称为拖尾峰。气相色谱中,常见的吸附色谱法(利用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别,而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吸附色谱法),如果吸附等温线为非线性,当进样试样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出现拖尾峰;分配色谱法(利用固定液对不同组分分配性能的差别,而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分配色谱法),如果载体表面具有活性作用点,试样量超过柱负荷或进样方法不当等,都会出现拖尾峰现象。什么原因会导致色谱峰拖尾?

解答:

引起色谱峰拖尾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柱子两端安装不正确,没有达到进样口分流点和检测器处尾吹点位置;或安装好后又在接头处断裂;柱外死体积较大;尾吹气流量小,样品在柱内或系统内壁非线性吸附;汽化室污染等原因都容易造成拖尾。

具体原因如下:

A、当经历维修色谱问题(色谱峰拖尾、灵敏度降低、保留时间改变等)时,切去色谱柱前端的 1/2 到 1 米。必要时,更换进样口内衬管、隔垫,并清洗进样口。保护柱可用于提高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B、衬管脱活

进样口衬管上的活性点可以吸附样品组分并导致出现拖尾峰,并可能损失灵敏度和重现性。

用脱活制剂用来覆盖衬管玻璃表面的活性点或与之发生反应。脱活程序进行脱活,该程序可以使衬管重现性高、惰性好,且使用寿命长。对于不分流的应用,或者在必须分析极性很弱的化合物时,应当使用脱活的衬管。

即使使用脱活的衬管开始也会表现出活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应当更换衬管。可以清洁衬管以除去颗粒物或用溶剂冲洗衬管以除去挥发性较低的组分。

但是,选择合适的衬管清洗程序可能较为困难。某些溶剂可能会除去脱活层,并且工具可能会划伤衬管的玻璃表面,从而导致出现多余的活性点。新的衬管几乎总比已清洁过并且重新脱活的衬管表现优异- 尤其对于痕量分析。

C、色谱柱、进样口衬管或被污染的金属进样口密封垫所吸收的样品组分,使用新的脱活的衬管或清洗旧衬管并更换玻璃毛。进样针针头撞击,进样口衬管内填充物破碎。从衬管中取出部分填充物,或使用无填充的衬管。色谱柱末端切口不整齐(样品吸附于此)卸下色谱柱。使用安全的毛细管熔融石英切割工具(例如陶瓷片或色谱柱切割器)将色谱柱切成垂直的齐口,然后重新装入色谱柱。断裂或破碎的进样口衬管确保进样口中的总流速为 40 mL/min 以上。

D、色谱柱在进样口中的位置不正确,可能载气流路存在密封垫的颗粒。

E、一支色谱柱上不能装入超过 2-3 个接头。多个接头会造成死体积(拖尾峰)问题。

F、超出色谱柱的温度上限会造成固定相和管表面的加速损坏。这样会造成色谱柱的过分流失,活性组分形成拖尾,以及/或降低柱效(分离度)。幸好热损坏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因此,在色谱柱严重损坏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可在高于温度极限的条件下使用。当有氧存在时会大大加速热损坏。对有泄漏或载气中氧含量较高的色谱柱进行过度加热可快速并永久地损坏该柱。

G、载气流路(例如气路、接头、进样器)中的泄漏往往是暴露在氧中的源头。随着色谱柱的加热,会很快地损坏固定相。这样会造成色谱柱的过度流失,活性组分形成拖尾,以及/或降低柱效(分离度)。

其征兆与热损坏相似。不幸的是发现氧损坏之时色谱柱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在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色谱柱仍可使用,但性能有所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色谱柱将完全不能使用。

为让气相色谱系统避免和氧接触、避免泄漏是不受到氧损坏最有效的方法,需要保持良好的气相色谱维护习惯:包括定期检查气路和压力表的泄漏、定期更换隔垫、使用高质量的载气、安装和更换氧捕集阱、在气体钢瓶完全用完之前就更换。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7)

问题描述:

样品经气相色谱分离、检测后,由记录仪绘出样品中各个组分流出时检测器信号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色谱图。色谱图上可得到一组色谱峰,每个峰代表样品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如果无法分离的话)。每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峰宽及相邻峰间距都是色谱分析的重要信息。如果样品进样后不出峰、成一条直线,该如何解决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解答:

A、样品进样后,色谱不出峰与进样系统、检测器、记录仪有关,如:

B、进样口汽化温度太低,使样品不能汽化;

C、进样口隔垫漏气;

D、进样针漏气或堵塞;

E、样品瓶中没有足够的样品以便进样针能够取到样品,进样口分流比不合适;

F、柱温太低,样品在柱中冷凝;

G、色谱柱与进样口和检测器两端连接漏气或堵塞;

H、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火焰熄灭,或极化电压未加上;

I、记录仪或检测器衰减过度;

J、记录仪输入线路接错;

K、记录仪损坏;

L、电子捕获检测器进样量过大;

M、电子捕获检测器脉冲电压选择不对;

N、色谱柱对样品严重吸附。

样品进样后色谱不出峰,首先,检查样品瓶中是否有足够的样品溶液以保证进样针能吸取到样品;其次,取下进样针,检查是否漏气或堵塞,必要时清洗或更换进样针。如果以上两项都正常,检查进样口温度,若温度太低,样品不能汽化,也不会出峰;再检查色谱柱温度,柱温太低,样品会在柱中冷凝,亦无法出峰。以上检查正常后,若是 FID,先检查 FID 火焰是否点燃。放一片玻璃在 FID 出口,有水冷凝,说明检测器正常;然后查看记录仪或检测器的衰减值,是否因衰减值太低引起不出峰;如果衰减值正常,就需要关闭仪器,检查色谱柱是否与进样口和检测器两端连接,连接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断开色谱柱与检测器端的连接,用流量计测流量和尾端气体流出情况,查看有无堵塞;色谱柱与进样口和检测器两端连接后,用检漏液测试有无漏气等。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8)

问题描述:

该问题中的空白指在实验中为消除色谱分析中某些影响因素的干扰,空白与试样在同样的检测条件下分析,常常用来作为系统适用性(对照)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常常用在定量分析中,如在限量检测中有时会带入计算,作为判断样品是否合格的依据。通常空白溶液的谱图有特定的溶剂峰或无峰,然而在某些实验中,空白溶液会出现待测成分的色谱峰,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

导致空白样品测定时出现待测成分色谱峰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

可能是由于制备空白的试剂含有待测组分,如试剂被污染,或装空白试剂的容器被污染。清洗容器、重新制备,有问题的试剂需更换。

可能是仪器之前测试过同样的样品,之后系统内有测试样品的残留。这主要和温控系统、柱系统和检测系统的设置和配置有关,如设置温度不当时,上一次样品组分在仪器内会有残留,干扰后面的测定。如温度设置是否合适,选用的色谱柱是否合适等,如有问题需改变温度条件或更换色谱柱。

仪器的气体、管路、气体净化器、进样口等被污染,有时空白运行时也会出现待测成分。可以检查气体发生器的碱液有没有漏液,是否需要更换,以及气体钢瓶载气的纯度是否达到要求;检查气体净化器的分子筛、硅胶等是否需要更换或活化;同时,也要检查进样系统,如进样口隔垫、衬管、分流出口管路等是否被污染。

空白样品中含性质与所测样品极相似的成分,误以为空白样品中有待测成分,如该成分保留时间与待测样品相同等。可选择多种定性方法组合定性判断,如相对保留值定性、双柱和多柱结合等定性方法。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19)

问题描述:

气相色谱是将样品汽化后导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柱温直接影响样品中各组分的色谱行为。

多数情况下,大部分样品组分复杂、沸程较宽,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恒温分析,则各组分难以完全分离并且峰形较差。同时以低极性色谱柱为例,宽沸程的复杂样品在恒温模式下进行分析,柱温设定太高则分离度下降,柱温设定太低则分析时间延长。因此,应该用柱温程序升温方法来改善后流出组分的峰形。

解答:

为改善色谱峰峰形及分离效果,一般可通过改变柱温或更换色谱柱来实现,二者比较,改善柱温最为常用且方便。程序升温色谱法类似于液相的梯度洗脱,是指进样后,在一次样品分析的时间周期内,色谱柱的温度按照根据组分沸程预先设置的程序连续地随时间线性或非线性变化逐渐升高,就会使样品中的各个组分的分配系数都处于连续变小的状态,使它们在气相中的浓度不断提高,检测器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接收到高浓度的各个组分,使其都在最佳柱温(或称保留温度)下逸出,而获得满意的分离度和相接近的柱效,从而使样品中各个组分实现完全的分离,并缩短了总分析时间,且让各化合物获得较好的峰形。目前,程序升温是有效分离多组分、宽沸点范围的复杂样品分离最主要的手段。

针对复杂的样品,一般先设定一个升温程序,记录色谱图,观察分离情况: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空白或色谱峰非常少,根据升温程序计算这一段时间的温度,然后提高其升温速率;若某一段时间内出现大量的色谱峰堆积,根据升温程序计算这一段时间的温度,降低其升温速率,若仍然分不开,则在本段时间升温起点的温度保持 5- 10min,观察其分离,反复调整至分离度、所有峰形良好。

6、什么原因造成进样后出现负峰?

问题描述:

色谱图是以组分的流出时间(t)为横坐标,以检测器对各组分的电信号响应值(mV)为纵坐标得到的曲线图。色谱图上可得到一组色谱峰,每个峰代表样品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当色谱峰峰尖向下,响应值为负 mV 时,就是负峰(或称之为倒峰)。什么原因造成进样后出现负峰?

解答:

GC 分析中,进样后出现负峰,具体分析有如下原因:

A、载气不纯;

B、热导检测器(TCD)使用氮气作载气;

C、记录仪输入线接反,倒相开关位置改变;

D、在双柱系统中,进样时弄错柱子;

E、离子化检测器的输出选择开关的位置错误;

F、TCD 电源接反;

G、放射源或电极被污染;

H、脉冲发生器不正常;

I、收集极接触不良或短路。

J、TCD 中,样品导热系数大于载气导热系数。

解决方案

当进样后出现负峰时,首先检查是否载气不纯造成的,当样品中的物质含量比载气低时便会有负峰,此时更换更纯净的载气或载气净化系统就可以解决;其次检查记录仪输入线是否接反,倒相开关位置有无改变;在双柱系统中,进样时是否进错色谱柱;TCD 的话,查看样品导热系数是否大于载气导热系数,如使用氮气作载气而引起负峰,可使用氢气作载气,再检查TCD 电源是否接反。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20)

问题描述:

什么原因造成气相色谱目标峰发生分裂现象?

解答:

A、可能原因:在不分流模式中采用了高流速载气

解决方案:适当降低载气流速

B、可能原因:进样速度过慢

解决方案:提高进样速度或采用自动进样器

C、可能原因:进样口端色谱柱安装不正确

解决方案:重新安装色谱柱

D、可能原因:使用了两种或以上的溶剂

解决方案:尽量采用单一溶剂

E、可能原因:有两个以上的共流出组分

解决方案:重新优化气相条件

F、可能原因:柱头不平整

解决方案:用割刀平面摩擦柱头;

与插入检测器深度及尾吹气流量亦有关;

色谱参数设置不正确,调整分流比与积分参数。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21)

问题描述:

相同的温度下,载气压力越大,流量越大。在一定的压力下,温度上升,流速下降。请问载气线速度和载气流速及压力是什么关系?

解答:

A、线速度:指载气每秒钟流过色谱柱多少厘米。

恒线速度控制方式:柱温箱温度变化时,线速度保持不变,在柱箱温度升高时,载气粘度系数变大,这时入口压力增大来保持线速度不变。

B、隔垫吹扫气流速过小可能会导致基线下降,隔垫吹扫气流速和分流流速过低可能会导致溶剂峰拖尾及峰面积重现性差,在不分流模式中采用了高流速载气会导致峰分裂。

C、流速越大,线速度越大,成正比,但变化比例可以不一致。

D、在程序升温情况下 流量恒定,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膨胀,线速度变大;若线速度恒定,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膨胀,流量变小才能保证线速度恒定。

E、线速度=柱长(cm)/不保留组分的保留时间(sec)

色谱为啥检测不出峰(色谱分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汇总)(22)

问题描述:

色谱峰之间怎样才算达到完全分离?首先是两个色谱峰的峰间距必须相差足够大,若两峰间仅有一定距离,而每一个峰却很宽,致使彼此重叠,则两组分仍无法完全分离;第二是峰宽必须窄;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时,两组分才能完全分离。

判断相邻两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常用分离度 R 作为色谱柱的分离效能指标。R定义为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个色谱峰峰底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R 值越大,意味着相邻两组分分离得越好。

因此,分离度 R 是柱效能、选择性影响因素的总和,可用其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从理论上可以证明,若峰形对称且满足于正态分布,当 R<1 时,两峰有明显的重叠;R=1时,分离程度可达 95%,;当 R=1.5 时,分离程度可达 99.7%,因而可用 R=1.5 来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离的标志。

当多个化合物色谱峰重叠时,如何提高分离度,使其完全分开?

解答:

分析原因

当多个化合物出峰重叠时,可采用减小载气流速、降低柱温或升温速率、减小进样量、提高汽化室温度等措施来提高分离度;当改变柱温和载气流速也达不到分离目的时,就应更换更长的色谱柱,或更换不同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气相分析中,色谱柱是分离成败的关键。化合物出峰重叠的主要原因有:

载气流速过快;

色谱柱温度过高;

进样量过大;

汽化室温度偏低;

进样时未选择合适的分流比分流;色谱柱长不够,导致分离度不够;

色谱柱型号选用不对。

解决方案

A、载气类型和流速的选择 首先要根据使用的检测器类型选择合适载气。热导池检测器(TCD) 常选用氢或氦气作载气,能提高灵敏度,氢载气还能延长热敏元件钨丝的寿命;氢火焰检测器(FID)用氮气作载气,也可用氢气;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常用氮气;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常用氮气和氢气。载气成分越轻、纯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分离度。当然,现在的仪器都是固定采用某一种载气,-般不常更换载气种类。载气流速对柱效率和分析速度都会产生影响。根据范氏方程,载气流速快,能加快分析速度,减少分子扩散、缩短分析时间,但同时可能降低分离度;载气流速慢有利于传质,一般可提高分离度,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峰展宽而降低分离度。所以当多个化合物峰重叠时,应选择合适的载气流速。根据范氏方程,一定的色谱柱对一定的化合物有一个最佳流速点,这时候柱效最高、分离能力最好,但是人们常用“实用最佳流速”即合适的载气流速。

B、柱温的选择 柱温直接影响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柱温低有利于分配、有利于组分分离,但温度过低会造成被测组分在柱上冷凝或传质阻力增加,使色谱峰扩张甚至拖尾;柱温高有利于传质,但会使分配系数变小,不利于分离。对沸点范围宽、组成复杂的混合物应利用色谱柱的程序升温技术,获得最高分离度、最短分析时间的最佳分析结果。

C、色谱柱的选择 色谱柱的选择是整个色谱分析 条件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色谱柱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的重现性、峰形的美观等。毛细管色谱柱参数主要包括:固定液极性、柱长、内径、膜厚四方面。选择色谱柱应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析非极性物质用非极性色谱柱,极性物质用极性色谱柱。根据固定液极性强弱可以分为非极性柱(DB-1 或等同的其他品牌)、弱极性柱(DB-5 等)、中等极性柱(DB-17 等)、强极性柱(DB- Wax 等)。

色谱柱中固定液用量对分离起决定作用。一般来说,载体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用量越高,允许的进样量也就越多。为了改善液相传质,应使液膜薄一些,固定液液膜薄,柱效能提高,可缩短分析时间。但是膜厚是一-个选择空间比较大的参数,液膜越厚,对分析物的保留会增加,保留时间增大,有助于分离;但是由于传质阻力的增加,柱效又会降低。因此,如果分析保留弱的物质(如一些小分子),可考虑试试厚液膜的柱子,反之则选择薄液膜的色谱柱。对填充柱来说,要求载体表面积大、表面孔径分布均匀。固定液涂在载体表面上成为均匀薄膜,液相传质就快,柱效就可提高;载体粒度均匀、细小,也有利于柱效提高;但粒度过小,柱压增大,

对操作不利。柱长对分离的影响也很明显。通常色谱柱越长,理论塔板数越大,分理效果越好,但是保留时间增加也很明显。对于特别难分离的物质,-般应选用长柱。内径对柱容量和柱效亦有较大影响,内径越小,柱容量会下降,但柱效会变高。

D、进样时间和进样量手动进样时速度必须快,一般应在 1s 之内。进样时间过长,会造成峰展宽、前伸或拖尾变形。进样量一般液体为 0.1-5μL 气体为 0.1-10mL。进样太多,会使色谱峰展宽,造成前伸、拖尾或重叠而分离不好。

E、汽化室温度的选择合适的汽化室温度既能保证样品组分瞬间完全汽化,又不引起样品分解。汽化室温度一般比柱温高 30-70℃或比样品组分中最高沸点高 30-50℃。在保证不发生热分解时,适当提高汽化温度对分离及定量均有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