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诗七言绝句:一首纳兰词 被世人误读300年 前两句最经典
纳兰诗七言绝句:一首纳兰词 被世人误读300年 前两句最经典许多人都说,纳兰容若是贾宝玉的原型,并且他和《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叫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爱新觉罗 · 胤礽)而改名。...不读纳兰词,不知人生何苦;深读纳兰词,方知终生皆苦。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 引言 ”
...
不读纳兰词,不知人生何苦;
深读纳兰词,方知终生皆苦。
他叫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爱新觉罗 · 胤礽)而改名。
许多人都说,纳兰容若是贾宝玉的原型,并且他和《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纳兰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为大内侍卫,关系非同一般,曹寅的生母曾是康熙的乳母,他自己也曾为太子侍读。
而纳兰与康熙则是表兄弟,并且纳兰的姑姑也嫁给了康熙,诞皇长子胤褆。
和珅呈《红楼梦》于乾隆,乾隆阅后禁不住感叹: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注定了纳兰不平凡的一生,也是他逃不脱的宿命。
31岁英年早逝,和三段破碎凄美的爱情,更为他的故事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清朝,纳兰和仓央嘉措是两个最为人津津乐道,也叫人黯然神伤的诗人。
23岁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圆寂后,世人才知道,情诗还可以写得那样美。
“ 一生一代一双人 ”
纳兰这一生,经历过三段感情,均没有善终。
第一位,舒穆禄氏雪梅,也是她的表妹。
那一年晚春,小桃红已经隔岸妖娆,纳兰府迎来了一位杭州女客,年芳十四。
江南烟雨养人,可她的清眸里却藏了几分忧伤,彼时她的双亲刚刚过世,不得不远赴北方投奔自己的姨娘。
她就是雪梅。
那一年纳兰17岁,刚入国子监,正是意气风发少年时,他们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在纳兰的人生里,从没见过这么温婉的女孩子,加上她悲惨的身世,更让他恻隐。于是,他和她一起读书、一起抚琴、一起叹花、一起望月,很快就坠入了爱河,渴望着一生一世一双人。
可命运捉弄,两年后雪梅被选为秀女,一入宫门深似海,此生再无相见日。
为此,纳兰曾假扮做法事的僧侣,遥遥地与雪梅对望过一眼。
不久后,雪梅吞金自尽,纳兰伤痛欲绝,写下了: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一年后,纳兰进士及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婉君。
他本以为,自己此生都不会再爱上任何人了,可是婉君贤惠,每每他在书房读书时,她就坐在旁边焚香、煮茶,偶尔会心一笑。
婉君的温柔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纳兰心中的伤痛,于是情愫渐生,开始徜徉天荒地老。
可是康熙又把他选做了身边的近侍,经常出巡四方,夫妻聚少离多。
三年后,婉君难产去世,这对纳兰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后来回忆往事时,纳兰写下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为了赶走纳兰心中的忧伤,朋友曾带他游历江南,并在那里结识了一代才女沈宛,奈何满汉之别,这段感情依旧无疾而终,得不到世人的祝福。
31岁时,纳兰在病中与好友畅饮,一醉一咏三叹,溘然长逝。
临终前他有诗于沈宛: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这就是纳兰容若的故事,匆忙的一生,来不及回首便已走到了终点,所以他曾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首词虽经典,却不是写爱情的,后世之人曾把这首词误读了300多年。
“ 最初的美好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这是纳兰模仿古乐府写给朋友的一首决绝词,因为词题下有注:拟古决绝词,柬友。
所模仿之作为元稹的《相和歌辞,决绝词三首》,但原作却是写相思的,所以纳兰这首词即便不是写爱情的,也是有对爱情的感伤。
何事:用班婕妤被弃之典故,受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遭弃之怨。故后人多用“秋扇”来暗指别离相弃。
骊山: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即马嵬驿之变。
比翼连枝: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有诗: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诗词大意为:
如果人生都能像初次相遇那般,该有多美好,人间就再也不会有别离之苦。如今人心易变,缘分断了以后,却说人心本来就是如此;
想当初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山盟海誓犹在耳畔,最终也不得不诀别马嵬驿,可即便如此,她心中也从无怨恨;然而又有谁能比得了李隆基呢,至少他与杨玉环还有过比翼双飞的誓言和此生连理的愿望。
其实爱情也好,友情也罢,人若能不忘初心才能不历离别之苦,最怕的是人心不足、贪得无厌,总认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从不珍惜眼前的。
但是岁月匆匆,有一天蓦然回首才发现,曾经拥有的才是人生最美的,这也是大多数人内心痛苦的根源。
所以我们都要懂得惜缘、惜人、惜福,不要一转身就留下永久的遗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