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硬盘:西部数据SN850X显卡:瀚铠RADEON RX6700XT处理器:AMD 锐龙7 7700X主板:ROG STRIX X670E-A GAMING WIFI内存:威刚XPG 龙耀 5600MT/s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1)

AMD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已经上市一个多月了,这一代处理器得益于Zen 4架构和台积电的5nm工艺,综合性能相比上一代又有了30%的提升,性能提升的同时,相信不少朋友都会有一个疑问:自己现有的散热系统,是否能压得住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的发热?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2)

确实,大多数的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的TDP,对比上一代产品是有比较明显的增长。两款锐龙9处理器的TDP已经达到了170W,而锐龙5 7600X的TDP也上升到105W。对比之下,锐龙7 7700X的TDP仍然是维持在105W,这也意味着这款处理器也许可以实现性能和发热量之间的平衡。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3)

如果你此前就在使用水冷,那么这个问题并不需要太大的担心,AMD也为此提供了便利——这一代的锐龙处理器的AM5接口虽然换成了LGA封装口,但依然兼容AM4以前的散热器扣具。对比之下,此前在使用塔式水冷的朋友,是否会因为使用新的处理器,从风冷换成水冷?

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通过一套平台来进行测试——

处理器:AMD 锐龙7 7700X

主板:ROG STRIX X670E-A GAMING WIFI

内存:威刚XPG 龙耀 5600MT/s

显卡:瀚铠RADEON RX6700XT

硬盘:西部数据SN850X

电源:美商海盗船RM1000X

至于散热器方面,我们选择了九州风神冰立方620塔式风冷散热器。这款散热器采用了标准的双塔结构设计,内置六根6mm镀镍热管,电镀微凸纯铜底座。结合标配的两个散热风扇,散热表现不俗,而官方称这款散热器的标称最大散热功率为260W。

话虽如此,我们还是通过主板BIOS的STP功能,将温度墙设置在90度。在此前的测试中,我们能发现在启用这项功能后,性能表现和开放时并没有什么差异。事实上,在包括FPU的本次测试过程中,CPU温度基本上都在90度上下。看来双重压制的情况下,使用风冷散热器也是可行的。那么,具体的测试成绩又是如何呢?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4)

首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CPU-Z,单核得分为774分,多核得分为7820分,和使用水冷时出入不大。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5)

近年较为热门的GeekBench 5,单核得分2224分,多核得分14057分。单核得分甚至和使用水冷时一样。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6)

理论测试之后,我们来看生产力测试的成绩。CineBench R23中,单核得分为1997分,而多核得分则是19038分。虽然单核成绩没能突破2000分大关是有点遗憾,但这也在正常水平,仍然是比上一代同级别处理器要强不少。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7)

对比之下,V-Ray的成绩下跌得有点明显,大约有2%的幅度。虽然这点成绩不太影响总体表现,但这也从实际使用意义上给了我们一点提示:单次用机时间较长,且主要执行渲染为代表的,依赖多核表现的任务时,最好还是为处理器配上水冷。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8)

游戏方面,我们通过3DMARK自定义测试来看看处理器的表现。此时处理器的表现和使用水冷时基本没有区别。这意味着为数不少的,对价格敏感的游戏党,可以放心通过塔式风冷来进行温度压制。

锐龙7700 测评(风冷就能hold锐龙77700X装机体验)(9)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可以发现,Zen4架构和5nm工艺双管齐下,不仅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性能升级——游戏时7700X的频率普遍可以达到5.4GHz左右,同时配合STP使用风冷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如是这般,那些对成本控制比较严格的朋友,的确可以选择升级这款处理器,将预算花到别的地方,例如选择一款支持AMD EXPO内存技术的产品,以提升整体表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