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的性格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性格)
红楼梦薛宝钗的性格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性格)贾雨村的飞黄腾达之路,充满了真实感。如果让他初入官场就顺风顺水,一点坎坷也没有地升官发财,这个人物就会失去色彩。就连贾雨村这种不招人待见的角色,也是成长的。他从一个在世路上积极进取的书生,成长为初登仕途的社会精英,又从一个刚一上场就栽跟头的官场新手,迅速成长为“无心”的名利场达人。经典的一大特征是经得起时间的洗涤,而这耐读性,必然少不了人物塑造的成功——每个人都是角色本身。每个人物都说自己的话,有自己的性格和喜好,经历自己的成长。成长是一个人最具特色的标志,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一个成长的角色,才会让人感觉到真实,无论这个角色最终走向何方。没有成长因素的故事,是无法入心地吸引人的。
林妹妹占据了宝玉的心,宝姐姐却占据了宝玉俗世的婚姻。
《红楼梦》的人物故事流传得老少咸宜、妇孺皆知,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见解。木石之盟和金玉良缘的较量,究竟是谁胜出,谁落败,其实很难论断。毕竟失去的,被永远牵念;得到的,不过徒然占有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1
林妹妹和宝姐姐,很难说究竟是谁更不幸。
经典的一大特征是经得起时间的洗涤,而这耐读性,必然少不了人物塑造的成功——每个人都是角色本身。每个人物都说自己的话,有自己的性格和喜好,经历自己的成长。
成长是一个人最具特色的标志,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一个成长的角色,才会让人感觉到真实,无论这个角色最终走向何方。
没有成长因素的故事,是无法入心地吸引人的。
就连贾雨村这种不招人待见的角色,也是成长的。他从一个在世路上积极进取的书生,成长为初登仕途的社会精英,又从一个刚一上场就栽跟头的官场新手,迅速成长为“无心”的名利场达人。
贾雨村的飞黄腾达之路,充满了真实感。如果让他初入官场就顺风顺水,一点坎坷也没有地升官发财,这个人物就会失去色彩。
命运的平铺直叙,最不符合人生真相。而脱离人生真相的故事,想要在人心中激起涟漪,便会如同水中捞月,只是一厢情愿的妄念。
从成长这个角度看,《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都是有成长轨迹的。如果要说谁的成长性最不明显,那只能说,是宝姑娘了,她简直是活得波澜不惊。
但宝姑娘那个不成器的纨绔哥哥薛蟠,活得特别真实。
肆意妄为的薛大傻子被柳湘莲一通暴揍,又气又恼,可阴差阳错,日后又是蒙柳湘莲搭救。这时候,薛蟠全然忘记了之前让他出丑的过节,硬是拽着柳湘莲感恩戴德,结拜为兄弟,还要替他张罗婚事。
还有娶妻之后的薛蟠,被夏金桂拿捏得无从翻身,和薛姨妈母子俩束手无策,只能任由家不和,万事不兴。这种种情节都把薛蟠“傻”而简单的一面暴露无遗,也将薛姨妈有限的才干利索地抖搂出来。
如果薛姨妈有女儿宝钗的才能,薛家的事情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呢?
2
《红楼梦》中,宝钗出场写得格外低调。
我们看到薛家家门不幸,本应成为家庭顶梁柱的薛蟠一路惹祸,就是长不大,就是没担当。所以,宝钗从一亮相,就是个懂事的乖女儿。
她一出现,就是宝姐姐。这不只是说她的年龄比黛玉等人大,更为重点的是,在心理年龄上,她依然是当仁不让的宝姐姐。
因为本该她如花似玉般成长的大好青春,被家庭的不幸改变了颜色。她不是生来懂事,而是在如山的现实重负下,不得不收敛起少女心性,好帮助母亲勉强支撑衰败的家,等待哥哥有幡然悔悟、痛改前非的那一天。
懂事,也让她不得不被无奈的衰败塑造,在懂事中,变得更加沉稳,更加懂事。
故事中,宝钗始终那般淡然冷。她随分从时,言行举止处处得体,让人挑不出来错,却也很难入心。她的好,是观赏性的。
宝钗善解人意,也与人为善,但她的心,体贴太过、完美太过,就让人有种疏离感。因为,她越随分从时,其实也越另类。谁不愿青春任性而静好?宝钗是没资格活成自己。
所以,像宝钗这样的性格,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倾诉对象。你不用担心在她面前吐槽了什么,会被笑话,或被拿出去贩卖,成为别人的谈资。她会善意地倾听,也会善意地忽视,不会听到什么风吹草动,就觉得是揪住了你的小辫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压在她心头的糟心事太多了,顾不着再装别人的喜怒哀乐。这也是说,与人相交,她会对你好,但你不会真入她的心。
如果想要她打开心扉,也说说心里的苦闷,或许她自己都不知道该吐槽什么。她的心,已被过早到来的现实打磨。
宝钗是被无奈浸染着长大的。她没机会经历自然的成长,没机会呵护内心种种属于成长的小心思、小情绪,她早早就变成了一个因经历和洞察而满心虚无的成年人。
而成年人最缺乏的,就是青年的成长性。
3
世上最残忍的,莫过于人和人之间的比较。
成长性虚无渺茫的宝钗,和正在经历成长的黛玉等人一对比,就会发现她性格的稳定,堪称一如既往。这也是让她不如黛玉等人可爱的根由。
她可以是贴心的姐姐,却不会是交心的朋友。
同在贾府生活,宝钗比任何同龄人都成熟,这种心理年龄的落差,也让她不可能去交什么知心的朋友。所以,即便史湘云喜欢她,当她是亲姐姐一般,也只见她的体贴,却不见她有什么姐妹朋友间的真情流露。
这未必是很多人所说的虚伪,而是属于宝钗这个角色的定位。
她是人群中真正的孤独者。她的人生历程是错位的。
其他人若要真的理解她,或许要到很多年以后,有过足够多的经历,有了足够多的无奈后,才有可能体会到宝钗很多年前就已经磨砺出的心境。
喜欢宝钗的湘云,没机会成长为宝钗这样的角色。
史湘云有“襁褓之间父母违”的不幸出身,有寄人篱下,看叔叔婶婶脸色生活的压抑。日子过得苦,她不得不忍耐,然而,她没有必须强撑自己,要去担当什么的责任。
若是有什么危机要逼迫她快速成长,那更有可能是,巴结好叔叔婶婶,别给她安排一门像迎春那样的亲事。
黛玉后来也放下芥蒂,跟宝钗亲近,把她当姐姐一般。黛玉寄人篱下,心事不能言明,一颗心为宝玉悬着,始终没有着落。黛玉心里也是苦的,但是,黛玉也无法成长为像宝钗那样的角色。
同样,黛玉若有心快速成长,方向也不是去承担家业。她没有不成器的兄弟,没有软弱的寡母,她没有了家,却也没有了现实的责任和负累。
不得不承担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桎梏。为现实的承担,会让人更现实,感情却是一条截然相反的路。
所以,林妹妹成为了林妹妹,宝姐姐却只能是宝姐姐。
-END-
责编丨杜普
编辑丨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