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石川小百合故乡的秋天(故乡的秋天)

石川小百合故乡的秋天(故乡的秋天)与秋庄稼相比,各种树叶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地加入了流金溢彩的行列。池塘边的柳树叶黄了,在秋风中簌簌飘落。土坡上的银杏叶在不知不觉中,被阳光镀了金,被月光打了蜡,满树金黄、闪闪发亮。霜降时节,河堤上的枫叶红了,弯弯曲曲的河堤犹如一条火龙,连清澈的河水也被映得一片通红。“蝈蝈叫,棉桃咧嘴儿笑。”立秋之后,蝈蝈成了田野里声音嘹亮的歌手,此时的棉田成了银白色的海洋,似在和天上的白云媲美。“六月六,看谷秀。”那时正值炎炎盛夏,谷子刚刚抽穗,又嫩又绿,真是秀气好看。可是秋天一到,形容谷子的农谚,变成了“到了八月八,谷穗就像狼尾巴”。驻足细看,青涩而又骄傲的谷穗,早已悄然变成黄澄澄的颜色,并谦虚地弯下了自己的腰身,不停地向路人点头致意。与谷子一样变黄的,还有玉米。在阵阵秋风的梳理下,身材苗条的玉米腆起了肚子,玉米秆中间的玉米棒不知何时镶上了排排金牙,颗粒也逐渐饱满瓷实,远远看去像是怀了孕的妇女。颜色变红

文/王长顺 摄影/王志雁

石川小百合故乡的秋天(故乡的秋天)(1)

大红灯笼高高挂

每当秋风在小城拂过,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的秋色,那是大自然馈赠的一幅油画,绚丽多彩、动人心弦。

我的故乡在豫北辉县,既有高山峻岭,又有丘陵平原。每年入秋之时,秋风的画笔首先从平原着墨,一望无际的田野,一大片一大片绿色不见了,代之以五彩斑斓的图案。

“六月六,看谷秀。”那时正值炎炎盛夏,谷子刚刚抽穗,又嫩又绿,真是秀气好看。可是秋天一到,形容谷子的农谚,变成了“到了八月八,谷穗就像狼尾巴”。驻足细看,青涩而又骄傲的谷穗,早已悄然变成黄澄澄的颜色,并谦虚地弯下了自己的腰身,不停地向路人点头致意。

与谷子一样变黄的,还有玉米。在阵阵秋风的梳理下,身材苗条的玉米腆起了肚子,玉米秆中间的玉米棒不知何时镶上了排排金牙,颗粒也逐渐饱满瓷实,远远看去像是怀了孕的妇女。

颜色变红的是高粱。初秋的太阳依旧似火,在阳光的炽热光线烘烤下,高粱穗的尖儿首先变红,等待十天半月过后,整个高粱穗便如喝醉了酒的红脸汉子,红中透紫、紫中泛红,远远望去,高粱地就像着了火一样十分好看。

“蝈蝈叫,棉桃咧嘴儿笑。”立秋之后,蝈蝈成了田野里声音嘹亮的歌手,此时的棉田成了银白色的海洋,似在和天上的白云媲美。

与秋庄稼相比,各种树叶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地加入了流金溢彩的行列。池塘边的柳树叶黄了,在秋风中簌簌飘落。土坡上的银杏叶在不知不觉中,被阳光镀了金,被月光打了蜡,满树金黄、闪闪发亮。霜降时节,河堤上的枫叶红了,弯弯曲曲的河堤犹如一条火龙,连清澈的河水也被映得一片通红。

平原的秋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夜秋风树叶黄了,再一夜秋风树叶落了,立马露出一片荒凉。而南太行山区的秋,则大不相同。秋愈深色愈重, 霜愈重色愈浓,显得凝重、浓厚、雄壮、悲怆。

随着秋风画笔地不断着色,南太行的秋色先是青黄,继而金黄,同时伴着浅红、鲜红、金红、紫红,最后到了绛红,这山便像熊熊燃烧的火,显得异常热烈好看。

城里人是浪漫的,每到深秋他们便成群结队地到山里看秋、赏秋,有的女孩子还不忘拣几片红叶,带回家夹到自己的本子里,留作纪念。

山里的乡亲,可没有城里人那个闲情雅致,他们正忙着收获采摘,再好的风景,也顾不得驻足细赏。他们是一天天地忙碌,并快乐着。收了山楂收苹果,收了苹果割谷子,割了谷子收玉米,收了玉米割大豆。这热闹的收获季节,那可是山里人盛大的节日。

等他们手忙脚乱地一阵忙活,秋近末初冬至。本想着山里也像平原一样,该到了一片萧飒荒凉的时刻。其实不然,山里的秋,要比平原更有韧劲和弹性。不信你往那山坳里仔细观看,那一个个殷红的柿子,像红灯笼一样高挂在树的枝头,哪怕是没有了一片树叶,照样昂首挺胸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英雄本色。

岂止是柿子,山区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早已挂满了金黄的玉米棒,火红的小辣椒,屋顶、窗台、院墙上,摆满了金红的老南瓜,一粒粒饱满的红豆也摊出来晾晒,晒秋的景象一直持续到寒冬。乡亲们晒秋,晒的不仅是丰收的作物,更是一年的劳作。只有农忙时节的辛勤付出,才会有农闲时节的踏实、舒坦和安逸。

我爱故乡的秋天,更爱辛勤奋斗的父老乡亲。

(原载《平原晚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