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万亩观光农场(保山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
保山市万亩观光农场(保山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村民 孟忠兴: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到110至120个。今年,范德乔还准备向园区租地1500亩,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有收入。范德乔: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公司全体员工都来帮助我们解决。范德乔购买了青储还田机、土豆收货机,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在阡陌纵横的土地上,开始尝试机械化种植,今年五、六月,他的洋芋到了丰收的季节,随着各种机械在地里来来回回,一个个圆润的洋芋破土而出,每天有六、七十名村民在这里分捡洋芋,机器的轰鸣声,村民们的欢笑声汇成一片。记者VS杨巧妹:“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干活的?去年年底来的。多少钱一天?80元一天。你是常年在这里干活吗?是的。那一个月下来收入有一、两千块吧?有的,有一、两千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这句诗道出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田园梦想。如今,随着保山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项目建设的推进,亲近自然,欣赏美丽田园风光、实现田园梦想在隆阳已成为现实。
42岁的范德乔是金鸡乡东方村范家村小组村民,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外打拼,2016年,保山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三个万亩工程”,其中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流转了他们家的土地,当时他也没当一回事儿。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他发现,回家的道路变成了风景美丽的柏油路,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保山德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范德乔:回来保山看到我们的土地规划成观光旅游农业基地,基础设施已经全部建好了,我觉得可以像外省那样,用机械化管理,又能节省成本,各方面可以实施,也就是想回来带动我们本地方的经济发展。
2019年7月,范德乔一口气跟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的建设管理方保山市隆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500亩土地的租赁合同,用来种植洋芋、玉米等农作物。为了扶持他顺利种植,隆昇公司的工作人员随时上门为他提供服务。
范德乔: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公司全体员工都来帮助我们解决。
范德乔购买了青储还田机、土豆收货机,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在阡陌纵横的土地上,开始尝试机械化种植,今年五、六月,他的洋芋到了丰收的季节,随着各种机械在地里来来回回,一个个圆润的洋芋破土而出,每天有六、七十名村民在这里分捡洋芋,机器的轰鸣声,村民们的欢笑声汇成一片。
记者VS杨巧妹:“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干活的?去年年底来的。多少钱一天?80元一天。你是常年在这里干活吗?是的。那一个月下来收入有一、两千块吧?有的,有一、两千呢。”
今年,范德乔还准备向园区租地1500亩,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有收入。
村民 孟忠兴: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到110至120个。
村民 杨巧妹:我们去外面做活去不成,有孩子在家里面,来这里长年有稳定的工资,现在土地流转了,我们又来打工,一年有两几万块钱的收入。
在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的租客中,既有范德乔这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也有热爱田园生活的人。李宗兰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实现自己的田园梦想,李宗兰几经波折,最终选定了农业园区内靠近东山脚的30亩土地,用来种蓝莓、养鱼、养黄鳝。
李宗兰:到处去找田找地种,看了以后,还是觉得园区里面的基础设施、水电什么的都好,现在做了起来,也觉得这个地方相当适合我们。
漫步园区,这边玫瑰花的香味阵阵袭来,那边万寿菊竞相开放,蓝莓的果实挂满枝头,村庄在园区内若隐若现,不时有人们穿行在路上,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画卷展现眼前,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实现田园梦想。
记者:寸喜梅 宋延龄 李星(通讯员)
制作:张鑫瑞|编审:莽红升 郭巾菱
责编:杨 伟
电话:0875-2160649
投稿邮箱:lyqxmt@163.com