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核聚变已经被证实了吗(为什么人造太阳搞不出核聚变电站)
太阳是核聚变已经被证实了吗(为什么人造太阳搞不出核聚变电站)据可以查到的一些资料,目前世界上QT值比较高的可控核聚变实验是英国,约为0.67。也就是说,可控核聚变总体能量输入输出比还没有达到0.7,说明可控核聚变工程化、商业化运营仍然很遥远。Q值指标有两种,一种是QP,就是指点火所需能量与输出能量的比值;一种是QT,就是指整个装置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的比值,这两个比值相差是很大的。这些关键数据批露不多,也不系统,公开批露的零碎数据显示:我国采用磁约束方式,QP值做到了约1.25,即核聚变反应能量大于点火能量,QT值虽然具体数据不详,但整体仍小于1,即能量总输出值小于输入值。美国采取惯性约束方式,去年8月份,激光点火引发核聚变爆炸的能量,达到了触发该过程的激光脉冲能量的70%,接近核聚变“点火”。从批露数据看,应该是QP值都小于1。
#请回答,你的年度知识点#近段时间,“人造太阳”捷报频传,这是不是意味着很快就能够商业化运营了呢?人类多久才能用上无限量的清洁能源?
我国自2006年建成EAST装置(俗称“人造太阳”)以来,先后于2021年实现可重复1.2亿摄氏度101秒、1.6亿摄氏度20秒、7000万摄氏度1056秒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
美国也在去年8月8日,创造了一束激光在一个胡椒粒大小的燃料容器中引发核聚变爆炸的世界纪录,产生了1.35兆焦耳(MJ)能量——大约相当于一辆时速160公里的汽车的动能。
虽然进展顺利,但离商业化运营仍然遥远。因为不管是1.2亿度也好、1.6亿度也好,目前在“人造太阳”研究上,还有一个关键点没有突破:就是Q值仍然没能大于1。简言之,就是现在的“人造太阳”实验,中国也好、美国也好,目前干得都是“亏本买卖”,为了实现核聚变反应,输入的能量远比输出的能量多,自然也就没办法商业化运用。
Q值指标有两种,一种是QP,就是指点火所需能量与输出能量的比值;一种是QT,就是指整个装置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的比值,这两个比值相差是很大的。
这些关键数据批露不多,也不系统,公开批露的零碎数据显示:我国采用磁约束方式,QP值做到了约1.25,即核聚变反应能量大于点火能量,QT值虽然具体数据不详,但整体仍小于1,即能量总输出值小于输入值。
美国采取惯性约束方式,去年8月份,激光点火引发核聚变爆炸的能量,达到了触发该过程的激光脉冲能量的70%,接近核聚变“点火”。从批露数据看,应该是QP值都小于1。
据可以查到的一些资料,目前世界上QT值比较高的可控核聚变实验是英国,约为0.67。也就是说,可控核聚变总体能量输入输出比还没有达到0.7,说明可控核聚变工程化、商业化运营仍然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