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负你的人真的有报应吗(是一种害人害己的背叛)
辜负你的人真的有报应吗(是一种害人害己的背叛)那么相信与辜负,似乎就没有那么明确的关联性。如果说信任之后的背叛,是一种博弈之后的胜负裁定,对方用背叛来获得胜利,这胜之不武,但事实却无法改变。而这个筹码本身,就是将自己的软肋,完完全全暴露给那个选择相信的人。与背叛之后的利益损失和恨意爆发略有不同的是,辜负是一种很隐晦的感觉。
对应背叛的是信任,对应辜负的是相信。
前者的信任,往往具备一定条件的前提,比如是因为长期合作,或是关系本身很好,又或是因为某种条件的促成,导致了一个人选择信任另一个人。
而相信则不太一样,相信一个人,有时候没那么复杂。
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不期而遇的感动,都会让相信成为一个人相信另一个人的筹码,
而这个筹码本身,就是将自己的软肋,
完完全全暴露给那个选择相信的人。
与背叛之后的利益损失和恨意爆发略有不同的是,辜负是一种很隐晦的感觉。
如果说信任之后的背叛,是一种博弈之后的胜负裁定,对方用背叛来获得胜利,这胜之不武,但事实却无法改变。
那么相信与辜负,似乎就没有那么明确的关联性。
相信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不会考虑到被辜负的结果,因为相信的越纯粹,越会把这种相信当成是一种友善的示好,
对方值得你示好,或者说通过这种示好让你们的关系变得更好,这便是相信一个人的理由,
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全部的理由了。
这个理由所带来的结果之后,虽然有被辜负的可能性,但是选择相信的那个人不会去衡量“如果自己被辜负了怎么办”而是会尽可能的让这种相信被对方感受到,进而被对方所理解,所接受。
辜负这件事,对于愿意相信的人来说,更像是一次意外。
但是这次意外所带来的效果,往往是毁天灭地的存在。
相比于背叛来说,辜负所带来伤害效果往往更直接,因为背叛是筹码交换,用一句很现实的说法就是,
人之所以背叛,是因为背叛的筹码更大,而人之所以不背叛,是因为忠诚的筹码更吸引人。
这里所说的筹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观念上,以及上升到一些“明知故问”的问题,总而言之,在谈及背叛的时候,筹码所带来的条件影响,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辜负呢?辜负是不需要筹码的。
或者说,当一个人辜负另一个人的时候,是没有什么理由的,或者说,随随便便就是一个理由,甚至这个理由根本称不上是理由,
“就是不喜欢你了,没理由的那种。”
“我愿意这样做,你凭什么管我?”
越是单纯的语言,越是直白的行为,
所带来的伤害,往往越大,伤害的效果,往往越是深刻。
因为相信太过纯粹,而且抱有的态度是明确的,精力和行为上也往往投入了足够多的付出,那看似“没理由”的辜负,就导致这系列的行为效果彻底化作泡影。
其实分析到这里,聪明的读者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辜负其实是一种让人成长的“负面教育”,
毕竟一个人用单纯的心态去相信另一个人或是某个事实,那么他迟早会在这个复杂且多变的社会环境之中吃大亏,
所以吃亏要趁早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这里又引出另一个问题,被辜负的人,是不是活该?
因为单纯被骗的人,是不是就应该遭此劫难?
虽然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但纵观这几年互联网上日渐尖锐的言论对抗,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早已存在的事实,那就是很多人把单纯当成是一种缺陷,甚至是一种罪恶。
人们指责那些受害者“为什么受伤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的时候,却有意识的回避那些施暴者,避而不谈那些辜负他人的所作所为,
是世故吗?是太成熟了吗?是见识太多了吗?
其实都不是,简单来说,就是想抨击那些无力还击的人。
这其实和辜负他人的心态很像,选择相信的时候大家和和美美,而决意辜负的时候说翻脸就翻脸,这种没有代价,没有压力,唯有道德和素质压力(不好意思,这些人可能没有这些压力)
他们不会考虑背叛,因为背叛是有成本的,他们害怕被指责,被挖掘真相之后自己的名声臭的一败涂地,
所以他们才会选择那些弱者下手,选择那些没有代价的行为,去发泄他们的恶念,如同那些辜负的人一样,
“我不是有意伤害你的,只是我不想难为自己。”
辜负一个人是简单的,而找到辜负背后的真相,
则难免会找到一些恶臭与肮脏的“东西”。
辜负是一种害人害己的背叛,或者说辜负一个人的恶果,
便是害人害己。
害人自然不必多说,为什么说会害己呢?
我们上面说过,背叛是有条件的,所以背叛的人会有所顾忌,他们在顾忌之中算计,在算计之中去权衡。
那么辜负一个人,看似是没有条件的,但其实有一个隐藏很深的条件,
那就是辜负本身,会让一个人的恶,暴露无遗,
当一个人不被道德所束缚的时候,当一个人不用考虑后果就肆意行事的时候,
这种源自人性的恶,便会无限的膨胀,这种膨胀使人疯狂,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卑鄙和罪恶的释放所引起的快感,
他们不需要为任何人负责,他们可以肆意妄为,他们可以遁入疯狂,享受疯狂,
那么疯狂的结果呢?
还是引用古希腊作家欧底庇德斯的名言来做个结尾吧:
“神欲使之灭亡 必先使之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